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

德國電費 與 處境 [附全球核電廠分布圖]

soulpower1217 wrote:
當然沒有這種規定,但這是一個公民該有的素質和做人的水準問題,台灣現在之所以變成一個被韓國和新加坡遠遠拋在後面的國家,就是因為我們的國民永遠都覺得出一張嘴抱怨是理所當然也是權力,我們台灣人可以非常輕鬆的講出100個我們不想要的東西,但是我們要甚麼?很抱歉,永遠講不出來。
可能一邊高喊反核然後一邊大開冷氣狂買車。毫無公民的自覺


反對你不想要的,跟公民該有的素質和做人的水準問題有甚麼關係?
要甚麼?不是講得很清楚嗎?反核不是嗎?

如果一個國家大多數人都反核,那廢除核電廠的後果本來就是大家要承擔的。
只是我目前看到的有關支持核電的言論都是用經濟效應來考量,廢核的言論都是用安全性來考量。政府是不是有義務把核電廠的經濟效益和安全性跟大家說清楚?至少是怎樣的Z>B?到目前都只告訴你核四一定要建,為什麼?也不講清楚,當然很多人會怕啊。錢重要還是命重要?當然很多人會選擇保住命要緊。

如果你今天很餓,我煮一碗麵給你吃,不告訴你多少錢,也不保證這碗麵安不安全,但最少吃了現在不會餓,你吃不吃? 吃完後下個月我跟你收10000元啊,你麵都吃了,給不給?你吃這碗麵後上吐下瀉,大病一場,你認為現在正在煮麵的人會理你嗎?

另外,台灣現在之所以變成一個被韓國和新加坡遠遠拋在後面的國家,我認為最大的原因不在於我們的國民,而是我們的政府。韓國和新加坡的國民都不會打嘴砲嗎?現在政府做得不好,當然要抱怨啊。一般民眾不像各位版大這麼專業,懂這麼多替代方案啦。如果我跟市場賣菜的歐巴桑說:「你如果反核,請提出替代方案,不要為了反對而反對」,只怕會被罵神經病....

還有,反核和反電是兩回事。如果你一邊反電,然後一邊大開冷氣狂買車,這才是毫無公民的自覺。難道只要反核就只能吹電風扇、坐公車嗎?
我比較想笑的是官員說的一句話,建它不商轉。

既然建了不商轉,那建它做啥??????
既然建了不商轉,那建它做啥??????
既然建了不商轉,那建它做啥??????


這些政客為何一定要建???不是不商轉嗎?
他們自己都說不商轉,為何一定要建????

一堆人把責任都推給政府,
但是有怎樣的國民,就有怎樣的政府。

大家不覺得怎麼換來換去都換不到合意的政府?
原因就是在國民自己。

大家對關說無所謂,對貪污容忍,對違法的事情無視,對粗魯的言語無視。。。
當然不會有好的政府。
看看現在那些衝撞的暴民
嘴裡嚷的是什麼
不是9%總統就是馬狗馬狗的喊
一下X狗一下狗O一下大陸O一下426

這種群體所推舉出來的總統能看嗎?
用膝蓋想都知道

我可不想在電視上看到代表台灣的總統嘴裡講出這種不三不四的髒話還自以為幽默


Biggest King wrote:
2014-04-23 02:24 by Biggest King
一堆人把責任都推給政府,
但是有怎樣的國民,就有怎樣的政府。

大家不覺得怎麼換來換去都換不到合意的政府?
原因就是在國民自己。

大家對關說無所謂,對貪污容忍,對違法的事情無視,對粗魯的言語無視。。。
當然不會有好的政府。
老闆娘對於廢核之後的方案, 早就講過了

擴建台中火力發電廠, 擴建高雄興達火力發電廠, 擴建大林火力發電廠
把工廠趕到國外去
擴大對民營電廠的購電規模(麥寮火力發電廠應該是主要供應商)


是的, 沒錯, 這些方法是可以補足電力缺口


但是, 為什麼高雄人的人命比較不值錢?
為什麼台中人的人命比較不值錢?
為什麼雲林人的人命比較不值錢?

