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在下有個恢復房價的好建議~~~~~~~~


凡人無忌台北 wrote:

要想從別人身上拿
不如自己努力工作
一直感嘆血汗建商
一直看不起血汗銀行
難怪過了十幾年還在賺三萬多
如果這些如果會成真
那世界上就沒有貧富差距
那對認真工作的人
一點也不公平
房價太高是事實
但想一想
就算房價跌了
不會買或買不起的人
還是一樣很多
要想從別人身上拿不如...(恕刪)


你說到重點 但卻又不當一回事..

想想一個人辛苦工作了多年 存了二千萬

買了一間實際上只值一千萬的房子

另外一千萬被炒作的投資客賺走了 ,投資客可沒有辛苦工作啊 ..

那情何以堪..這對辛苦工作的人 公平嗎?

現在買二千萬 幾年後泡沫破了 結果 房子變回 原價只值一千萬..那要辛苦工作的人怎麼辨..



其實你現在月入三萬~~

所以你有這樣的想法~~

當你月入三十萬時~~

就不會有這樣的想法~~

因為既得利益者~~就不會想改革了~~

這些政治人物也好~~富商也好~~有權有勢的人都是~~

有誰真的為了國家改革而做~~

都是為了選舉(花幾千萬選)~~~~選贏的就既得利益(投資成本如何攤平或者獲利??)~~好處到自己手上了~~誰還為老百姓改革???

一個國家的強盛是在於人民的集體共識~~

若共識都是貪~~

國家也必定腐敗~~

若共識都是為國家~~

必然強盛~~

翻翻歷史~~可以看到很多證據~~

當然我不是說你月入三十萬時就一定會有現在既得利益者的想法~~

但是當大部份人民都是如此時~~~

國家強盛興衰永遠全在於民~~~


簡單一招,政府蓋國宅只能租不能買賣且租金低,要住多久都可以。
沒有買賣的遊戲就不會有炒作的行為,可以租一輩子幹嘛背20年的貸款。利息很貴的。
一堆有錢人把房子先買起來,然後便宜出租,讓一堆人買不起房的,世世代代便宜租房,有啥不好的。面對高房價,你到死都不要買不就沒事了,你管一坪100萬,1000萬,還是1億,反正你的薪水能租就好了咩!
樓主本意良善

一、以後如果你爸賣房子最好以2xx萬賣嗎? 回到原點開心嗎?快去問你爸

二、貸款成數降至五~六成 <-持有第二棟已經是這樣,還壓不住,所以最後你會被首購族丟拖鞋。

三、民間停止營建?由政府公家單位建築?你有看過10左右的國宅外磚掉翻天嗎?國家蓋的真的很爛~"~

而且立委諸公是財團養的,這行不通。

四、房屋價格 可以隨公告地價 以及建築成本作調整這個很妙,你說RC一坪20萬,建商偏說一坪40萬才可以蓋出好房子,政府搞不好說我們一坪用50萬才可以(政府工程出了名的凱阿~),何況公告地價根本跟現實脫節太遠。你所有親戚朋友家要不要用公告地價賣?

五、建築工人變成公務員? 那還讀書讀個屁?大家都是當建築工人就好,反正擺爛也不會被開除

六、如果你是總統 保證你破金氏世界紀錄,一天就被秒掉。

七、"每個家庭 把每月省下1.5萬的房貸 拿來消費 全台一個月可增加1千億 資金流動 那GDP 還用在那保3

保2" 這段話很有趣,因為如果大家可以負擔少一點全都拿來消費,的確消費力道會高一點,GDP會提升,快把房子賣掉全拿來消費保證明年破八啦~ 那以後呢?



不好意思我比較直一點,房價要速調只有一個可能性...
那就是核一或四爆掉了,總統說要摧毀它嘛~ 厲害厲害~一爆炸保證所有東西一起跳水

那時新莊一棟200萬?不用~ 100萬?不用~ 送給人都沒人要..

