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ffhsia wrote:
當然,請你先做到你要...(恕刪)
怪了
你到處揶揄人
說別人小朋友
遇到我這種年紀比你大的
也不懂尊重!?
講話不能客氣些嗎

想不到要你證明一下就退縮了

taipaz wrote:嗯,受教,但您在過往發言中提到1977年剛工作第一個月薪一萬(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56&t=3922887&p=4)
1986年, 台灣最...(恕刪)
我 26年生
taipaz wrote:算算您40歲才進職場,令尊在您11歳才領第一張薪資單,佩服佩服!
數十年前一份月入十萬的工作,
天啊, 1948年家父第一張薪資單 120元, 在那年代已屬高薪階層
1977年我剛工作一個月一萬的薪水, 建築大工一工 800元, 都算是高工資
一般就薪階層很少上萬月薪. 那時候台北市郊一坪地已不只 10萬 ....
能有月入幾十萬, 又足以湊足買地蓋屋, 還與建商合建 ...
醬的起步已夠不簡單的了 ~~~
雖說不出售不動產, 其實合建的本身就是釋出部分土地, 換含有地上改良物的不動產.
畢竟還是家族前輩,辛勤工作打下的基礎.
長期持有土地資源, 經過多年累積, 終究是長久財富的最大來源.
據說, 當年的國泰就是效法日本三菱不賣地的策略. 國泰所建住宅分售, 可商用大樓全部長期持有.
即使是曾經在房地產崩盤期暫息一段, 復甦後, 很快又成為最大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