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我家境不是很好 所以雖然在內湖上班但是一直不敢肖想買台北的房子
我住基隆 每天開車上下班
菜鳥時期每天7點半起床 8點左右到公司
中期比較老油條了 9點起床 9點半到公司
這兩段時間都是要避開18標內湖交流道塞車時間
現在結婚了要考慮老婆的時間 8點起床 9點半到公司 (因為要先繞到遠企)
我家在基隆市復興路 離二高交流道很近
我家附近中古屋大概20幾年的 一坪大概都在6萬左右
新屋大概也不過12萬上下
每天通車的代價就是每個月油錢大約5000,停車費1500(公司有補助)
我老婆娘家就在捷運後山埤附近 所以她已經習慣有捷運的生活
來到基隆,捷運換成了一台58000的125摩托車供她在基隆溜達逛街
不過有些時候一些藝文活動或是百貨公司或是要去光華買3C
我們就要先把車開到內湖公司放 再轉搭捷運去各處
漸漸的老婆也習慣了基隆這邊下班後
有山可以看星星 有海邊可以看海聊天
再看看內湖一帶 1500萬頂多買個3X坪的房子
在基隆二高附近我們看到了 1XX坪獨棟透天的花崗石建築
不過真的一切都是選擇啦 基隆的教育真的比台北有一段差距
不過我在這邊好像也是混到了研究所畢業
我想我們犧牲了生活的便利性 換來了居住的品質
但是,在收入不變的情況下,你每個月能負擔的貸款金額是不變的。
假設小明準備了 250 萬的現金,扣除家電裝潢家具後,他還剩下 200萬。
為了簡易計算。我們假設利率固定2%, 20年, 30年都是2%
當30年貸款,貸款720萬時,他每個月要支付 26,613 的貸款。
他可以負擔: 200+ 720 = 920 萬的房子。
請注意: 在收入不變的情況下,你每個月能負擔的貸款金額是不變的
回推回去,同樣的還款能力,如果小明是貸款20年,他可以貸款的金額約是 526萬。
他可以負擔: 200+ 526 = 726 萬的房子。
看起來很好啊~ 同樣的還款能力,他可以比較容易入手房子(都可以買到920萬的房了)
但是實際上,在大家都想賺錢的前提下。 賣方會將售價提高,直接將原本願意以726萬賣出的房子,改成 920 萬才肯賣。房價全面大漲。台灣成為少數所得沒什麼增加,但是房價一夕間飛漲的國家。
通膨? 這就叫做通膨。
為什麼?
「因為買方可以負擔啊~」。
所以賣房子的越來越有錢。沒房子的如我,只能怪自己不夠努力,怪自己老爸沒把自己生成德國人…=_=
我很久沒投票了,我以前覺得每個搞政治的都很爛,但是這次我真的很度x。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