只因為這些人不會跑票嗎?

火力發電廠的廢氣會致癌, 高雄台中人以後得癌症化療頭髮掉光光, 犧牲健康南電北送讓天龍人冷氣吹爽爽, 這樣公平嗎?
Biggest King wrote:
一堆人把責任都推給政...(恕刪)

台灣的選舉文化吧
綁椿,買票..雖老套但行的通,政客,有心人士透過媒體或電台等等用二分法的意識形態操作~就是您所說的台灣國民素質
有解嗎? 個人覺的很難

MIDAP wrote:
看看現在那些衝撞的暴...(恕刪)


一碼歸一碼..
電視上我看到你所謂的暴民稱呼馬都是用馬總統或直接說本名
會那樣叫常見應該都是網民吧..當然很多抗議民眾會情緒化的罵也是能理解
網路文化因為看不到對方很多人往往直接用貶低對方的言詞辱罵..雖不妥當但無法可管

不管那一國總統作不好被網友辱罵都是正常的事,並非只有台灣有..而且酸民文化不分顏色國別
,你看看幾個歌手不順大陸人的意,對岸直接台巴子叫的人不是一樣很多..況且你稱人家暴民不就跟人家說的稱別人水母 426同一個水平了..指責人家同時是不是也要顧好自己言行?

拉回正題~
核四問題要解決.短時間應該難度很高
以台灣技術力要作風力替代..要像荷蘭那樣難度頗高,但並非不可能
但是跟下方比起來依然是最有可能性
地熱..是很豐富..但腐蝕性氣體對裝置的侵蝕性高,熱源不穩定的問題在技術上有待突破
太陽能..這個其實在台灣作起來個人認為只能部份..無法普及,加上海島型氣候..天氣不穩氣的因素..最多只能跟其他補助發電併行加減作
水力..台灣河川短促..沒這個天然環境
其他潮汐或海浪發電等..也是可以參考



skycage wrote:
者是政府大聲疾呼“我們準備好應對措施,必要時「毀掉」核電廠
誰會相信?
以現在的政府形象,過往的施政能力
再多的保證都已經如放羊的孩子般,叫人無法相信

再來台灣這麼小,萬一發生災難是能逃到那裡
我們不是美國、不是德國,甚至不是日本
地就這麼一點大,萬一爆了那裡都去不了

生病了,去醫院看醫生,你會希望醫生給你建議
是吃藥、還是打針,是保守治療、還是要開刀
選擇的治療方式,它所對應的優缺點是什麼
這些都是你想要聽到的吧!蒐集資料後再做最後的綜合判斷!

人民有權要求政府給我們一個安全的生存環境
所以配套措施是政府該提出的,政府不要嘴炮
安全如果要花多一點錢,那大家也能花得心甘情願
問題在於,當人民有疑慮,你又再一次的不能解釋清楚,提供方案
不讓人們自己判斷做決定,硬要人家吞下
這不是獨裁,什麼才是獨裁!


有呀

也許回答的很"唐突"。但換個角度想,當初日本311會演變到如此的況狀;不能不說為了保住福島核電廠的原則下,才導致之後一連串的事情。


以上給您參考


P.S.基本上我是反核,是反核1234
平安、健康最重要
樓主很用心把這樣的文貼出
是為了想大家去思考和討論
台灣廢核的影響層面
當台灣真的明天可以廢核,
電費成本增加了,你的薪水會增加嗎
台灣的企業成本增加了,產業外移增加了
外資減少了,你的薪水會增加嗎?

但每當看這樣的文
總是一堆拿薪資,拿所得拿物價來做比較
無法認清台灣的現況
比較這麼多 大家的薪水可以改善嗎

回歸主題 電 如何解決才是重點

kimi590 wrote:
我比較想笑的是官員說的一句話,建它不商轉。

既然建了不商轉,那建它做啥??????
既然建了不商轉,那建它做啥??????
既然建了不商轉,那建它做啥??????


