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

你不能不知道的真相 - 論太陽能的可行性


統一木瓜牛奶 wrote:
話說 新興能源每度電...(恕刪)


請問您成本是如何算的?
我建議您在看成本的時候想一下附帶成本
這種東西是環環相扣

單看字面上的數字只能代表電力公司自己的成本
整個國家的成本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附帶成本 你應該去問問P大吧 既然太陽能都那麼成熟了 每度發電成本多少也大概知道 國家成本只能問良心 誰能保證100%會利用到呢 錢砸下去又能獲得多少收益 又能取代多少 要關閉的設施 如何處理
問題浮現後 政府 廠商 人民又會如何看待

台電指出,核能除了是安全成熟的科技,其成本亦相當低廉,以八十七年度台電系統各類發電成本中
水力每度發電成本為○‧8287元,
燃煤為○‧9618元
燃油為1.5025元
燃氣為2.1667元
核能發電為○‧8397元
可見核能發電成本低廉 這是網路爬到的 也是很早之前的資料
曾經也看過報導指出 廢核後 每度電會5塊多

當用到太陽能時 會幾元? 就勞煩你們這幾位大師了!


-HY- wrote:
既然專業領域的教授提出了可行的辦法
我不是相關專業, 我可以提出問題要怎麼做
而不是說, 這不可能
這兩個回答在本質上完全不同
而提出了問題說怎麼做或是困難度, 因為不是專業, 也不能就下結論做不了
這樣也是對自己言論負責, 不是說我有沒有做過研究的問題
...(恕刪)


以上我就當做您在玩文字遊戲,看完對反核也沒啥建樹及建言

國科會在2008年所推動能源型國家科技計畫報告書中,更估計台灣地熱的發電量可達7,100佰萬瓦,相當於2.7座核四廠(發電量為2,600佰萬瓦)的發電量

既然要反核,我務實的幫您想想看如何發展地熱
首先我提出一個公式如下
有溫泉的地方大致上有機會發展地熱

就北部而言就有北投溫泉區,烏來溫泉區,礁溪溫泉區....等
也就是說發展地熱的話可能會破壞這些溫泉區的商機及生態
如果當局能有魄力,補助款撥下來,在北部附近的溫泉區域大興土木建立地熱發電廠(不知道會不會被環保人士抗議)
我想北部核能發電廠能關掉一個是有機會的,不無少補

如果北部地熱可以取代一個核能電廠,那接下來就是如何取代另一個核能電廠

呼應一下本篇主題,利用南部的好天氣來開發太陽能,利用離島的風來開發風力
再增設一些高壓電塔及海底電力線利用南電北送的概念,來解決北部的用電問題

當然依KS兄較務實的漸進做法,就是先建立火力發電來應急,但是碳排放量相對提升(環保人士又抗議了)
與其這樣不如就讓核電廠先繼續運作(當然大家要共同承擔風險)
待所有綠色能源慢慢到位了,就可以把核電廠慢慢關閉

樓上的木瓜兄也提到了電費問題
所以當這些綠色能源取代了核能電廠後,電費應該是現在的好幾倍吧
到時候變成因為電費變貴了,而一些節約用電的觀念就會慢慢的落實
但是哪個有魄力的當事者敢隨便漲電費呢?
引用wcy2118
會員編號: 815691 文章日期: 2011-03-31 13:51 文章編號: 26889760

ntouoaa wrote:
看了很多大大支持核能...(恕刪)


這位大大講得太好了,但除了太陽能發電成本的那一點您的認知現在其實已經有不小的進展了。

這個建在美國加州的太陽能電廠的發電成本是每度電8.5美分,換成台幣是2.5元每度電,這價錢是未經補助的歐。這電廠裝置容量1MW,一年可以發電2421900 kWh (度)
(Victor Valley College (VVC) invests $4.66 Million in a Solar Generating Facility.
The 1 MegaWatt (MW) Concentrator Photovoltaic (CPV) system has an installed cost of $4.66 per AC Watt and will deliver electricity at 8.5 cents per kiloWatt-hour before incentives.)

