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買方市場下出價的哲學


kevinniba wrote:
買精華區不會錯, 但是台北跟紐約有個最大的不同, 就是租金收益率!
應該差了3,4倍, 絕對有問題

這是最沒有道理的地方
所以我若是有錢人, 台北市在高點, 漲不動, 租金1.x%, 而紐約市回檔整理過, 租金好的6%
錢自然轉過去
一般人....
貧富差距就是這樣愈來愈大的...(恕刪)


考慮租金收益率的話, 多算算數沒有錯.

如果買房自住, 而且有強烈的地緣關係的話 (比方說, 如果近親包含姻親 都要住在同一個 block),那要在意的是在我想買的區塊裡, 我會列入考慮的物件只有哪幾棟? 這幾棟多久才會有一戶釋出? 釋出的時候, 這戶的樓層條件座向也合適嗎?

當有這些考慮的時候, "耐心等好價錢" 絕對不是正確的策略.

有錢人買房, 不一定是希望靠房子賺錢啊~

When having investment consideration in mind, 6%-annual may not be attractive enough; depends one's risk appetite.

eddie1999 wrote:
When having investment consideration in mind, 6%-annual may not be attractive enough; depends one's risk appetite.


return/risk comparison is always a good point

but, 1.x% of rental return means risk aversion?

It doesn't make any sense at all.
kevinniba wrote:
return/risk comparison is always a good point

but, 1.x% of rental return means risk aversion?

It doesn't make any sense at all.(恕刪)


You don't have something else other than real estate when costructing your portfolio? If so why does this 1.x% rental return matter in one's investment consideration?

我已經說很清楚了, 有些房子被買的時候, 是不被也不需要考慮 monetary return 的, I don't see the point getting trapped into this 1.x% number argument. Orz

我也舉了切身的地緣關係當例子了, 房租報酬率就算是 0.000000000000000000001%, 我希望和我父母住得近, 我希望和我小孩住得近, 我還是會買.

我怕的是買不到, 不是買貴.

我爸媽不會說英文, 所以如果地緣關係對我重要的話, 就算 Manhattan 房租報酬率 30%, 我也不會多買幾間把全家搬去.

同樣的我也很清楚, 這個 block 只要有一個人跟我有一樣的想法, 我就不必肖想去 "用等待和耐心來迎接一個優質物件的合理價錢".

這樣清楚吧~ ^^
選擇下的房子絕非單純理性的商品
先想清楚你選擇的定位 再定義妳認同的價值

不過 若是如樓上1999兄的舉例
我會傾向於游說父母一起搬到符合您所述條件的兩間目標標的
而非0.0000001%啦 這算是一種折衷 畢竟我們也有父母眷戀的籌碼
孫子
llinsh wrote:
不過 若是如樓上1999兄的舉例
我會傾向於游說父母一起搬到符合您所述條件的兩間目標標的
而非0.0000001%啦 這算是一種折衷 畢竟我們也有父母眷戀的籌碼
孫子...(恕刪)


嗯, 因為好像一直沒有把我的想法溝通的很清楚, 所以寫了個很極端的例子 ^^"

個人的部分, 近親三代同"塊"的目標目前算是完成了; 包括將來小孩的部分. 我們家人互動不錯, 所以我很喜歡大家住得很近, 相互照應的感覺~

(寫完忽然想想, 其實將來小孩未必想要和我住的近, 這其實是我的私心; 不過至少多提供小孩一個選項就是囉.)

順流 wrote:
你講那麼多 哪一樣跟投資房地產有關系?...(恕刪)


呃~~~ 原來你看不懂我寫的東西

看來我寫的東西對你而言是太深了,真是難為你了.....

jettyang wrote:
呃~~~ 原來你看不...(恕刪)


OK 請把你質疑我的問題舉出來!
讓大家來看看是否跟"該不該把資金投資在房地產有關"
jettyang wrote:
不用鬼扯那麼多,只要回答一個問題就好:
當雞蛋一顆從5塊漲到10塊,你覺得是存款有2億的人比較怕,還是存款只有2千的人比較怕?...(恕刪)


jettyang wrote:

東拉西扯一堆,卻不敢正面回答我的一個簡單的問題,顯然你也知道你的答案是會自打嘴巴的吧
看來你真的不了解這個問題為什麼重要,讓我來告訴你

第一、因為你的前題是錯誤的,所以無論最後推論出什麼結論,它都是錯誤的。在你沒有修正你的前題之前,後續的任何討論都是無意義的

第二、你覺得「雞蛋漲價對窮人的影響」這件事是個微不足道,不值得討論的小事嗎?我可以告訴你,人民的小事,才是國家的大事,而且這是真正會動搖國本的大事。各國央行都想盡辦法致力於降低民生物品漲價對人民的影響,你認為這不值得討論,看來我說你不食人間煙火一點也沒錯。你不會還是個學生吧

第三、購買力的降低是公平的,是不分貧富的。雞蛋從5元漲到10元,相對於你原有的資產,就是少了5元的購買力,對任何人都一樣。不會因為你是有錢人,就變成損失6元的購買力,也不會因為你是窮人,就只損失4元的購買力。
有錢人要想辦法降低通膨對自己購買力的影響,窮人更要。然而相對於有錢人,窮人能使用的資源有限,有時只能隨遇而安。非不為也,是不能也

