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這群人真的是維護居住正義?

calvinshiu wrote:
在Mobile01裡...(恕刪)


你不知道居住版99%只剩會嘴砲的人嗎

我只想說買不起的永遠買不起 只好上網

喊爽的自我安慰 台灣不是只有台北能住人

過個幾年海平面上升淹了 還不是要往其他城市搬!!

不過這也是房價下跌的最好方法 讓想買的人可以

買得起!!
買不起台北,就不要想買台北,改買其他地方吧,

calvinshiu wrote:
在Mobile01裡...(恕刪)


其他沒有意見.因為我也買不起.留給炒家去玩吧

不過最後砲火指向股市.這我倒有點意見

房市股市.本來看開了就不過都是一種投資工具

每個人百年之後還不是一樣落葉歸根.塵歸塵.土歸土

把房子還出去.既然這樣.生命一定要被房子房貸壓死嗎?

買不起你不能去用租的嗎? 一定要陷在中國人傳統觀念非買房不可

這是大家痛苦的根源.不過是一種有形的籌碼.自然會被拿來炒作

說啥股票不要所得.那真的是沒買過完全不懂.是要的.買賣進出都要繳納千分之三的手續費稅金

現在不只.年終繳稅還要多補一筆去補貼健保什麼的.已經先在打房前先拿股票族開過刀了

你說買賣股票有賺錢要課所得稅是天經地義?那一定賺錢嗎?賠錢怎麼辦?

我買股票套牢賠錢是不是還可以退稅給我.套牢越多退稅越多.動腦想想.這樣真的就符合公平嗎?

買房子講居住正義.買賣股票轉錢你也有意見.嗯.這講白了就是仇富心態作祟

跟星爺電影名台詞.為什麼我老爸不是李嘉誠一樣.

仇富的人是離財富最遙遠的.如果看不過去你也可以努力讓自己成為那樣的人

有錢投入股市房市等投資工具.讓自己財富成等比級數上升

而不是純粹對買不起地段的房子吐口水.沒有建設性
自刪~~~~
15151515151515~~~
我發現不知道是01的引言功能太差,或是大家看文章都是喵一下就算,感覺很多人一下子又失去焦點,我想表達的部份很簡單,我也覺得台北市很貴,所以我也買不起台北市的新屋,能有機會去買北市新屋的人不會是年輕人或所謂的窮苦人家,再那邊喊又要減少貸款成數又要升息又要取消寬限期,感覺只是方便這些滿手現金的人去買便宜的好房子,卻老是以年輕人買不起房子來掩飾,其實還不是為自己的利益。我觀察一下,果然有些人就說,買房子本來就要準備好夠多的自備款啊,沒有那麼多自備款就不該買。試問這樣的說法跟那些投資客說買不起就是你不努力,有何不同???

小司 wrote:
若那天竹科沒工作或公司要求你調來台北

你看你說的16,7W的房價

看看連我說的新北市尾你買的到買不到

到時我在來笑你不努力
...(恕刪)


對照前面有人說的 台積電操作員 "沒有前景的心態
我想竹科這永遠有工作做不完

因為太多人覺得自已夠努力,所以住新竹這"沒有未來"了嘛
一心想住大台北地區,還覺得這樣的心態下 "房價該跌" ,我不知道各位網友有沒有看出矛盾的地方 ?
為什麼是新北市三年內炒三倍,而其它地方沒有? 難道其它地方都不能住人,沒有工作?
現在訴求的,不是出社會"幾年"的年輕人能不能在"
台北"
"新成屋".

而是"薪水房價比"

當這個比例拉高後,表示要達到買房的基本薪水拉高了.表示房價漲了,但是薪水本身並沒有成長.

除非是國際性大都市,房子有商業需求,不然大多數的房子是被當地人自住買走了.

如果"薪水房價比"不合理提高,表示房子是被房蟲買走了.

而房子是必需品,當被用"金融"手段炒作到一定程度時,就要用外力加以干預.

這和生活必需品不能被炒作是一樣的道理.

