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得取ID wrote:有人說現在少子化,為...(恕刪) 政府所謂的打房,目的不在抑制房價,房價只是一個結果,為的只有兩件事。1. 實價課稅2. 抑制不正常的"熱絡交易",也就是過度投資的行為。至於房價,決定的是自由經濟市場,講的是供需,是一種憑個人經濟實力的"社會公平"。我有朋友過度高估自己的經濟實力,於是,他開始覺得這個社會不公平。我賺的比我的朋友少,但是選擇住得起的地方,然後在附近找合適的工作,我覺得很公平。
加強版奢侈稅只會讓供給量更少,台北市的房價這近10年幾乎都是上漲的,也讓投資客的資產翻了好幾倍,實力也變得更強,很能撐。延長交易只會讓量能出不來,不會打到價。真正要打到價錢也是有辦法的,只要利率漲到4%以上,資金就會從市場往銀行跑。買房成本就會變高,投資風險就會增加,投資客就會大量減少。相對的對於自住客來說也會抱怨,平白無固的多出利息支出。隱藏版實價課稅小弟覺得非常好,投資獲利本來就應該要繳稅,最好是可以追溯10年。這樣國家財政會有大筆的收入,可以有更好的建設。QE退場只會讓台幣貶值,美元升值,資金回流美國。可是你有看到外資投資台北市的房地產嗎?應該是股市會受到影響吧。KingDavid520 wrote:可見
我想了一下或許打房很容易耶~~(可能我想的很單純)現在基本家庭用電量都至少要300度以上若是平均三個月電費都未達300度以上就代表沒人住的空屋(可能原因當然就出國、多間房or租屋)那政府就憑這個用電度去課屋主稅收~~強迫屋主一定要出租或出售(以利空屋之利用)那市場上一定到處充斥出租的房子(出售就不一定了)到時租房價格必定會競爭導致投資客買房意願降低(因為租金己經便宜到不用買房了)到時房價必會下跌~~~例如台北市(或高房價成長地區)不管是家居貧窮或富有一律用300度用電去計算是否有人居住如有例外家庭如 "真的很貧窮" or "長年旅居國外" or "特殊需求申請"等就由社會局介入幫忙申請免課高稅率空屋稅我想的很簡單~~~但這種方式應該很容易執行並見效~~~ex:300度只是假設~~
"有頭期款我建議是能買就買"這句話很可笑如果她存了十年才存到頭期款呢都不用考慮周轉 利率的問題?????"繳不起房貸只要趕快把房子賣掉,最少還有錢可以生活"繳不起房貸,基本上是因利率上升,錢繳不出來才需要賣運氣好賣得掉若是賣不出去法拍,然後掰掰負債人生,這句話可笑到極致基本上你能全部吃下的話最安全只吃一口 很怕會吐出來不過我是很期待大家都跳進去拉XDDDD另外討論區文章有效文章: 2發表文章: 2 (0.00%)文章主題: 1回覆文章: 1文章積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