這些政客為何一定要建???不是不商轉嗎?
他們自己都說不商轉,為何一定要建????(恕刪)


我覺得 建了不商轉很好啊
拿來當備用的選項

也把核一二三 都停機 封存起來

然後全國跑廢核後的電價
跑個一年 再來看要不要 顧理想

如果有花不完的錢 誰管電一度多少錢

另外大家說 核電佔20%的供電
到底是指 甚麼
是指
全國用電只要是在20%最大量以下 就不需要開其他發電設備
還是指 你我用的電中 平均每100度電中 會有20度是用核電
這應該差很大吧

如果是前者 那是很大的比例阿




bearsheep wrote:
因為德國這邊的作法似乎就是把太陽能板直接接到市電迴路中,
然後有太陽能的時候,就用太陽能板供電,沒太陽能的時候啟動火力或水力支援。
當然,我也很不能理解為什麼台灣的風力發電機都是蓋0.6Mkw這種小型的,畢竟德國丹麥都在蓋1M-6Mkw這種。
如果樓主熟悉的話,是否也可就這方面說明一下。


那篇已經整個歪掉了,您的回文在幾樓也找不到,所以直接回。

我不是風機專家,據我的了解,大型風機算是晚近幾年才開始普遍;2000 年前後生產的風機大部分都是小型的。所以台灣沒有推廣大型風機,或許只是很單純的「計畫趕不上變化」問題?

不過大型風機本身需要「行道樹整顆在搖動」的風速才能啟動,而風機標示的最大發電量則是以「屋頂會被掀走」的暴風程度為標準。在一般建築密集的都會區,除非颳颱風,否則不大可能產生足夠且持續的風力。

太陽能板發出來的電是直流,本身不可能直接匯入交流的市電系統,無論如何都要先經過逆變器轉換。所謂「不同的作法」其實只是看太陽能板的「串連數量」以及「發電總功率」,然後再決定要併入 110/220V 低壓系統或 22KV 中壓系統。我手邊沒有詳細的數據,但是以一般住宅屋頂這樣的規模,併入 22KV 中壓系統完全沒有意義;因為住宅太陽能設備不夠密集,發電所得完全不夠填補設備與電網建置成本。

一般住宅將太陽能併入市電的機構比較簡單,想像成一個大型 UPS 就是了。但和一般 UPS 不同的是,「市電並聯器」必須保持偵測市電,在市電切離時,必須同步切離太陽能電源(包括儲存電力),以免電力反饋進入市電,或是產生電力孤島現象。前者很容易理解:請想像你用一個 UPS 供應你家整棟公寓所有人的用電會發生什麼事。後者則是為了避免維修人員、復歸斷路器等設備,在斷電復電運作時產生危險。

在一個電網中,必須能即時監控用電負載程度與發電量,好讓電網管理者能夠判斷何時該切換迴路,必要時還可切離用戶端的負載(也就是局部限電),以免發生過載導致更大規模的斷電。

在傳統電力網路中,負載監控只到二次變電所(161KV 高壓到 22KV 中壓),一般的 220V 配電變電箱(電線杆、路邊或大樓地下室的變電箱)不會監控。但是如果一個區域的電力來源不是只有 161KV 高壓饋線,而是有很多的 22KV 再生能源電源,那就必須將負載監控細分到每個再生能源的接入點、以及與市電共用區域的配電變電箱。這就是微電網的基本概念。

當然後面還有更細的需量反應、企業容量規劃、負載預測、甚至電動車、離峰儲熱等議題,不過那牽涉太廣了。

當然,微電網最大的問題,就是要花錢。很多錢。很多、很多、很多、很多錢。

而且對於民眾來說,實質上並沒有好處。

試想,如果台電跑到你家,說要換數位電錶,換上電錶以後「節電器」等設備都會失效,你要交的電費不降反升,然後問你要不要簽約,同意在酷熱、雲層厚、缺水、然後又無風的時候,就要斷你家的電,以換取電費折扣。

你還會很高興自己「為地球的未來出一份力」嗎?
  • 8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