其實簡單一點

政府把房屋租賃改完整些即可

諸如歐洲德國瑞士租賃法例就很完備(房屋自有率只有個位數到二三十%不等)

如不可片面漲房租(須提供實際資料與收據給法院佐證)

租客嫌貴可以仲裁降租(看過最扯案例是判出來租金變2折)

租約到期有優先選擇權看你續不續約

等於讓你無限住幾代人無視買賣或改建(除非補償金滿意)

房東不得片面挑房客(如國內容易碰到不租老人不租粗工不租身障者等等)

租賃用房屋不可隨意買賣改建更動等等

眾多規定云云云云云云云云云

當租賃品質完全可替代購買

建商便無法抓準我們中國人[家]要用買的傳統軟肋

八九成自有率一驟降建商投資客全暈

加上租賃條例偏向民眾 養房難養

跟感冒特效藥一樣 效果顯著

這樣年輕人才有多的精力時間金錢去創造發揮享受人生

而不是路上滿街的房貸殭屍

國家才多元有活力
newjohnpc wrote:
你說到重點 但卻又不...(恕刪)


投資客沒有辛苦工作
倒不必這樣說
要有一筆資金投資
要有作功課投資
這也都是辛苦啊
只是有人勞心有人勞力
這樣的差別
當您有兩千萬當投資客時
或許您就能體會了
投資可也不是不勞而獲喔


市場本來就是有贏有輸
既然把房子當成一種金融商品
當然就會有價格的高低
這就是思考上的矛盾
倒不完全是建商的問題
房價炒高
有太多因素
不能完全怪罪建商
買地成本增加
建造成本增加
這都是一直在變動的
每個人都希望辛苦工作
存了錢換一個買的起的房子
然後房子只會漲不會跌
這樣對吧
可是這樣的列車一但開動
就一定有人會買不起
除非房價停滯不前


換個方式來說
不管房價在那個位置
永遠都有人買不起
因為房子本來就不是個人人買的起的物件
又或者回到十幾年前
當房價越來越低
反倒是大家都不敢買了
這就是金融商品的特性
大家看到這十幾年房價高漲
也真的讓財富重新分配
當人人都想拼一間房的心情
是不是跟人人都想炒股一樣
那意味著
市場會說話
結果會是什麼


樓主大概根本沒想到各地方政府的財政問題吧

你的勞健保未來都不知道會不會垮

你還要政府出來蓋所有的房子

讓所有的建築工人都變公務員

讓全國來養這些建築工人

只為了要讓你買到房子住

消費力弱是因為老闆們都不加薪

每年調個3%,5%就得意洋洋

覺得員工該感激萬分

難道全台灣的老闆十幾年來都沒賺到錢

從前賺到錢都不分給你了

未來賺到錢就會分給你?

台灣的電子業都快死的差不多了

要大家把銀行的錢都拿出來花?

誰要當拋頭顱灑熱血的義士

等你發現老闆們又把錢賺飽飽

大安區又買了好幾間

你的薪水還是沒增加

這時候你要.....起義推翻台灣政府嗎?

還是要衝進老闆家把老闆抓起來批鬥他?
這是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台灣人對不動產的觀念=有土斯有財,都已經把建物當"財"看,怎麼可能讓它無利可圖?
應該想想為什麼同樣是資本主義,新加坡、日本能夠穩定房價?
新加坡式最極端,土地是國家的,所以國土上所有的建物都是由政府來興建、分配。
而日本則是藉由國土開發政策以及政府透過非營利組織大量興建公有住宅來"拖住"房價,但仍然保有少部分地區商業化的不動產市場,但由於有"國土計畫法"這塊神主牌壓在頭上。所以實際能投機的空間不大。
日本國土比台灣大十倍,卻住的比台灣還要擠,國土只開發了三成左右(含都市計畫區、農地等人為使用土地),就是因為國土計畫法所致。
台灣基本上就是完全放任不動產亂炒亂漲亂蓋,甚至連公部門也來跟著投資獲利,雖然最近開始有公共建設推動不易等負面效果浮現,但總的來講,台灣人還挺喜歡這種把房子土地當期貨股票基金交易的市場模式。
一個有「民意基礎」的現象,要改變絕對是困難重重。
但每當回頭看看韓國首爾江南區最貴的豪宅只要五千萬台幣,日本東京最貴豪宅價格差不多再低一點國民平均所得卻是台灣三倍,人家在地鐵附近的房子是同區域內相對便宜的,台灣是捷運開到哪地價漲到哪,你會覺得看台灣的房地產價格看得很不是滋味。
別讓任何人告訴你,你不能做什麼。 即使是我也一樣。 如果你有夢想,你就要去捍衛。 你想要什麼,就要努
回不去了~你這些方案 只會建商 更有理由漲價

唯有提高基本工資 5萬以上 才可以追上房價的不平衡!!!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