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從賣屋交易網站看目前房市狀況的一些端倪^^


Lookysonchang wrote: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為政者的態度才能決定一切,至於你我的擔憂,只是庸人自擾而已。...(恕刪)


確實如此。
現在的台灣,
只是政府不斷把一般民眾的利益,
利用土地重劃、重大工程建設等手段
轉到建商、財團手上。

一般大眾其實是蠻辛苦、可憐的
不要說微薄的22K,就算是50K,都算是弱勢了
其實,就我個人觀察,我覺的火神說的還不錯呀

會有人覺的他的理論正確而支持他,我也不會意外

但最後他所擔心的事會不會發生

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原因就在於,大家的分析始終都有一些問題的存在

導致明明"看起來是對的"的東西,但最後都變成了錯的

舉例來說

假設一件事情要由甲變成乙

必需具備了a、b、c、d、e等五個要件才會發生

少了一個都不行

於是許多的專家、學者,由甲變成乙的事件之中不斷的觀察統計之後

發現了b、d、e因子在所有的事件之中都發生過

所以斷定了有了b、d、e因子,就會由甲變成乙

但卻深不知

尚有a和c隱藏在內,只是沒有被大家發現而已


所以你會發現

當這些專家學者提出理論之時

大家發現這些變成乙的項目之中都有b、d、e的存在

所以都認為這些專家們說的事情看來都非常的有理

所以都支持他們的理論,

在我們看來,這也是正常人的反應呀

但事實上是,少了a和c。就是無法引動甲變成乙

所以這件事就始終沒有發生過

也因為大家始終沒有發現a和c的存在

所以一直想不透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我覺的

要分析事情之時

最好不要有100%的把握認定自已已掌握了所有的變動因子

因為任何一個不起眼的變動因子

都有可能是讓你的立論失敗的因子

而這個因子,就是大家所謂的"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那些始終想要當預言者的人也要記著

就算這次讓你猜對了

不見得下次你也會對

因為你永遠無法掌控到所有的因子

至少目前沒有人行............

而且這次猜對了,對於你的投資之路而言

只是種下了一個超級大災難的因子

因為愈是這樣

你就愈會相信自已是對的

在所有猜頭猜底都是反人性的前題之下

如果都始終相信自已是對的而不知認錯

萬一自已剛好面對的只是一個大趨勢的開始之時

就將會讓自已進入一個無法挽救的局面












rdcmd wrote:
我很能體會大大的感受...(恕刪)


Lookysonchang wrote:
要人家捐1000萬,...(恕刪)


小弟深知房地產的重要性,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人生絕對是有可能的(如小弟)!
但是看到兩位大大如此肯定的發言,小弟只想說:「敬畏市場,尊敬市場,不預測市場。」

或許兩位大大的風險意識不如小弟看的那麼膚淺,但在大力推崇房地產這方面,
小弟真的不是那麼認可!
當房子在富人眼中是「商品」的當下,其實是很多老百姓的「必需品」,
當必需品的需求沒那麼大的時候,商品也就不成商品了(如前一陣子的黃金大跌事件。)
火神大的風險意識文章,對想要投資房地產的人來說,還是「有點」警惕作用的!

更甚者,如果能因為這篇文章而改變自己初衷想法的人,是為庸才,
給他正確的道路也無用...,因為他不會自行思考與判斷!

房市小牛 wrote:
achitsai大應...(恕刪)

我跟你說……我的目標是拿出2億成立基金會……以後可以公開募集更多慈善資金
太多基金會的工作人員完全不合宜,像愛盲眼不盲等……
有次慈濟一票人來訪,後來我長篇大論讓他們坐不住……
一群有錢人整理回收物賣錢然後說自己作功德……是在說笑話???
把這事讓給弱勢需要幫助的人去作,人家可自食其力
你不需作功德,別人不需受施捨,來世不需糾纏回報
自認為的功德,也許是償還前世債,應嘆氣感謝終於償還,而不是欣喜累積功德

教化才是最大功德,能達財力所不及,且眾人同受甘霖
教人致富脫貧,別人所得遠勝你捐出太多倍
萬世流芳的只有兩袖清風的和尚尼姑,出最多錢的君王沒一個有人記得
台灣現在幾個最大宗教慈善團體的精神領袖,沒有一個以捐錢為慈善重點
哈哈哈安
桃園的房子我也要買!!可是也一樣還在手軟!!!真的長好多呀!!!我喜歡大有區的新晶華兩房的!!現在一坪居然要21萬.....去年9月才18萬!!真的好怕若不買之後真的買不起了啦!!!超凡的

iamlucky777 wrote:
小弟深知房地產的重要...(恕刪)


