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jan1969 wrote:既然令弟上班地點在社子,那要不要考慮三重...(恕刪) 現在房價沒那麼高了,捷運芝山站,SO GO,家樂福200M內公寓已跌至6字頭了,1800的預算絕對買的到,差一點的中山北路六七段都出現4字頭公寓了。上班在社子,天母芝山不會太遠,生活機能也不錯,再考慮將來小學國中學區,令弟可以多比較看看其他臺北市行政區。
上禮拜簽約剛賣掉內湖的房子-文德捷運站湖x裔,成交金額 75W/坪,坡道機械車位 180W, 總價將近3000W個人認為如果要保值還是要買台北市的,因為一個人一輩子"絕對"不可能只會買"一間"房子"而且這段時間聽到經紀人談到"房地合一稅"之後,很多地區的房價會被打回原形,特別是"林" "淡" "三"這幾個區域
我上班地點在內湖,之前在內湖租屋,去年從內湖搬到林口二邊我都住過,以我的情況在給我選一次,我還是會選林口但以樓主的情況來說,我的看法是這樣1. 先看有沒有喜歡的房子,如果二邊都有的話,老弟"比較"想買內湖,那就買內湖吧,我的考量點是最少有一個兄弟住的離爸媽近,有什麼事比較好照應2. 關於漲跌,我是覺得 內湖漲跌較小 林口漲跌較大 主要是看房子主體決定,如果是長期自住,這個考量點應該是還好
非常感謝各位熱心的朋友回覆, 很久沒看到01這的討論都這麼理性了. 本來還有些擔心樓又歪掉.首先, 可能是我沒有打清楚, 所謂金龍隧道附近是內湖路走到最底, 有一個圓環那邊, 電梯大樓延著山壁建的. 不是隧道另一頭的獨棟區. 那邊的價格越靠近碧湖越貴, 超出預算了. 第二, 有些朋友建議桃別的區, 像重陽重劃區到社子真的是方便. 但老弟還是希望挑林口跟內湖, 比較有些地緣性. 第三, 主要考量還是要電梯加平面車位, 因為跑業務每天需用車, 且擔心弟媳往後生小孩要獨自提娃娃車跟抱小孩爬樓梯, 公寓就不考慮. 正是因為這樣, 才會很難挑. 最後, 小弟絕對沒有認為內湖哪個區是差的, 是想強調內湖房價"相對" 最便宜的幾個區段. 標題下的不好, 請附近的住戶多包涵.其實還是因為預算有限, 看到內湖買的起的房子不但都是比較外圍或在山坡旁, 且都是很舊. 隔局採光不好, 甚至大多有壁癌. 買下去還要花不少錢整理. 相較於林口可以挑到知名建商的新房子, 空間又大又在蛋黃區 真的還蠻掙扎的.這幾天會整理各位寶貴的意見跟老弟討論, 有蠻多問題當初沒考慮到的, 如小孩高中問題, 再次謝謝各位~房仲朋友不用私訊給我, 我們都會上網找各家房仲的物件, 有興趣會主動聯繫的.
Roy1028 wrote:有蠻多問題當初沒考慮到的, 如小孩高中問題 其實前面版主說老弟"比較"想買內湖,那就買內湖吧,這一點其實蠻重要的,買一個房子,要自己本人認同才有好心情,這個一個人的個性有關,不過林口這從2004以來走的是過去類似內湖發展的狀況,我阿姨內湖住30幾年了,我媽30幾年前是買文山,很久以前半斤八兩,後來遠遠的被拉開,未來還是遠比以前來的重要.有2點在林口的疑問其實有出入,1.高中的問題----高中還是要考的,如果是前三志願的學校,可以用google判斷通車時間的差異,林口的高中生目前還有統一規劃專車搭乘,還有機場捷運通車的狀況,以這一點來說,內湖的這些區域,距離與時間上並不短.如果是區域高中,當然內湖高中相對好很多.2.價格的問題----內湖即使相對比較差的區域,離捷運站較遠的區域,要還可以的15-20年大樓,40以上應該跑不掉,買40坪再加上車位就是1800以上.林口扶輪公園周圍200m好了,如果選第2級的建案,也就是非選最新最好的建案,選3-6年高樓層的好房,30-35就搞定了,算32,40坪在加上車位,約1430,價差還是有.兩個選項其實我個人認為都不差,在意未來價格,關鍵在於未來持續的發展,內湖以前也是邊陲,好的發展+優質居民移入+湖光山色大大的向前邁進,林口臺地也全面發展中,未來的發展力度可以用心評估.當然回到第一行,老弟"比較"想買內湖,如果是比較戀舊,區域依賴很強的個性,就內湖吧.
要抗跌,台北市門牌最抗跌+1金龍隧道附近不錯阿!機能ok,交通ok,晚上也不吵鬧林口是環境新,看起來舒服氣氛輕鬆,沒那擁擠未來是否一樣不擁擠就難說了,空屋如果全部住滿應該會塞到擠到大爆炸林口交通是個問題內湖進北市,你可以騎車、搭捷運、做公車、開車...甚至騎腳踏車進城路線千百條任君選擇,一條不通或是塞車,還有很多條可以替換林口目前就那一千零一條叫高速公路的跟一直延期沒有通車的機場捷運除次之外,聯外道路通通都是羊腸小徑只要這唯二(目前是唯一)的交通管道卡蛋時就知道痛苦了交通是一個區域發展的重要條件不可忽視新房子公設也高根本是砸錢買公設內湖房子應該是舊房,但是公設低我買房一項有個習慣,就是把房價直接除以實際可用坪數做評估給你參考你自己住林口,這幾年交流道交通的變化應該有感覺了吧!是我,我會挑內湖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