如果薪水房價比合理,年輕人要在幾年買房是看自己的本事.但如果不合理,甚或不斷飆高,那表示買房的目標是不可預期的,這才是問題所在.
在Mobile01裡經常有一群人認為房價應該要跌2成、4成甚至5成才是合理,而且不該有寬限期、貸款額度應該只有六成甚至更低,利率則一副應該要漲到3、4%並且認為這樣才是維護所謂的居住正義、年輕人才買的起。

其實事實是否如此呢?以台北市來說新成屋都非常貴,即便給他跌4成,我還是買不起,如果不管寬限期,再加上只能貸六成的話,台北市依然不是我這種受薪階級能買的房子,這種情形可以買的人,手上的資金能算是窮苦階級嗎?

房價降低,至少有更多人買的起,背負負債減少


這樣算是實現所謂的公平正義嗎?甚至我還看到有些在房事版高喊要正義的人,在投資版喊的是"當大家恐懼時,我應該貪婪"......這些人大聲疾呼的所謂改革難道是為了正義??還是為了自身的利益?

自私一點是為了讓一般人可以在工作地附近合理的買到房子
有遠見一點是不想未來拿著大家的納稅錢來替房市擦屁股


一邊說薪水不漲..生活困難,一邊卻可能可以每年出國旅遊,可以股票市場殺進殺出....再者以台北市應該跌2成或4成,那其他縣市該跌多少??

台北市跌2成或4成,關其他縣市什麼事?沒有因果關係

很多人第一間房子大概都貸8成吧....試問一下非台北市的朋友們,你認為讓你的房子跌個3、4成,就應該是很合理的嗎??如果說犧牲我們這些這幾年來買房子的人的自備款換得這些手上有足夠資金,可以用貸六成的方式高高興興買得便宜房子的人是否很開心呢??

若先仔細評估自己的所得能力,那麼跌3,4成也沒差(自住沒差XD),頂多哀怨一下自己擇點的能力真是太差
若只是隨著房價上漲不斷擴大自己的信用,沒有評估自己的所得成長是否跟的上,那麼現在自己軋不過來也是剛好而已,沒人說投資房市只能賺不能賠,這種資金控管方式,投資什麼總有一天都會被反向大咬一口


這些人在股市賺錢有繳所得稅嗎?買房子不管賺賠都要課稅我沒意見,那買賣股票有賺錢要課所得稅總是天經地義吧???千萬不要說一套做一套啊.......

兩個課稅都是天經地義,而且房子奢侈稅自有課兩年而已,直正自住,考慮裝潢、搬家...等的成本會想要每兩年換屋嗎?
其實交易規則對房市已經比股市友善多了
同樣是融資,股票頂多6成,房貸幾乎都是7~8成,股票融資額度一定金額以上還要提出財力證明
股票擔保品價值下降,還會被要求補足保證金,房貸不管你房子跌到那裡去,你只要正常還本付息
誰也拿你沒辦法,可以讓你一直凹下去
不過再想想股市敢融資500萬投入的人應該是少數吧,房市則是比比皆是,實在令人擔憂大家怎麼這麼勇敢


即便房子跌價2成,但是限制你只能貸款六成、利率4%,你還天真的認為年輕人買的起?還是這些手上有足夠資金的人才買的起呢?這樣你確定是所謂的公平正義嗎?


總成本降低,是讓一般所得的人買的起,自住買房子等同是用你未來20年的所得能力去支應房子,不要只把眼光放在自備款多少,你房子的成本是房價不是自備款
以近三年而言新北市許多地方幾乎漲了一倍,
等於一棟房子三年前評估自己所得後預期自己買的起的人
三年後如果他認為自己還買的起,且不排擠到其他消費,
代表他預期他未來20年的所得相較於3年前也要成長一倍
事實上呢所得的成長速度有可能跟上嗎?



jishuen wrote:
買不起台北,就不要想買台北,改買其他地方吧,


不管制,在繼續炒下去.

有一天,你這句話會變成.

買不起台灣,就不要想買台灣,改買其它地方吧(菲律賓,南亞也許是可以考慮的地方)
u5321007 wrote:
一心想住大台北地區,還覺得這樣的心態下 "房價該跌" ,我不知道各位網友有沒有看出矛盾的地方 ?
為什麼是新北市三年內炒三倍,而其它地方沒有? 難道其它地方都不能住人,沒有工作?...(恕刪)

對啊?為什麼?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