第四、在對抗通膨的過程中,每個人可以依照自己的個性及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工具及方式。有人選擇債券、有人選擇黃金、有人選擇房地產、當然也有人抱著少輸就是贏的心態,放在定存裡。這沒有對錯的問題,只有適不適合的問題。但是,回歸到問題的開始,這個議題重不重要,跟貧富無關,跟你如何看待自己的財富有關。

你覺得只有10萬塊談投資理財很可笑嗎?如果這是你的全部身家,而且每一分錢都是用血汗換來的,我不覺得這有什麼好笑。再次印證我說你不食人間煙火。
..(恕刪)




jettyang wrote:
照你的意思,有錢人才要怕通膨,越窮的人越不用擔心?
那請問,如果雞蛋一顆從5元漲到10元,是對有錢人影響大還是對窮人影響大?
你覺得有錢人比較怕還是窮人比較怕?..(恕刪)




jettyang wrote:
所謂資產怕被通膨吃掉,不就是在談「購買力」的降低嗎?
你該不會以為通膨會讓你銀行存款數字直接減少吧?
所以你覺得通膨只對有錢人有影響,對市井小民沒差?
那小老百姓應該很歡迎通膨啊,政府更應該努力製造通膨,這真是個可以得諾貝爾獎的平衡貧富差距的好方法
誰說0存款的人不會變負債?當你的購買力都被通膨吃掉時,你不借錢,難道等餓死嗎?
?..(恕刪)



jettyang wrote:
你一定要堅持窮人不怕通膨那也由得你
反正我會花時間寫這些本來就不是想教會你,是不希望你誤導別人
?..(恕刪)



jettyang wrote:
這沒什麼好辯的
買房能不能抗通膨是一回事兒
有錢人和窮人誰比較怕通膨是另一回事兒
買房本就不見得能抗通膨,銀行存款保險都只有300萬而已,哪有什麼100%保證的事?
但當通膨發生時,你所謂「但是除非是有上千萬.上億的現金 否則根本不用怕」這句話絕對是錯的
錯就是錯,跟你回應什麼話題無關
如果這句話是對的,試問魯肉飯漲個幾塊大家是在吵什麼?油電雙漲大家是在怕什麼?
這麼愛辯就繼續辯吧?.
.(恕刪)



幫你貼出來了 所以 你質疑我的問題是?


eddie1999 wrote:
考慮租金收益率的話, 多算算數沒有錯.

如果買房自住, 而且有強烈的地緣關係的話 (比方說, 如果近親包含姻親 都要住在同一個 block),那要在意的是在我想買的區塊裡, 我會列入考慮的物件只有哪幾棟? 這幾棟多久才會有一戶釋出? 釋出的時候, 這戶的樓層條件座向也合適嗎?

當有這些考慮的時候, "耐心等好價錢" 絕對不是正確的策略.

有錢人買房, 不一定是希望靠房子賺錢啊~

When having investment consideration in mind, 6%-annual may not be attractive enough; depends one's risk appetite.


eddie1999 wrote:
嗯, 因為好像一直沒有把我的想法溝通的很清楚, 所以寫了個很極端的例子 ^^"


eddie大上篇寫的小弟很認同(不過30%報酬小弟也覺得極端了些,不少自住者都會動搖呢),自用買房跟投資買房本來就不可混為一談,自用要求高的人如同eddie大,本來就有諸多條件篩選,找到符合的就不容易了,若還要計較絕對投資報酬率的話,可能要浪費加倍的時間去尋覓,期間心情的起伏,或時間的成本與價值,都不見得划算。

部份如我們這般的中產階級,賺錢的選擇很多,真要投資,大可投資自己的本業或專長,報酬率更穩更大。而自用的房地產能賺到算運氣好,否則基本要求僅是相對保值而已,所以寧可買已發展成熟的精華區,也不會考慮投報率可能更大的新興區域...

所以在小弟來看,把以房地產投資為本業的投資客觀點,拿來買自用宅,全心只為也未免辛苦了些

eddie1999 wrote:
You don't ...(恕刪)

eddie1999 wrote:
就算 Manhattan 房租報酬率 30%, 我也不會多買幾間把全家搬去.


我從沒有argue你的買房買在父母旁的point.
(老實說, 我根本沒看過你之前的文..)
事實上我也是, 我買在父母家旁的社區, 捷運出口旁

只是你提的 risk appetite 我認為有問題
你說紐約的6%房租投報率, 還是有人會因"risk"過高而不去買?
我的argument就是:
這樣台北的1.x%的房租投報率, 代表是風險低, 所以風險貼水低嗎?
只單純就論點來討論
要買在父母親旁, 跟這論點是兩碼子事

多數人買房是為了自住, 是為了better life, 是為了家庭情誼, 跟你一樣
台灣人買台灣房產,很正常
只是你要知道出國買房的人, 都是有錢人, 且比你更知道市場趨勢
且不要忽略, 台灣房市有至少3成的投資客, 是為了賺錢
這些人,本來就是比較有錢的人, 然後用錢滾錢
我們社區, 在捷運出口旁, 最近賣掉了3戶...
"都在1個月後又再拿出來賣"
是誰在抬價?

這波房價就是齣產官民完美接棒的戲
只要有演員不玩了, 戲就出問題了..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