• 12

所謂房地產是火車頭產業的說法根本是胡扯 !!

標題正確~~
房地產是火車頭產業根本就是鬼扯!!!
所以前述討論都不會有正解!!

從以前到現在"營建業"才是火車頭工業~
營建包含了道路、橋梁、廠房、大眾運輸、河海工程、環保工程等等...
有道路、橋梁=>帶動汽車產業
大眾運輸=>帶動人、物流動
廠房、工業區=>投資設廠的前端
先有道路才有廠房=>才有人=>才有住宅需求,建築業根本就是鏈結的最後一環~

建築業,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房地產"根本不應該在"營建業"的範圍之內,
只能算是買賣貿易,算是服務業~拿來炒作用的...

所以,別聽建商跟房仲鬼扯了~~
本來就是胡扯
難道版主真的相信?
社會上有太多產業
每個都很重要
但沒有一個產業是唯一重要的
任何一個產業突然消失
對台灣社會都會有巨大的影響
並不是只有房地產業而已

與房地產業比起來
我到是覺得
化工產業還比房地產業更加接近火車頭產業呢(當然,沒有一個產業是唯一重要的)
因為我們生活週遭的所有物品
幾乎有9成以上都需要化工產業的合成與製造
少了化工業
或者把化工業趕出台灣
整個社會將會變成怎樣呢



暴利的房地產絕對會排擠其他產業

一大筆錢只流入某些人的口袋

我在桃園這裡

由於地價高漲.已經有不少佔地較大的的工廠結束營業

老闆把廠房連地一起賣了

開工廠他要養員工.培養客戶.交際應酬

賣地這麼好賺.那麼累幹嘛?

搞到後來.我自己老闆在那說現在地貴

我都覺得他是不是也要結束營業了

不過老實說.以桃園這裡來說

現在很多都已經是有行無市了

賣都開高高的.沒甚麼人要買

交易量低迷.再亂炒阿


看到一堆人出來護航的嘴臉

就知道刀叉吃人肉是真的

炒房是經濟火車頭根本狗屁

德國是靠炒房嗎?

看看人家發展的如何!
你看到的只有房地產相關的從業人員,但是你知道
影響有多大嗎?從基礎工程:地基,板模,水電,鋼筋,灌漿,水泥,消防,天然氣,到外觀工程:大理石,圍幕,景觀,內部工程:瓷磚,電梯,裝潢,衛浴,廚具,家具,電器,瓦斯器具,影響真的太多太大了,而這些原本從事建設相關的工人,沒工可以做會轉而去搶舊屋修改工程,破壞價格,收入減少,再加上廣義的影響,你能理解嗎?
eatdog wrote:
經常聽到[房地產是...(恕刪)

nihonspirits wrote:
你看到的只有房地產相關的從業人員,但是你知道
影響有多大嗎?從基礎工程:地基,板模,水電,鋼筋,灌漿,水泥,消防,天然氣,到外觀工程:大理石,圍幕,景觀,內部工程:瓷磚,電梯,裝潢,衛浴,廚具,家具,電器,瓦斯器具,影響真的太多太大了,而這些原本從事建設相關的工人,沒工可以做會轉而去搶舊屋修改工程,破壞價格,收入減少,再加上廣義的影響,你能理解嗎?


房價漲那麼多了,有看到這些人薪水大幅提高嗎?
趕快去前幾樓看看人家貼的吧。 薪水還可以下降,真是奇怪啊!

如果影響有那麼大,台灣經濟應該"井噴"啊!
著麼情況越來越糟?
可見這個跟本是反方向!


eatdog wrote:
經常聽到[房地產是...(恕刪)


一直都是胡扯阿!!
難道你現在才知道??

就跟信什麼得永生一樣,你不會就當真了吧!
不過是永生,還是永升,個人解讀吧.

火車頭也沒錯啦!,反正現在都是電車了,
真的火車頭都拿來展覽,看看就好!!
JIN DER LAND OFFICE
有沒有人可以先解釋一下這個說法的立論基礎是什麼?