The Victor Valley College solar plant will consist of 122 SF-1100S-CPV-28 8.4 kW (kiloWatt) SolFocus CPV Systems covering six (6) acres on the northeast corner of the main campus. The CPV plant will have a system capacity of 1024 kWp (kiloWatt-peak) DC (Direct Current) or 999.3 kWp AC (Alternating Current) accounting for DC to AC inverter conversion losses.

Source: http://guntherportfolio.com/2010/04/vvc-installing-solfocus-cpv-solar-plant/

有不少人提到台灣沒地方蓋太陽能電廠,小弟算了一下,就先不拿房子屋頂來用,台糖的土地54000公頃,依剛那個在加州的電廠裝置容量1MW占地6英畝年發電量2421900kWh,換算了一下,台糖全部的土地用來蓋太陽能電廠可以有大約22GW的裝置容量,就算是只用一半就好也有十來個GW。就算只裝10GW好了,一年總發電量可以達到約242億度電,台電99年總發購電量是2073億度,台糖一半的地建太陽能電廠可以產出台電全年11%總發購電量。

台灣至少要27萬公頃 才能完全替代 還要考慮到季節性不同 發電量的差異 和補救措施
面積約為2700平方公里 而台灣面積三萬六千平方公里
扣除山脈 等不適宜興建地形 又剩多少 目前只是舉例 100%太陽能取代台電 就先不考慮產能
先假設100%輸出 就得到這樣的結果
但是實際上還是要*2倍面積 才夠用吧那就要5400平方公里 都佔台灣的1/6了
而這1/6的土地去哪找

也麻煩一下大大 幫忙算一下 2700平方公里要花多少錢 就只看設備 不看土地 就要花多少錢了 我真的很想知道
IPCC的那份報告已經指出:

排碳較低的有:核能=再生能源,<天然氣<火力。

單位發電成本最低廉是:核能<<火力<天然氣,再生能源。

近幾年來,成長最大的再生能源應用是:風力。
另一面,很多太陽能熱水器的裝備,比起一般並連型太陽能發電還要普及。

台灣目前發電技術使用比較多的有:火力,核能,天然氣。

立即接替核能,台電最快方案是「火力優先」。

地熱技術成長,ipcc指出,目前預估10年後的全世界地熱發電量不及風力的一年或是太陽能兩年的成長量。

太陽能並連,2009年世界增加了7.6GW
風力發電,2009年世界增加了31GW
地熱發電,2009年世界增加了0.4GW。
(不是只有台灣有地熱,全世界都有,但是不好取得能源,這不是地質學者可以片面決定總發電量,而是技術評估困難。全世界都面臨的問題,不會是台灣技術不夠。而是全世界都技術不足去採集地熱發電。)
水力發電,2009年世界增加36GW。(但是台灣水文已經不足以發展)

這些是全世界總和計算,不是單一電廠的發電能力。
所以, ipcc希望將太陽能列入主要發電能源。就是認為2030年後,太陽能商轉技術會有突破。
2050年,IPCC希望主要能源發電量佔了全球總再生能源的27~77%可能產量 。
(27~77%是涵蓋太陽能熱水器與生質燃料,以及並聯太陽能發電,媒體不要炒作成27~77%都是太陽能。)

核能是低排碳,所以目前IPCC只考量碳的排放標準。
日本原來定的50%核能發電藍圖,因為地震而重新歸零(RESET),回到原點去看怎樣修正。
短時間,日本跟德國都是先用火力與天然氣貼補能源不足。
但是,台灣的火力總和無法取代停工的核能,就因為用電需求。

火力發電對經濟沒有影響,只有幫助。
但是對環境衝擊,比核能大。

天然氣,其實我最不建議。
因為石化燃燒後的,碳雖然低。
但是,有毒物質比火力大很多。

若先建構火力儲備電力,等待地震再來停用核能。這檔子,我可不敢想。
我只能想,先建構火力,等待風力機組架好,逐漸地關閉核能電廠。
這對大家都好。

太陽能要等10年或是30年後,才能有可能效率到達30~50%光電轉換效率。
要高效率太陽能,日本需求也是那樣。
太陽能效率要高,對於台灣地小,窮國的弱勢,比較沒有衝擊。
所以期待太陽能的人,先緩一下。全世界都在等這個技術帶來的爆發商機。
那些技術是有機會達到,只是需要時間等待。
p大應該同意我寫這段吧。



