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房地產漲價"部分"歸公可行?

john6517 wrote:
有些人提到漲價歸公就...(恕刪)

大哥此論似有偏頗之處
因為國家建設未必全然有利於人民
例如機場,焚化爐,變電所及其他嫌惡設施之設置,就會造成附近房價不升反貶
若然漲價應該歸公,難道跌價只能吃自己?
漲價歸公並不等於漲價部分歸公
漲價部分歸公是意指漲價的部分歸公還是漲價的一部分歸公?漲價部分,歸公or漲價,部分歸公
中文可沒你想像的這麼簡單,不小心把名字簽下去到最後不是這麼一回事豈不是後悔莫及

john6517 wrote:
漲價是部份歸公而非"全部"歸公


john6517 wrote:
因為"差價的獲利"並非"全是持有者的努力"


這樣的立論沒問題,但之前的用詞大多是【漲價歸公】而不是【漲價部分歸公】

這應該是容易引起誤會的地方,您說是吧

所以之後的討論是否就把完整的名詞打出來比較好呢?


john6517 wrote:
很多人在01版表達."我的房地產買賣獲利是我本事.. 應該尊重市場機制.. 等等"


至於說有些版友會表達上列言論,我想應該也是擔心如果政府匆促施政

不僅上漲的部分沒得賺連同換屋的空間都沒了,自然而然會保護自己,

所以發表看法的版友(不論正反面)都應該要把自己的論調說清楚,才不會

彼此誤會進而吵成一團。


john6517 wrote:
例如: 1年內買賣屋獲利.. 以差額60%課稅.. (通常因為生活改變要換屋.. 不會每年都發生..)
1-2年內買賣屋獲利.. 以差額50%課稅..
2-5年內買賣屋獲利.. 以差額20%課稅..
5-10年內買賣屋獲利.. 以差額10%課稅..
10以上買賣屋獲利.. 以差額5%課稅..


利用反加權方式進行課稅也是可行的方式之一(但不一定是最好,所以可以多討論)

如同您所說都是"實務"上的問題,只是【公平】是一定要考慮進來的點,畢竟2年內有換屋

需求的民眾也應該要被尊重。

==================================================================================

這樣的討論才實際嘛,不需要搬出一大堆前人所述的論調,畢竟時空背景不同,而前人

也只是說了大原則,就算有施行細則,也不一定符合現下的局勢,實務做法才是比較貼近

大眾(不管有房無房)想知道的,我是六年級的同學,我也覺得房價不低,但我用實際的做法

抵制高房價,而不是在版上抱怨、打嘴砲,畢竟房價不會因為你抱怨的越多而跌的越低



阿娘威...............我老爸那年代買現在老家這間透天200萬而已

如果歸公.現在賣掉.只能拿回200萬.

只是...........那時的200萬跟現在的200萬能比嗎???????????????
HellCloud wrote:
小房子換大房子不是也要付出差價...(恕刪)

問題是這個價差比現在大很多阿,這樣叫做公平喔?我是看不出來啦。
我只是打個比方,不需要看到"遊民"兩個字就發火吧?

還有啊,差別稅率課征課不到大戶,一點屁用也沒有。

esmond1219 wrote:
阿娘威..........(恕刪)

唉唷
又不是不知道那群人的德性
平常就只想著要享受生活品質坐享其成
壓根兒就對通貨膨脹四個字故意的視而不見
最好是能爽歪歪的享受生活品質然後天上會掉下一豪宅自動登記他的名字啦
這不就跟那群成天幻想著錢多事少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然後天天睡覺睡到自然醒的22k大學生是一樣的嘛
goblinlord wrote:
唉唷又不是不知道那群...(恕刪)

也沒這麼糟啦,只是自以為正義,卻不知道他的正義對社會造成的危害更大。
反正也只是閒聊一下,現在的政府雖蠢,還好也沒蠢到被網路熱血鍵盤手牽鼻子著走。

p620329 wrote:
也沒這麼糟啦,只是自...(恕刪)


嗯!

最慘痛的是此類正義魔人,連土地增值、房屋漲價的分界都弄不清楚;遑論歸公部分的法理意義。

總之,有人多繳稅就是好事?

正義與否,只在於持有年限?

這樣不算是討論,是比誰多一點正義的抬槓。
華人幾千年來的觀念就是有土斯有財,

中國一線城市打房打的如火如荼, 這幾年狂漲那麼多倍有打回原形嗎? 還是一整個貴到誇張~
房子大部分都還是只有使用權耶!
香港印花稅+超高增值稅, 打房打到每坪幾百萬破千萬比比皆是而且還沒有最低薪資制度,
韓國首爾也貴得嚇死人
連新加坡組屋制度最健全的國家都出現了一坪好幾百萬的私有住宅,
其他亞洲一線城市也在漲, 連剛剛開放的緬甸都在飆漲
美國之前次貸危機紐約市有崩盤嗎?? 沒有阿, 頂多整理一下而已

台灣就算被邊緣化了, 台北也算是亞洲的一線城市
不然為什麼大家都想搬進來, 房價本來就是會比較貴
如果拿台北跟亞洲幾個大城來比, 房價其實算合理了
台灣其他很多城市房價超便宜為什麼不去住那?

低利率全球化就是這樣!!!
華人就是愛房地產, 利息存銀行不如買房地產買土地
保值增值, 這一代用不到還可以給下一代~
很多投資客買房養10年以上的比比皆是, 財團養地連20~30年都照養,
你那公式怎麼課??
老外及時行樂的人佔了大部分, 所以老外跟華人不同阿!

台北奢侈稅也是參考香港來的, 合理的稅賦ok!
有錢人對這些政策的抗性本來就比一般人強,
所以常常最先傷到的都是小老百姓
大部分國家在制定稅賦時都朝不讓房市過熱 防止泡沫化的目標制定,
產業鏈是連動的, 打不好會傷到其他產業,
最後還是傷到基層的小老百姓,
社會更不穩定!


奢侈稅, 實價登錄, 實價課稅就算都實施, 頂多有暫時的效果,
就算房價下修了, 先進場的還是資金比較多了人阿...
等到市場習慣這模式後就會復甦了, 長期來看房價還是回不來~
台灣的問題不在於房價, 是國家競爭力的問題,
企業競爭力不足, 產業利潤無法提升, 高端人才嚴重外流, 薪資滯留物價通膨.....加上兩黨不斷的政策錯誤
有錢人不敢亂投資才會把錢都放在房地產保值!

重點應該是把國家治理好 好好提升國家的競爭力, 打房是短暫的治標不治本! 太多了講不完~

但是john6517請你不要言論過於偏激~ 別看不爽別人的言論就到處攻擊



goblinlord wrote:
又不是不知道那群人的德性
平常就只想著要享受生活品質坐享其成



很巧耶
我對那些炒房者也有相同的看法耶

arc58 wrote:
但是john6517請你不要言論過於偏激~ 別看不爽別人的言論就到處攻擊


請問到底是誰言論過激??

我什麼時後攻擊別人??

你這樣莫需有的言論.. 就是個人抹黑跟人身攻擊..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