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居住正義課題也是反映台灣國土政策的成敗,這邊大多數人談到房地產時只有看到買賣價值部分,居住正義不單單只是讓平民百姓買得起市區房子這麼簡單而已,而是關係到整個國家的永續發展。
因為市區房價高到買不起,所以人群開始往鄉下搬。但鄉村的污水下水道系統不完善,所以許多家庭廢水、工業廢水直接排入農田裡,越來越多農田因為污染面臨無限期休耕,造成台灣今天的生態以及農業危機,產生惡性循環,這才是目前台灣國土開發最大的問題。
為什麼先進國家的都市要採集中開發模式?即使土地開發飽和還要一層一層的不斷往上疊?要把大多數群眾留在市區內?這是要讓公共建設包括下水道、大眾運輸系統、機關設施、文教設施達到最高使用效率,避免不必要的資源浪費,也避免人類聚落擴散增加對環境以及糧食供應的衝擊。
以捷運建設舉例,台灣捷運站點周邊即使是超高樓層集合住宅,仍然是以大坪數豪宅建案為主,這就違反居住正義概念了。
有沒有想過大眾運輸主要是給誰用?就是給平常需要每天通勤的中產家庭,所以國外才會有大眾運輸導向的開發模式出現,大眾運輸站點周邊都是以高密度商業、住宅使用為主,捷運沿線主要針對中產階級所需來配置土地使用分區,而所謂的豪宅反而散佈在都會區周邊。
台灣是把中下階層趕出市區,中下階層家庭因為搭捷運不方便,轉而依賴機車通勤,然後政府再來限制機車這個那個,那不是在對中下階層趕盡殺絕是什麼?
很多人在講說要縮小城鄉差距什麼的,但縮小城鄉差距應該是在公共軟硬體資源的分配,而不是土地開發。
別讓任何人告訴你,你不能做什麼。
即使是我也一樣。
如果你有夢想,你就要去捍衛。
你想要什麼,就要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