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確定了未來幾年各國持續維持低利率環境,台灣當然也是走這樣的趨勢
否則根據利率平價假說,國際熱錢都流進台灣,這絕對不是央行彭總裁樂見的
而樓上我說了國內銀行為了替爛頭寸找出處,競相爭取優質客戶房貸,連免手續費,貸款年限30年
寬限期2年,8成貸款,一段式利率1.84%的條件都開得出來,就可以驗證我第一樓的說法
看來,短期內在資金充沛,低利率不變下,房價要走跌應是不可能
板上短期看空的人,甚至說短期會大跌的看法,藉以想低價購屋的無殼蝸牛族要失望了~
以上,是依據金融環境面的看法
96-桃山、喀拉業山
97-玉山主峰
98-石門山、合歡主峰、奇萊南峰、南華山
99-伊澤山、大霸尖山、小霸尖山、加利山
100-合歡東、北、西峰
Low Cost Engineer wrote:
現在房市的冷淡,恐怕...(恕刪)
每次看到板友說"下修力道會很驚人"的理由到底在哪?
房地產不是股票
就算是股票要下殺 也是要有人大量大量的倒貨
現在是自住屋主不肯便宜賣
建商只要賣三到四成就回本 因為低利率可以把價格hold住
籌碼幾乎都是鎖住的 下修力道到底在哪?
事實證明 屋主只會越賣越貴 不會因為賣不出去而降價
憑幾個繳不出房貸的個案可以憾動多少的房價?
板友的腦內補完有時候真的會影響判斷
因為你買不起 你朋友買不起 所以會下修?
問題是只要你老闆買得 你老闆的朋友買得起就好了...
台北市的房子是這樣
出了台北市 桃園一堆五六百萬開價的電梯大樓...
只是你能不能接受通勤罷了
還是你認為所謂的中產階級 應該也要買得起台北市精華區的房子?
rsc1234 wrote:
每次看到板友說"下修...(恕刪)
最近跟一個在久舜營造工作的朋友聊天,他們公司前一陣子標到中正區一個建案,
以每坪造價17.5萬得標,以台北市中心(中正,大安,信義...)已經買不到每坪
300萬以下的建地,以一坪蓋5坪計算 ,土地成本加營造成本每坪就要75萬,不知
道大跌的理由從何而來?看多看空都有道理,但是一定要客觀去了解並接受市場現實,
才不會犯錯.
rsc1234 wrote:
每次看到板友說"下修...(恕刪)
常常可以看到一種論調是說
屋主很有錢, 因為低利率的關係放著也不會怎樣
建商只要賣三四成就可以回本云云
的確, 屋主要是買一棟一千萬的房子貸五百萬, 身上還剩兩三百萬的現金
這樣房價就算是腰斬, 他還有現金可以撐著

建商要是蓋完房子, 手上還有很充足的現金, 那房價稍微波動根本傷不了他們

問題就在低利率環境造成的資金寬鬆, 讓人開始貪婪的加大槓桿來玩
可以看看近幾年的土建融和房貸餘額的數目就可以略知一二
所以要房地產不跌有兩個方法
一個是現在景氣馬上反轉, 人民信心馬上恢復, 成交量回到2010年的水準

不然就是投資客和建商的槓桿都很小, 那就真的不會怎樣, 套句股票長期投資者的名言:"不賣不算賠嘛"
用現金買股票, 放到下市都沒人理你; 用現金買房子, 放到台灣沉沒也沒人會找你討錢

rsc1234 wrote:
每次看到板友說"下修力道會很驚人"的理由到底在哪?
房地產不是股票
就算是股票要下殺 也是要有人大量大量的倒貨
現在是自住屋主不肯便宜賣
建商只要賣三到四成就回本 因為低利率可以把價格hold住
籌碼幾乎都是鎖住的 下修力道到底在哪?
事實證明 屋主只會越賣越貴 不會因為賣不出去而降價....(恕刪)
R大,身為一個專業仲介如果只是看到表面粗淺的事物,是不夠的喔^^(您應該是看的比別人更深入才對吧)
房地產不是股票,這句話再以前是成立的,但是已過去十年來的情況,房地產被是做商品炒作,其實也已經跟股票本質相差不大了~
自住屋主不肯便宜賣,那是當然的,但是那些高財務槓桿的投資客呢?
他們願不願意便宜賣,可不是他們自己說了算喔^^
當同一棟樓不同樓層的成交價格比自住屋主認知的市價還要便宜賣出,試問價格還能不鬆動嗎?(當然這也要價格透明化為前提)
建商蓋房子本來就是要賣錢,市場景氣向上,預期房價繼續上漲,當然可以將價格hold住,願者上鉤。
那景氣如果向下呢?難道建商還要hold住那些房子不賣來養蚊子嗎?
對建商而言,就如同你所說的,我賣三~四成就已經回本,所以現在的餘屋,我就算打對折賣都是多賺,不是嗎?
未來市場的走勢或許眾說紛紜(房仲當然說漲,消費者當然說跌),但是價格已經hold住卻也是不爭的事實,零星個案或許開價創天價,但是成交價就~~~~~~~~
房價要下修的指標,當然可以先看大環境的景氣,最重要的當然就是要看法拍金拍的數量以及成交價,我現在還沒看到有大量的金拍法拍出現,也因為消費者與建商的對價個認知的差異,所以"量縮整理"。
如果景氣持續低迷,我已經可以預見~~~
1.市場上物件開始實質降價約10~15%(因奢侈稅的閉鎖期已過)
2.法拍金拍開始大量出現(主要是投資客手中的物件,寬限期已過開始要本利攤還,資金不足導致)
3.大量建案開始完工交屋,建商開始出清庫存
每一個階段可以預期的降價幅度不同,但是如果上述情況都成立時,那就是市場"多殺多"的開始~
一想到就覺得很可怕喔><"
總之,市中心精華區的房屋修正幅度應該也會是最小(或許大家以為價格已經很高了,但是有錢人還是很多的啦)~
至於市郊的大型重劃區,切記一定要先避開,將來開始修正的時候,一定是又快又急,讓你措手不及~~~(民國八十年的汐止,安坑就是例子)
報告完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