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房地產投資客的危機

如果你有投資客的朋友,你可以問一下,哪個繳過奢侈稅,我有一個朋友,錢應該沒很多,靠房地產吃飯至今只是千萬等級而已,但要找人頭,嘿,他就是有辦法,現在每天看房,有機會才下手,沒機會請房仲喝酒,吃飯(便宜的啦),沒上百不賺,賺一次就真的吃很久,奢侈稅沒再怕,個所稅應該也還好.

xyz1348 wrote:
房地產投資客的危機兩...(恕刪)


危機就是轉機,口袋飽飽的大咖根本沒在怕,小咖好像也只是抓抓癢而已!
政府假打房的名義,行加稅之實才是真的

現在是用公告地價,以後都是用實價來課

每個家庭應該最少還是會有一間房吧,未來每間房要繳的稅絕對不會變少的

你只有一間或十間對政府來說根本沒差,反正到最後政府要的只是稅收

贏的只有數鈔票的政府,打房有很多手段,扛著正義大旗私底下在盤算著加稅

真不曉得一堆人看到政府用打房之名增稅在爽甚麼?
好像自己一輩子不買房,不租房,不換房似的!
公平正義?
不管在自由經濟還是共產主義國家,操控政策的永遠是有錢有勢的一批人,
別忘了當初遺產稅是誰改的?

KV2000 wrote:
這一席話真的要讓執政者知道 !!

(恕刪)

普亭的場面話你也當真?
漂亮話誰都會說,看他對附庸國的嘴臉以及對權勢的戀棧就知道這個人的底細了!

neocavort wrote:
普亭的場面話你也當真?
漂亮話誰都會說,看他對附庸國的嘴臉以及對權勢的戀棧...(恕刪)


普亭的行事如何!做的對不對,做的好不好歷史自有公斷!!

喜歡不喜歡他跟他說的話有沒有道理,值不值得借鏡,是兩碼子的事 !

同樣的話由歐巴馬說就至理名言??
(真的由歐巴馬來說影響一定更大)

不要因人廢言... 不是?

真正執政為民的政權,一定要把老百姓的居住權、健康權和受教育權這三種東西當作陽光和空氣,給予人民。

拿來做為對執政者的要求(期許)很基本吧!!


KV2000 wrote:
普亭的行事如何!做的...不要因人廢言... 不是? 恕刪)

請教:普亭做了這幾年總理兼總統在蘇俄實施了什麼德政?願聞其祥
說真的:對岸從毛澤東以來歷任領導哪個講話不是冠冕堂皇?回到台灣,選舉時每個政客講的話都比普亭好聽,有時還會覺得只要選舉完臺灣一定會是烏托邦
THE666 wrote:
投資客危機? 各位沒...(恕刪)


你的計算和假設有很多的問題

我用真實的案例來說明一下
有個朋友在2009年以總價450萬元(不含仲介費及其他交易成本)在新北市買入一間權狀約14坪的小套房
2009年他還單身,所以一間小套房還可以住,但是到了2013年考量即將結婚以及可能要養兒育女,因此想要換大房
2013年他以900萬(不含仲介費及其他交易成本)出售,較他買進時賺了450萬,漲幅100%,夠好了吧
但同時間也發現假如要在同區域買一間30坪的房,總價也要約1800萬(條件相似,不要拿屋齡20年內的電梯大樓跟30年以上的窄巷五層樓公寓比)
換句話說,雖然他表面上賺了450萬元,但是因為房價的上漲,導致他還要多拿900萬元出來才能夠換的起大房

以下我做一個表,試算一下如果這些年房價在不同漲幅下,對於這位朋友自住需求要換大房的影響
買舊房成本(A) 450 450 450 450 450
漲幅(B) 20% 40% 60% 80% 100%
賣舊房總價(C) = A x (1+B) 540 630 720 810 900
買新房所需總價(D) = (C) x 2 1080 1260 1440 1620 1800
需額外拿出的購屋款(E) = (D) - (C) 540 630 720 810 900

由上面的表格大家可以發現,雖然房價漲幅越大,賣出舊房的獲利也越高,但是同時要換大房的成本也被升高了,所以對於【只有一間房】【真正自住】的人來說,房價的上漲只是假的,因為同時也要拿更多的錢出來換大房
但反過來,若是對於【投資客】,或是【還有其他房子可住(例如回家與父母同住)】的【自住兼投資】的人,就希望房價漲得越多越好,因為就可以落袋鎖定獲利,然後等待下一次進場的機會

下面再假設如果有稅負(假設40%)的情況下是如何:
買舊房成本(A) 450 450 450 450 450
漲幅(B) 20% 40% 60% 80% 100%
賣舊房總價(C) = (A) x (1+B) 540 640 720 810 900
稅後金額 (D) = (A) x (1+B(1-40%)) 504 558 612 666 720
買新房所需總價(E) = (C) x 2 1080 1260 1440 1620 1800
需額外拿出的購屋款(F) = (E) - (D) 576 702 828 954 1080


的確,因為多了稅負的關係,一部份賣舊屋的獲利被政府拿走了,所以要拿出來買新房的金額比沒有稅負的情況多
但是自住者的希望在於 - 透過合理的稅負制度,降低房地產的投機炒作,使房價的漲幅較合理,換新房的成本也會降低。
由上面兩個表的數字來舉例就是說,如果透過稅負以及其他打房政策能夠讓房價漲幅低於60%,而不是【現實的100%】,那麼對於【自住換房】的人就是有利的,因為576萬/702萬/828萬都小於900萬



房屋稅非自用才3.6%

事實上很少

拿房屋課稅現值去算算便知

有4種說法

1.有房有貸款者反對央行提升利率打房........因為不想增加負擔

2.無房者希望加最大力度打壓房價.......弄便宜才買得起

3.有房想賣者........不會便宜賣........因為他看了時價登錄都那麼高價....但他忘了成交量卻那麼少何時才成交到你家.....對了有句話是這樣說........全家就是你家

4.沒房想買者........會說實價登錄大都作假.....但又拿不出證據........道聽塗說.........什麼左手賣右手........有誰這麼閑......賣來賣去自己繳稅和規費給政府


總之......賣的人因為心不急........貸款利率低或是可出租

才會價格居高不降........買方被人煽動說房價會跌30%........再來買

哈哈........我看都不可能

台灣人和中國人不一樣
廣州房價據說已經下跌40%

北京上海也有10-20%跌幅

台北新北市有嗎.............我看量少說不定還上漲1-3%呢
amossung wrote:
房屋稅非自用才3.6%
(恕刪)

才3.6?
如果提高房屋評定現值的話(這也是財政部目前打算做的),
到時候連自住1.2都跑不掉會大幅增加.
而且營業用房屋稅大幅調高,最後商店賣場增價的成本還是間接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明明就是想增稅,卻打著公平正義旗號
房價漲跌不是重點,加稅才是真正目的.
未來就算房價跌了,政府到口肥肉會捨得吐出?
肥的只是那些民眾終身供養的公務員罷了!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