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房地產, 不該是賺錢的工具, 如歐洲人所說的, 房地產是對社會最沒貢獻的東西

概念參考

房地產。。。源於:金融體系。。。源於:貨幣系統

貨幣系統真相

版主也曾經住過南非求學喔,那個地區呢?
我在Natal & Transvaal也求學過.

george306 wrote:
從前, 我就覺得土地不能是私有化...(恕刪)


禁止土地私有化,只有共產並且集權國家才作得到,先進國家並沒有這種限制,要以禁止私有為前提打房價,只是個美好的理想,另外,在對岸這個世界最強的共產國家,也即將要推行土地私有化,所以...更是不可能推行這種政策。

要打壓過熱的房市,是要由政府提出積極具體的政策,大符提高投機份子的交易成本,才能有效打房,樓上有很多人提出了,不再贅述。
george306 wrote:
在瑞士, 老百姓擁有房地產的比例只有 25%, 德國, 也不過 30% 左右 (取自文茜世界周報)

陳文茜的那個紀錄片,很多數據都是錯的。德國與瑞士的房屋自有率是大約40~50%上下,不是那個紀錄片說的那麼低。

她那個數字是怎麼算的呢?她是用總人頭去除房屋數。正常應該用家戶數。

還有,德國瑞士自有率是低沒錯,英國希臘可是很高的,房屋自有率不輸台灣。一樣是歐洲人,人家也是差很多。
我同意你的說法,我在法國2年,西歐國家都去過,你有沒有發現,台灣人常常說發財,希望自己發財,哪邊有便宜,一定搶破頭,每個周末加油站大排長龍,那表示油價要漲了,這些排隊的人,每公升多0.5元,對這些人真的引響很大?我真的很懷疑。這是國外很少見的,今天就算房價下跌,我相信只會讓有錢人買更多,有錢人有更多的房子,因為我們都是"龍的傳人",民族性如此,很多國外的東西、政策和作法,通通不適合台灣。
廢文一篇,
那我說,糧食不應該是賺錢的工具,所有餐廳應該都不能賺錢.

衣服也不應該是賺錢的工具,
沒將衣服用成本價賣的通通要抓去勞改.

沒地方住還有公園睡,
沒東西吃,沒衣服穿呢?

吃不起三星餐廳,穿不起名牌就到夜市解決阿.
買不起帝寶,你是不會去中南部?

沒錢想過有錢人生活?
別做夢了!
我是爆發戶,不是暴發戶.性格火爆的爆.有錢的暴發戶另有其人不是我.

htcterry wrote:
房價會高,就是因為窮人也想買精華區.


這點我不同意
精華區的房子,都是有錢人用錢堆出來,君不見,
每每看到某地段土地成交又創天價,由某集團標下
某大樓創下新高價,由某集團標下
蛋白區也是因為蛋黃區高房價,因而走高
當蛋黃蛋白炒高,因此蛋殼也跟者水漲船高
哇...沒想到才 12 個小時的時間, 就有那麼多人熱烈回復, 這是我 po 文以來第一次感受到這個網站大家的熱絡程度. 謝謝大家的參予, 不管您們是不是跟我一樣的感受看法, 又或是您本身是既得利益者來這邊閒逛的.

我該引用美國人權主義者 Martin Luther King 的開頭了, "I have a dream" 我有一個夢想

我夢想, 所有台灣人, 住者有其屋, 不用漂泊, 不用難過的連個溫暖的殼都沒有
我夢想, 在可看到的未來, 我們世世代代的子孫不用扛著上一代的房貸壓力, 也不用擔心在這種壓力下還要擔心房產的泡沫化.
我也夢想, 住不但安全, 大家不用花個幾千萬買個地震一來就會變成危樓的房子, 最少天花板不要掉下砸到自己家人
我夢想, 台灣的住宅品質大幅提升, 落實其真正的價值
我夢想, 台灣永遠不會是個投機者的天堂, 永遠不會是抹滅良心只貪圖自己利益的表率地
我夢想, 台灣不會繼續淪陷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鬼島

看了大家熱絡的回覆, 我很欣慰, 至少有 90% 的網友是明智的, 這就表示我們自己的這塊土地還有的救.

謝謝大家的討論, 我希望, 台灣人落實屬於自己真正的幸福
醒醒吧,
在這裡取暖對你一點幫助都沒有.
想住好地方,好房子,趕快努力工作.
我是爆發戶,不是暴發戶.性格火爆的爆.有錢的暴發戶另有其人不是我.

Curtis_l wrote:
禁止土地私有化,只有共產並且集權國家才作得到,先進國家並沒有這種限制,要以禁止私有為前提打房價,只是個美好的理想,另外,在對岸這個世界最強的共產國家,也即將要推行土地私有化,所以...更是不可能推行這種政策。

不一定如此。比如說香港就是沒有私有土地的經濟體,全港私有土地只有一塊,屬於基督教聖公會,其他所有土地通通都只有限時使用權的。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