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為了打房而加重房產持有稅,沒有道理


newjohnpc wrote:
為什麼你現在觀點跟我那麼像,我很不習慣..尤其是第二點..

你不是說 租金合理 就是有居住正義了嗎? 還是我記錯人了??


我的論述跟你不一樣。我是提出較有可行性的方案,進而探討空空是否只是希望實現住者有其屋的居住正義,還是只是就是要一個房。

租金合理?對啊!合宜住宅不就是了嗎?
我是宇宙人 wrote:
這句話的前提是,1,...(恕刪)


1.避免有人房防炒房...
2.避免投機過度

我覺得很正常不過,畢竟台灣的持有稅很低,就是要調漲持有稅,也是慢慢調。

仔細觀察一下,政府不定時會提出不同的論點,政策。其目的不外乎拉攏民意,爭取選票(保持其位置,以牟取更多的利益!)。

許多政府高官,立委,民意代表,手上持有大量房產,土地。如果以居住正義的觀點思考,就無疑地打擊這些既得利益者,可能嗎?

如果要求立委及民意代表"降薪"以配合國家政策,這個提議第一個就會被否決! 你怎麼可能要求豺狼將口中的一塊肥肉吐出?

台灣的大財團,有2/3是從事營建,甚至有多位電子業大亨;葉明一,林百里都表示賣房子的利潤遠遠超過製造業。

如果政府的所謂居住正義的政策能"徹底"執行,台灣的這些富豪們早就殺進總統府裡。

政策是一回事,更是一時的。而人性的自私,貪婪,貪腐,則是無時無刻,無所不在,永恆不滅的!


無聊浪子 wrote:
課徵買賣利得稅跟持有稅有衝突嗎??
合宜住宅跟持有稅有衝突嗎?
既然這些政策都是要追求居住正義 為什麼不能一併推行?
以房產劃分收入高低 哪裡不理性?
有些政治人物名下房產有上百間 難道他會比你我的收入還更低??
(我原文的意思也只是以你的眾寡邏輯來說而不是房產))


課徵持有稅是居住正義嗎?課徵80趴人的持有稅是居住正義嗎?即使大部分的人都沒買賣?即使合宜住宅已經實現居住正義了?即使已經課徵買賣利得稅了?

我是宇宙人 wrote:
課徵持有稅是居住正義...(恕刪)

而且課徵持有稅 也應該是針對第一間自住房之後的房子再加重課徵
就像柯文哲前幾天說的 第二間房就不能向銀行貸款一樣
他的用意也不是說政策應該從此就禁止人民用房貸買房啊

以房產劃分收入高低 哪裡不理性?(先不考慮有錢人為了逃漏稅而把房子登記在基金會或公司名下)
有些政治人物名下房產有上百間 難道他會比你我的收入還更低??
(我原文的意思也只是以你的眾寡邏輯來說而不是房產)


我有做一些補充 你可能沒看到 再重貼一次
希望不會被當作重複發文
我是宇宙人 wrote:
所以kaiend大,

所以即使有買賣利得稅+只租不售的合宜住宅,你還是贊同課徵持有重稅,去搶那80趴人辛苦掙來的房產,讓那20趴無房者便宜購屋嗎?

期待您的回應。

正好相反,我為的是100%的人的安定生活,不是只有那些少數人的利益XD

課稅基準很簡單,就是"實價",買多少就課多少,不多

沒有買賣的,就用公告地價來課,不爽公告地價的那就去反應把價格調低,

當然,就得承擔政府以後用低公告地價徵收地的風險

當一棟房子從買入1000萬到最後賣出1500萬,這多出來的500萬是自己辛苦掙來?

把大部分的資金全部鎖進房地產內,一直玩這種"誰拿最後炸彈"的遊戲,等到炸了再要國庫買單?這樣合理?

開板者為何要拿所有人來為你的持有税論點背書,政府該做的事是增加投資房產的持有稅,而一般自住者則不受影響或影響甚微。
pauyeu wrote:
開板者為何要拿所有人...(恕刪)


房屋持有稅!? BS.
為啥別人辛苦賺錢買來房子,要靠一個學者來左右持有稅率? 並不是有兩房以上的人,就是你口中的市井小民眼中的有錢人 !! 有人打拼2 3 十年,買的房子,就依一個學者認定的方式進行課稅!?

依照公明平台跟花大教授的論點,並非是針對 "增加投資房產的持有稅"這些人!

以持有人戶數來衡量是不是太隨便了! 台北的豪宅vs斗六鄉下的透天厝...

光以這一點 * 持有稅稅基依市價評估。
就很糟糕,房屋市價會漲高,但是持有人的收入,並不會 "肯定" 隨著房價增多! 是甚麼思維想出來的?

就好比有人說營業額很高,就會很賺錢一樣腦殘!

主張靠提高房持有稅的公民平台以即推論者的想法會不會不實際 ? 以那樣的主張,讓對岸來統治也許比較可行! 房子都是國家的.
沒有私有!這是希望均貧? 還是均富 ? ... 還是只想課稅 ??? 應該找去研擬並抑制高房價的方式,
怎麼會一個政策,就連祖厝都遭殃?

台灣能經濟起飛是因為資本主義能讓想賺錢的人,擁有自己的東西! 所以努力! 那麼要是有一天,又有哪一個團體說 : 錢賺太多的也要分一些出來,因為妳用不到這麼多! 不然,我們公民平台就要主張以課重稅,來壓制你賺錢的多寡,賺越多,就課越多!?
然後再訂一個,很間單的標準 : ex. 超過你日常生活所需的金額都要課稅! 就好比現在的標準一樣!

公民平台跟學者的想法是否一概而論 ? 而且都是結果論!
以該平台的這種想法,老一輩賺錢留下來的,也會被這一代只想伸手等的人課稅課到開心了!

酸中山那個年代沒有帝寶,也沒有撤守的台灣,只有一心想收復的中國大陸 .. 都甚麼年代了!

難到公民平台,還活在實驗酸中山理念的世界嗎 ?? 對岸都在向自由經濟發展! 我們怎麼會發展出一套均貧的對策,來對付自由經濟發展出的結果呢?
要針對真正的對像來研擬抑制高房價的對策,而不是以單人房產戶數持有量來做標準!建商&投資客誰沒人頭? 不應該用一個一概而論的無腦政策來當令箭! 即便要洗腦也要看智商!!!

zaitkirk86 wrote:
1.避免有人房防炒房...
2.避免投機過度...(恕刪)


對短期交易課徵資本利得稅 80% 以上即可解決
而且專打投機客
並不需要持有稅


KCLin0423 wrote:
對短期交易課徵資本利...(恕刪)


乾! 一針見血..
而且還要針對建商跟房仲,屋子掛賣一賣就數年以上的情形做配套! 防止有人新屋就以非短期交易為理由躲避.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