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房價如更貴 會更努力工作

臺灣近十年的經濟發展停滯,韓國在創新研發,建立品牌,行銷全世界,台灣的企業家與政府只會炒房地產,剝削自己的下一代。說什麼全球利率過低,熱錢自然流向房地產,根本就是藉口。全世界都有熱錢,就只有台灣房地產飆漲成這副德性。
利率低,目的在將錢引導至產業界,流向股市,不是流向房地產,這也是美國利用低利率刺激經濟的目的。台灣掌握政治經濟權力的階級,沒本事到全世界競爭,無心建立公平的房屋稅制,不是到中國找廉價勞工,就是壓榨台灣年輕人當房奴。最後倒楣的,不會只有年輕人,而是全台灣的競爭力。年輕人因為高房價不婚不生,即使努力工作,這個國家會有希望?


pkpkkeigo wrote:
如果是按照樓主的邏輯來說,那政府應該要努力把貧富差距拉大,貧富差距越大,這些窮人就會越想努力工作去追上富人?呵呵,樓主真是奇葩呀。
...(恕刪)


等到台北市一間都要一億的時候


孫子還要幫阿公還房貸~


房貸是我們最好的傳家寶!
看到這篇文章真是心有同感,太棒了,要能早點看到換個心情,可能荷包滿滿。真的,人的一輩子大概開4部車含機車及自行車,車錢保養及稅金不含油錢,大約400萬,殘值0,家電、家俱含裝潢及雜物400萬,殘值0,出外旅遊400萬,殘值0。養孩子每人500萬不含出國留學,還不知孝不孝順但實質回饋的很少。但買房子2000萬跌掉一半都還有1000萬至少賣掉可以住養老院。這樣想,還是決定買房子比較有保障。
不用等到三五十年後老人多於年輕人台灣會掛,光薪資凍漲,油電物價上漲,在10年內就會掛一票人
我覺得好奇怪的討論,為什麼沒有人反問一句,不買房子那租可以嗎? 為什麼不能租? 還是大家覺得租金也負擔不起了? 沒能力的人就跟有能力買房子的人租嘛,幹嘛買不起車子就在那抱怨? 不能坐捷運坐公車嗎? 有些人是有能力也不要買,寧願租,反而是沒能力的人就一直嚷著要買,怪怪怪.....
車子是奢侈品,而且需求彈性大,有大眾運輸作為替代品,也可以搭計程車,如果不挑剔,中古車幾萬元就有,事實上也沒聽說社會上買不起車的人會抱怨。

但是房子不一樣。台灣的法律不利租屋族,房東不高興就可以趕人,連報稅都會漲房租,政府也沒有足夠的公用住宅出租給年輕人,搞到最後沒有人不希望有自己的房子,這是不得已的事情。如果有穩定足夠的公用出租住宅,誰想去當房奴?政府不蓋國宅,而是標售土地給財團,當然是不想擋人財路了,年輕人的需求,政府不當一回事。

當工作綁在台北,但是發現再怎麼努力工作都永遠買不起房子,怎麼辦?有辦法的人離開台北到中南部。如果繼續在台北工作,只能買到台北外圍,犧牲生活品質,每天花三、四個小時通勤,這樣下去還要不要生小孩?以後小孩上學怎麼接送?怎麼照顧家中長輩?

有人搞不清狀況,愛說風涼話叫人租就好不要買,有人專門炒房賺黑心錢,政府被財團把持,年輕人被玩死,這個社會的怨氣會越來越重,問題會越來越大。

picnic wrote:
我覺得好奇怪的討論,...(恕刪)

蘇留活 wrote:
看到這篇文章真是心有...(恕刪)


這前提是
買1000萬房
頭款200萬
貸款800萬

每月要繳本利50000元的壓力
持續20年

想想這20年你會為這五萬每月負擔 折壽多少
picnic wrote:
我覺得好奇怪的討論,...(恕刪)

租金 會慢慢 隨房價調整
看起來 租金/房價比 很低 租划算

如果漲到 1間舊公寓 1間都要3000萬
租金比算 1%

對租房子來說 每月也要付2.5萬 年付30萬租金
對月薪6萬 就佔了 41% 支出

有多餘房子 就算租不出去
光資產增值就夠了
剛看到新聞報導說

台北市是全世界買房第一難 他以收入和房價比來評比 台北市高達15倍多 世界第一難

第2名香港14倍多 現在年輕人想在台北市買房 已經不可能 直接放棄 去買其他縣市比教實在

可惜的是 租金依舊因市場競爭 漲不動阿

房屋增值也只是紙上談兵
沒有變現何來實質資產增值(價格漂亮也要賣的掉阿,賣不掉,房子放著又不能吃)
更何況 代繳利息 閒置也要繳管理費等等成本支出
反而資產變成負擔
房價大跌不就變成資產貶值
簡單講資產沒有流通 就不會有利可圖

只能說 房東不聯合漲價 租屋市場就難以炒作
又租約一年一簽 有被綁住的狀況
一堆中古屋的出租行情低到不行
等投資客來想辦法炒作八
炒得起來 龜縮的 租屋客才會出洞阿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