只是能源政策選擇,政客是為了自己的選票而不敢說政策的確定未來如何運轉。
你們可以看總統辯論的閃躲議題程度的多寡,來看他們的決心。
眼神可不會說謊,嘴巴卻可以。

這次總統大選,能源是一個提問議題。

但是我已經開始失望,
因為總統辯論,只是討好群眾。現在的總統,才是現在必須提出藍圖的主角。
選玩後,大家又拖到下次改選才放入議題討論。
這就是政客嘴臉。

用電的價格太低,這檔子我可無解。
因為台灣商人串連,都比你我的選票還要具有威脅性。

就台灣經濟貢獻與發展,
台灣的商人=主要人力需求。
台灣的百姓=次要人力需求。

這也沒辦法去逆轉了。

全世界都用核能當做排碳的唯一解法時,來個大地震,再生能源又放入議題。
要排碳減少,還是台北安全?

我想,政客就是要選票,嘴吧的講法,絕對沒有我們在這裡討論的清楚。
當有人認為他做的到,當了總統就可以解決。
我只能說:
你想太多,你無法逆轉了,講的比較快,選上又是牽拖的多。
還有,政客少在那裡散佈亡國論。
這裡不歡迎只有討論滅亡,而不討論不滅亡的應付之道。

要散佈滅亡論,我建議立刻停止核能。
短時間,請國民安心與限電體諒不便。
其他就是能源危機處理的能力。

方法,不多了。
不是歐美作法可以救台灣,台灣必須有自己的解法。
每個地域都不一樣,解法與用法都不是一樣。
套一句話:國情不一樣,不要拿xx比雞腿。 而且少做夢吧。

如果衛道人士說,環境污染不能蓋火力或是天然氣。
給你一個選擇,環保又便宜的核能如何。

我偏偏不是衛道人士,台灣只能寄望風力與未來幾十年後的太陽能當主力。
這幾十年的等待,把核能關閉下的選項。就不應該是:環保優先,安全第二。

這篇,應該很多人不認同。但是我從一開始,就已經這樣寫。
沒有所謂的「搖擺人&牆頭草」性格,向來就是直來直往。

時間可以證實我的想法。

此外,我看到HY回答我問的。
我可以含笑入土了。

各位,保重,身體要健康喔。

以後,不要再逼我熬夜,盯著iphone了。

繼續忙公司的業務。掰掰

統一木瓜牛奶 wrote:
附帶成本 你應該去...(恕刪)


您會錯意了
這裡所謂的附加成本為污染所帶來的影響
核電沒出事情的時候當然便宜, 出問題就不得了
在福島事件之前我認為會是笑話, 現在就不是這麼有趣了

那再生能源帳面上看起來比較貴, 但是他還是有他的附加價值
他相對的低污染會讓台灣其他產業發展更有機會
最大的受益者就會是農業, 間接的為觀光業
這樣新產業所帶來新產值是很可觀的
個人很希望台灣轉型為一個多方面發展國家
畢竟工業在對岸的強力競爭之下, 轉形是必要的議題
扯遠了, 但是一環扣一環就是這個意思

2bod wrote:
以上我就當做您在玩文...(恕刪)


這..文字遊戲? 請您解釋一下吧?不懂
所謂務實與不務實, 在於取捨的問題
為什麼這樣講, 請容我解釋
J大的方案的確能立即解除核災危機, 不過立即廢核帶來的產業衝擊也是可觀
另外多興建火力發電廠對於環境的衝擊間接影響到以上提到的台灣的產業轉型與發展

所以為什麼小弟比較支持另外個方案也就是這些原因
誰比較好? 誰比較務實? 見仁見智, 我說是取捨的問題

另外您所提出的風力方案也是個好主意, 感謝分享

統一木瓜牛奶 wrote:
引用wcy2118會...(恕刪)


