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整理短期內房價必漲的幾個理由(請大家自行參考)

sunhm wrote:
可是我怎麼越看這一篇越覺得沒有問題呢?...(恕刪)


不好意思,不是很明白大大您是指那一部份?

不過就如上面Nelson5大所言~
Nelson5 wrote:
所以真正支撐房地產價格的只有一個, 就是需求, 這個需求包含任何型態的需求, 不管是實質居住的需求, 或者投資理財配置上的需求...(恕刪)


就一個小房蟲的角度來看,的確;沒錯就是需求這個誘因,實際經歷過70年末與80年初等2次

的購屋熱潮洗禮,我很明確的的知道,下一世代購屋潮這個需求還能給我一次賺取財富的機會,

即使86年熱潮消退之後至92年間,法拍市場還是存在上一世代購屋潮的餘蘊,惟上一波的需求

可謂橫跨老中青三代且包含小康.中產.富有階層,並觀察自60年代以來的變化,在80年代高峰

之前,規模呈現逐漸放大與週期較短之趨勢,推估下一世代購屋潮在80年代之後週期會拉長,

總需求戶數的規模亦會逐漸縮小,實際上自83年搶建熱潮過後,88年至91年政府釋出諸多刺激

住宅需求政策,一直到92年建案推量才算恢復進入到下一波週期。就商品需求的方向來說,

過去所遺留的建築設計已不符新時代的需要,所以這次小房蟲將目標放在翻建與新建房屋,

91年開始先以代客翻建開始組建工班,並積極尋找南.高兩市可興建20戶以下之建築用地,

以商品區隔的定位規避大型建商愈來愈強勢的惡劣競爭,並符合快速出清的特性,

自98年起陸續完成4筆小型透天建案;在需求相對面供給的想法上,當大樓建案加入

購屋潮競爭主流時,小房蟲應該考慮退出之時了,至於買屋賣屋這種方式,並不是小房蟲這波

選擇的路徑,畢竟經歷上一次的洗禮之後,變的非常膽小與恐懼!最後說說小房蟲本身

的個人需求,除了91年時以168萬標了一戶法拍屋~44坪四房的電梯華夏,

(還附所謂的百萬裝潢+車位+旁有大型公園+捷運站+中小學...功能齊備)給家人自住外,

小房蟲現獨自住在一座將近百年的破爛四合院之中,目前名下並無任何房產~~~

Nelson5 wrote:
所以真正支撐房地產價...

所以真正支撐房地產價格的只有一個, 就是需求, 這個需求包含任何型態的需求, 不管是實質居住的需求, 或者投資理財配置上的需求

當你對一個物件沒有需求, 你就不會在乎它的價格, 所以男生不太會關注衛生棉的價格如何波動, 單身的人或者沒有小孩的家庭對於嬰兒奶粉的價格波動也不太會關心, 同樣的你會認為台北市的房價太高, 新北市的房價漲幅太高, 卻不去關注其實屏東的房屋價格很便宜, 主要原因也是因為你對台北市和新北市的房屋有需求, 所以關注它的價格, 但對於屏東沒有需求, 所以就算屏東房價再便宜, 也引不起你的興趣

至於甚麼人口紅利, 少子化, 如果在不影響需求的情況下, 是不會撼動房價, 但為何必須如此強調? 以一個實質有需求的人來說, 在供給有限的情況下, 要滿足自己能力可以達到的需求, 除了增加自己的籌碼, 另外就必須想辦法降低另一批人的需求, 就像股票或者做買賣一樣, 想要高價賣出股票的人是想盡辦法吹捧所持股票的公司未來前景有多好, 反而想要低價吃貨的人則會不斷的說標的物件有多糟有多爛, 從表現來看, 吹捧前景的人好像是多方, 但實際上是空方, 是賣方, 嘴裡看壞的反而是多方, 是買方.
(恕刪)


很客觀的看法
板大舉的理由都很薄弱
套一句股票行話
漲太高就是最大的利空
跌到不值錢大家都不要就是最大的利多
至於摸頭摸底到頭來會被啃得剩骨頭
至於現在進場是不是摸頭
就看自己心中那一把尺!!
waku wrote:
不好意思,不是很明白...(恕刪)


『a.台北市主要支撐房價因素:
1. 人均所得對於台北市房價指數具有正向之顯著影響關係。
2. 物價指數對於台北市房價指數並不具顯著之影響關係。』

根據"過去的實際資料"得到:
"需求支撐房價"(上漲或平盤).

