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灰熊 wrote:
很無聊的比較,在台灣買得起一仟多萬房子的人去新加坡都不見得能在那裏維持基本水平了
怎麼現在一堆連上述標準都達不到的人覺得好像只要去了新加坡,房子就買得起了,就可以在當地正常地生活了呢??
不要老愛叫自己鬼島,也就是因為台灣現行的狀況,你才能夠安身立命(雖然沒有發展)
以台灣大多數人的競爭謀生能力新加坡應該都是被打槍的,到了那裏還想買房?? 以自身的條件連想要找個工作都不見得有了,想買房這事會不會想太多了...(恕刪)
閣下寫的太棒了。
vaquero wrote:
不要拿台灣對國宅的印...(恕刪)
vaquero wrote:
不要拿台灣對國宅的印象套在新加坡上,人家偷工減料可是幾乎不存在。
國宅便宜又方便。新加坡政府的住宅區計畫,把捷運站附近的土地大多劃為國宅區,他們認為有錢人既然有錢,該住遠一點,順便讓他們買車繳稅給政府(新加坡買車養車超貴)。公共設施與機能,市場學校公園,也是以國宅為中心。
新加坡政府的觀念,房子是基本生活需求。新加坡李顯龍總理幾年前說過,「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同一段時間我們的行政院長說:「我沒有能力也不應該打壓」(2010/3/27中時)
新加坡私人公寓原本的設計,是出租給外國人來新加坡工作時住的,相當於大陸的「投資房」。房價受到租金報酬率影響很大。
台灣早期也很接近這樣,台北有錢人住的是陽明山,不是總統府旁。現在台灣是有錢人跟窮人搶捷運旁的精華地,還蓋成低戶數的豪宅。讓大多數人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