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甚麼都M化,公司也一樣.賺錢的公司,加薪分紅送獎金,有缺應徵者擠破門.只求生存下去的公司,薪水準時發已是最高標準,內部還一天到晚玩Cost Down提案,真遇缺時,當外面世界都一樣,應徵的人都已等米下鍋,只肯以22K當基準,還要求應徵的人"絕對能跟公司共體時艱",會有幾個要來?
Jr7023 wrote:...........小弟公司排名絕對前50大,我們將是第一波,接下來就是下游,下下游......(恕刪) 家大業大窟窿也大大公司倒閉難說小企業一定要倒,又不是只靠你一家公司在生存.早已分散客源,風險.
Jr7023 wrote:............(恕刪) 我也經歷過海嘯,那時剛出社會。做二休二變成月休20天(強迫放4-5天的無薪假)現在近7年後,還在同一家公司,最近也是料況很差!做二休二幾乎沒加班,但是沒之前那麼誇張。不能加班就會跟你說共體時艱!加班太多很累就會跟你說,一同創造公司榮景!唯一的例外~我們公司另一個廠,還是滿機台料況源源不絕(加班加不完)因為他的料是蘋果的晶片供應商(I6S)總之~不要過度依賴公司,平常就要想辦法多存一點錢理財比較安全。PS.我們應該也有前100大,300e資本額.
getalusmind wrote:cost down...(恕刪) 排名前後與最終後果不見得一致.景氣初壞,排名差的被先幹掉,不過外面的機會還有.留下的,遇缺不補,成了變相減薪.當公司實在撐不住時,還撐在公司的"前段班",除了每天愁雲慘霧的低氣壓外,運氣不好,連後段薪水跟資遣費都可能不保.所以,當公司最後關門關燈的病不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