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商業周刊文章: 房價如果腰斬... 受傷最重的是小資族~ 非常不以為然

商夜週刊連這種邏輯不通的文章也拿出來登.........

跌到1000萬買不起------那跌到500萬自然買的起了!!!!

房價跟租金不一定連動-----但是有正相關-------你看房價一高,很多租金也跟著涨,然後商家退租,就看到很多地方在出租..........並不是因為不一定連動, 就可以引申為沒有相關


我倒是很好奇,這麼沒有邏輯的文章,到底是誰寫的????這種偏頗的文章,也可以拿出來刊,商業週刊的總編輯..........
1200萬的建築成本

在新北市來講差不多是五千萬左右的建案吧…

假如是稍早期取得的土地

腰斬還未必會虧錢…
我就是改善社會風氣、風糜萬千少女、刺激電影市場、玉樹臨風的整人專家胡真、英文名字胡真!

clark914170 wrote:
成本問題....基本上低於成本賣的,有誰肯這麼做?

建築成本1200萬....你會賣1200萬嗎??

誰願意做白工???除非你被套牢了..

小資族一定第一個死~資金槓桿玩太大~資金不夠充裕就會被套。資金套牢之後許多款項就會被套勞鎖死。


沒有人否認蓋房子要成本,房子起造前,要求建商蓋房子照成
本賣或賠錢賣當然不可能。

但是這些成本只發生在營造前與營造中。房子一蓋好,就只是
一件商品,價錢由市場決定,所以可以是1200賣5000,但也
可能發生低於1200的事,兩者都是真實發生過的歷史,後者小
弟親眼見過。

「小資族一定第一個死」這段讓小弟有個靈感,100玩2000說
不定是作者用來隱喻槓桿玩太大的投資客。
這篇文章是請建商、房仲代筆寫的嗎?很粗糙的目的導向
一堆法令規章,授信實務他都沒搞懂
不知道專業證照他有幾張
內行看了只會覺得這篇文章很另人無言
看了一下作者學經歷
ptt的三個討論區版主
無相關經驗
難怪會寫出這樣的文章,可以理解

依銀行法76條規定及相關解釋函,銀行所承受的擔保品(不動產),須自取得日起4年內積極處分掉。如果未能4年處分且有積極處分之證明,可申請延長一次,期限不得超過4年。
所以不可能像文章所寫,放個20年再賣,
處分掉的差額還是會跟貸款戶追討的。
另外銀行不會因為房子跌價,在正常繳息下,,要貸款戶馬上還款,,,
這在別篇早有專家及銀行員寫過了
再說定存利率5%,,,是想讓國際炒匯資金都流向台灣嗎?
還是想讓台灣企業倒光光。
定存利率5%,房貸利率一定超過5%,
不說了,,,那篇文章漏洞太多,不值得参考,,,
要把房價搞跌很難吧 搞了這麼久 還不是價穩量縮
近十年 似乎沒聽朋友或親戚賠錢賣不動產
頂多是少賺而已
有趣的是, 該篇作者面對網友質疑, 還是非常的堅持個人論點...


FB連結



mobile01是好(壞)所在
房價如果腰斬... 受傷最重的是房地產廣告都被抽掉的媒體,例如商周

尤其現在經濟又逐漸好轉,前一陣子銀行都通過壓力測試
房價這時崩下來,恐怕也不容易發生什麼金融危機
頂多是幾個玩得比較大的老闆會跳樓

小資、自住的中產階級好像不太好意思去跟人家擠這種傷兵名單...

cywang40 wrote:
房價如果腰斬... ...(恕刪)

要是政府要進行半澤直樹那種金融總檢查
會導致銀行緊縮大戶槓桿嗎
ssiou wrote:
其實拿實際的例子來說...(恕刪)


你的分析有一個大漏洞沒考慮到

銀行放貸的風險跟乘數、利率有直接關係

當房價直直落,長久低迷的狀態之下有辦法貸到五成就偷笑

1000萬來說以前可以全貸或貸8成,自備兩百萬

腰斬變500萬 貸款5成 自備250萬

當數字越大自備的款項就越多,跟現在放貸全貸或8成貸差距就越來越大

再來談的是利率部分

500萬的4%跟1000萬的2%付的是一樣的利息,所以只是省了本金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