敬畏市場是每一個人都必須做到的, 否則將很難存活於資本市場.
所以我對房地產後市並沒有抱著一定會漲的心態
只是提出我看到的一些狀況供參考
其實我已經是我目前所處的社交圈中算是底層的人了
但現在房價對我來說已經不重要了
就算跌得只剩一半, 對我也沒啥影響
何況是我周遭的其他人
因此在這社會中有一群人
擁有龐大的房產且不受任何景氣影響
甚至於可以逢低買進逢高賣
因為這對他們只是一種投資工具, 可以從容應對
沒辦法,這是資本市場的後果
我比較不願意見到的是, 這些人生財有道, 然後利用經濟的起起伏伏來增加資產, 集中資產
這只會擴大M頭兩端的距離
我也知道現在的房價早已造成一大群人的壓力
尤其是對40歲以下的人
但也請注意,我會買不是鼓勵別人買
而是鼓勵用更積極的態度去面對這次來勢兇兇的資本家剝削行動

rdcmd wrote:
我比較不願意見到的是, 這些人生財有道, 然後利用經濟的起起伏伏來增加資產,
集中資產這只會擴大M頭兩端的距離
我也知道現在的房價早已造成一大群人的壓力
尤其是對40歲以下的人
但也請注意,我會買不是鼓勵別人買
而是鼓勵用更積極的態度去面對這次來勢兇兇的資本家剝削行動

小弟突然想到巴神對於黃金的看法:「黃金是永遠不會創造資產的東西。」
但是最近有「傳言」說巴神體系下有人收購黃金,甚至巴神自己也曾經收購全球約四分之一的白銀。
(實際情況就不得而知了。)

當下小弟想到,原來黃金不是不能買,是有沒有買的價值,多少價位能買,買了要放多久?

現在用於房地產也是同樣的道理,在高風險低獲利的情況下,難道沒有更好的標的嗎?
如果當房屋是商品的情況下,要預估風險多大、獲利空間、成本多寡...,
想想,小弟放棄拿房子當商品的想法,另外找尋理財的管道...Orz。
(本來想把一棟自住屋子的頭期分兩份、另買一棟當投資。)

再來富人的觀點當中,房子雖然是致富管道,但也是「致富管道中的一環」,
小弟不敢去想,房子跌了會有富人撐著,他只會逢低買入,不會善心的幫人解套!
--------
小弟支持大大勸說世人向富的說法,盡力脫離M的左端,但是...,
人各有際遇,也各有想法,更重要的是致富管道非常的多,不需要在這種環境下躁進(指房子=商品)。
(當然,小弟自我安慰的說.有自住需求的買貴一點點真的無妨,哈哈XDDD。)

另:在大大面前講投資是班門弄斧,見諒見諒。
stephen02 wrote:
假設一件事情要由甲變成乙
必需具備了a、b、c、d、e等五個要件才會發生...(恕刪)


這也是張金鶚最被詬病的地方, 當研究模型出錯了, 以學者的角度應該找出參數錯在哪, 而非批評結果跟模型不符
iamlucky777 wrote:
有自住需求的買貴一點點真的無妨

這觀點可以!

自用的 "商品" 不是常常在強調 C/P 值嗎?
事實上每個人心目中的 "物超所值" "物有所值" 是因各人經濟上及物質追求上的 "價值主觀看法" 而有所不同, 沒有甚麼標準!

只要負擔的起, 美好又喜歡的東西大家都想敗下去!

------
但是若要從 "實現獲益" 的角度來看的話,
真的會是 "穩賺不賠" 的嗎?

stephen02 wrote:
其實,就我個人觀察,...(恕刪)


大大的論點真不錯
簡明清楚且有道理(我覺得的)

我認為張金鶚教授會一直凸槌
這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他只能擁有他圈圈內所提供的資訊
也由於只擁有〝當下張金鶚的專業〞
其他的也看不到
但我相信張金鶚已經是很厲害的
只是市場的變動因素太多了
看看QE把市場搞得多扭曲
說真格的
知道日本銀行要印鈔
但到底會做到什麼程度
會有什麼結果
不要說一般人
就連張金鶚也無從知曉
資金行情是他國央行放材點火的
但風門的大小卻是政治商業決定的
這個誰算得出呢

張金鶚雖然連連凸槌
但我還是會去聽他講的話
因為
第一:他有良心(但良心不能當飯吃)
第二:他的論點,是有依據的,不能全聽,所以有能力的話,找出為何他會預測失準的原因,再次檢討,並修改它的論點。

另外
純粹發牢騷
實在看不慣那些跳樑小丑(少數的建商、房仲、代銷)
嘴上的謊言如同包著毒藥的糖衣
..現在不買,以後就買不起
..乾淨~一天完銷
..自住沒差
..最好的~我推
但~唉~
他們也只是小丑
我相信,如果我也身在房地產產業,我也會變成小丑的
因為
真正的掠奪者
玩著我們無法想像的遊戲
玩著我們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