這在"某一階段"是正確的,
但是能否以此結果下結論說"對未來一樣適用"?
(也就是說"在還有需求之下房價是只漲(或平盤)而不跌的", ?直到105/107年?)

很簡單的道理 (先前的因素有變化了)
1. 原本買得起的房價已被炒高 (所以才有"物價指數對於台北市房價指數並不具顯著之影響關係")
2. 想買房的人收入有繼續追上買得起房的條件嗎? (那就不會出來宣傳30/40年房貸了!)
3. 當物價上漲, 收入沒增加時, 沒房人的真正需求是"租屋".
所以"房租"多少才是真正"供需". 任何地方, "房租"反映的正是"供需大小"實際情形.

我只是說有人指出"2014年(103年)以前房價會反轉", 這件事我看不出什麼問題.
大家就到新開的"人口紅利"版來討論.

人口紅利..的影響

所以, "需求支撐房價上漲(或平盤)" 還能適用幾年?

另外我提醒一件事, 常有人說海外台商鮭魚返鄉, 衣錦榮歸,
買了本地房地產, 自住兼投資, 所以炒高了房價.

這觀點就算是真的, 我比較好奇的倒是,
他們到底大多是"現金買斷", 還是和大部份人一樣, 只付頭款而貸的更多?
將來"萬一"房市反轉時, 連所謂的豪宅都拿來下殺, 那光景可就有得瞧了!

當然, 到時的確如您所說, 如需求還在, 覺得"物有所值"的人自然會跳下去"救房市".
不過, "追高不追低"不是一樣是至理名言嗎?
sunhm wrote:
『a.台北市主要支撐房價因素:...我只是說有人指出"2014年(103年)以前房價會反轉",(恕刪)


了解~謝謝您的解說

那份96年所做的資料,因內容很多是一整本的報告書~內容是全台96-120年台灣房屋市場供需結構的研究

我只是節錄其中關於基本供需中量的變化,並不涉及其他關於房價變化的內容

其實我所要訴求的重點在於基本供需中,世代購屋潮的需求量推估

至於房價漲跌,在一個世代購屋需求週期中,變化的因素是頗具複雜性的

至於我個人只會就~特定的時間範圍內.特定的區域中.特定的標的物.特定的購買人口...等調查能力範疇所及之處,去進行評估投資房地產的可行性

至於總經的整體評估方向,以宏觀角度去設想,那就更不應該侷限於無法確定之房價漲跌來作為

投資依據,所以就大方向而言,個人會在市場長期趨勢轉為萎縮的前提上,選擇退出觀望。

誠如您所提供連結的網站中所云:提升海外投資的金融操作能力,亦不失為一值得考慮的選擇~...僅此

補充:關於個人何時該買房與否,於自住需求的觀點,我一向的主張是,想省錢就要能克制購買慾望,找到最佳進場時機,畢竟想花多少錢想住怎樣的房屋,這很難訂出統一的標準。

台灣股票好嗎?債卷好嗎?原物料選擇多嗎?貨幣....最近是不錯,可是好像風險太大了,恩....好吧~利率那麼低,放房地產好了!甚麼?!總價8000萬?!限制我貸款成數?拜託....我們都是現金耶(金紙)有差嗎?....
聽說台中高雄最近不錯?恩...反正我們跟著高鐵走~蓋到哪我們買到哪~
以上純屬自爽
火神大大 wrote:
一、40年房貸的效應...(恕刪)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