都在嗆對方不懂
可以先請二邊不要寫「自己的想法」
寫出有點立論基礎的東西好嗎?

newjohnpc wrote:
>>很多事不是非黑...(恕刪)

看來我們活的世界比較接近,感謝您替在下回答了重點。


rdcmd wrote:
我同意營造是一個先行...(恕刪)


目前臺灣空屋率已達150萬以上,但目前台灣的平均房價與收入比是多少? 在台灣為了買個房子要賠上一輩子的生活品質,有意義嗎?

前面已經有人舉過新加坡及德國房價收入比的案例。我再舉一個今年去日本看到的案例,在廣島滿街頭貼出的平均職員起薪多在24萬~25萬日幣(約6萬5臺幣上下),但他們當地的平均房價已經比烏日/沙鹿/清水附近的房價低。

台灣的一直以來的經濟我認為不差,但是政府的政策沒有辦法拉高大家的平均工資,我認為政府也就有理所當然的責任要控制平均房價。這個觀念我在前言也已經提到了。

更別說那個舉世無雙的白痴無薪假政策 (細究到底它根本是違反現有的其他法令)。
台灣的經濟困境, 是一個錯綜複雜的問題
但若是將其歸咎於高房價, 恐有倒果為因之嫌
台灣是一個以製造出口為導向的國家,
國內市場太小, 根本扶植不出以消費市場為依歸的產業
縱有一些依靠自身技術立足於國際, 但這是可遇不可求的
因為技術源自研發, 是相當耗費資金的, 這在沒掌握消費市場前, 根本不可能投入
可台灣的市場在別人家裡, 誰會沒事開放給你
加上台灣在國際上的困境, 早已不利台灣的發展
大陸與東協的貿易協定, 早已讓大陸勢力長趨直入, 吃下東南亞市場是遲早的事
而台灣還在搞不定政治內耗

常常有人在說, 高房價排擠投資, 這是真的嗎?
台灣近20年來應該都不缺資金吧, 反而是氾濫成災
又有人說, 高房價排擠消費, 這又如何?
高房價排擠的是近幾年買房者的消費,
然而以整體觀之, 反而因這些人的負債, 增加了賣房者可消費的額度
你可以不爽高房價, 但還是得看清事實
不要像前面有人說, 把農田拿來蓋房子, 導致糧食無法自足, 進而以高價進口糧食
這種蠢話

eatdog wrote:
目前臺灣空屋率已達150萬以上,但目前台灣的平均房價與收入比是多少? 在台灣為了買個房子要賠上一輩子的生活品質,有意義嗎?
前面已經有人舉過新加坡及德國房價收入比的案例。我再舉一個今年去日本看到的案例,在廣島滿街頭貼出的平均職員起薪多在24萬~25萬日幣(約6萬5臺幣上下),但他們當地的平均房價已經比烏日/沙鹿/清水附近的房價低。
台灣的一直以來的經濟我認為不差,但是政府的政策沒有辦法拉高大家的平均工資,我認為政府也就有理所當然的責任要控制平均房價。這個觀念我在前言也已經提到了。
更別說那個舉世無雙的白痴無薪假政策 (細究到底它根本是違反現有的其他法令)。


你可以舉千百個例子, 但沒一個是可以符合台灣, 問題是你是活在台灣啊
我說要看清事實, 真有那麼難嗎?
大家處在一個相同的大環境裡, 面對相同的困境
有人選擇去自怨自艾, 有人選擇潑婦罵街, 有人默默承受, 有人獨善其身, 有人起而革命
這都是自己的選擇

說到提高工資, 我想到泰國在三年前吧! 一口氣把基本薪資從每日170銖, 提高到300銖
這個效用, 大概只有一年多一些, 然後又被高漲的物價給打回原形
可是產生的後續不良影響, 恐怕是一二十年的事了
再說到無薪價
我記得20幾年前, 法國經濟一度嚴重衰退, 當時他們採用的方法是縮減工時降低薪資, 以換取保留更多的工作機會
否則逼死的是處於弱勢的一群人

事情若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 通常都是不可行的想法
難道我無法體會你們所說的, 不過是因為沉浸在這種氛圍於事無補罷了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