所以房子屋頂應該還是太陽能比較好的答案

JerryKS wrote:
IPCC的那份報告已...(恕刪)


多謝討論, 也算是有趣的經驗吧
如有冒犯還請海涵, 當說說笑吧
-HY- wrote:
如果您有更好的對比方...(恕刪)


真不會臉紅
是你自己說要拿出"數字的邏輯"
還意有所指小弟不會數學
結果自己PO出來的資料無法自圓其說時
卻要小弟自己算!!
有這種事~第一次遇到

"時間問題罷了...."
喔~~緊張時刻到了
台灣核爆的時間表
即將在HY老師口中說出
請老師開示
讓01網友能做好心理準備
順便請老師指示撤退路線
撤退到一個只以新興能源發電的無核國家
至於大海嘯
是多大啊與核爆毀台灣有得比嗎
王老師也說有大海嘯
小弟要相信那位老師呢

關於2003我國天然環境限制風力發電發展國政分析報告(研)
小弟的回應不就被你引申出來嗎
要分支什麼?又要換算什麼? 不知所云
40年間投入如此龐大金錢
投入與產出之間比率相差懸殊
就算小學生也知道選擇核能才是正確
全世界更視核能為重要能源之一
可是數百億美元研發經費在你口中
講得像是兒戲一樣簡單
220億美元 不是220元台幣耶
政府年度預算才多少錢 220億拿去投資再生能源
有沒有搞錯啊
220億美元用計算機換算成台幣直接破表耶
我知道你不會算 不勉強
但是政府
要砍掉多少福利政策
要停止多少公共建設
要裁掉多少軍事單位
要損失多少教育資源
才有這些錢搞你的新興能源
試問一下
你一年又繳多少稅金
有什麼資格要求國家
傾國之力玩各式各樣的新興能源
你家有錢可以大吃大喝
別人沒錢卻要繳稅搞新興能源
最後卻可能產生高貴的電價
辛苦賺錢買房買車已經夠了
還要花較多的金錢在能源使用上
確定這樣做值得嗎

統一木瓜牛奶大
提出實際看法
單純就以土地考量
台灣地狹人稠
沒有適合的地方可以蓋太陽廠
硬是要推動太陽能
依照台灣風俗民情
這種事情必須與鄉代"協商"
過程中難免會使"成本"提高
而且台灣海島型國家
發展太陽能有一定困難度

JerryKS wrote:
IPCC的那份報告已...(恕刪)

太陽能要等10年或是30年後,才能有可能效率到達30~50%光電轉換效率。
要高效率太陽能,日本需求也是那樣。
太陽能效率要高,對於台灣地小,窮國的弱勢,比較沒有衝擊。
所以期待太陽能的人,先緩一下。全世界都在等這個技術帶來的爆發商機。
那些技術是有機會達到,只是需要時間等待。
p大應該同意我寫這段吧。


J大:
感謝您。
我絕對同意您所提的論點。選擇節能或產能依據每個人的狀況、認知即是最好。

例如:日本大地震前三週,我訂了油電混合車,油電混合車也有很多人見仁見智,有的人認為他是過渡車種,討論區也是觀看大戰數百回合,但是,研究了半年,發現這個過渡,可能還要渡個十來年,所以,就訂了!多了車價,汽油成本回不來!但是二氧化碳減量很可觀,我認為值得!
車輛是我必備的工作裝備,沒有辦法騎腳踏車,也不方便騎摩托車!所以,盡點力能夠少排碳就少排些!


今日參拜日本一神社,見寺內一漢文帖: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
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統一木瓜牛奶 wrote:
附帶成本 你應該去問問P大吧 既然太陽能都那麼成熟了 每度發電成本多少也大概知道...(恕刪)


這是個好問題,這兩天全球的太陽能價格瞬跌!
趕緊打電話關心朋友的公司,人連在電話中的聲音都是綠的!我想臉一定綠翻了!

其實以國內的電價,太陽能要回本,看來很難!國內的電價帳面上兩塊多,選舉考量。(台電虧損攤提納稅人,每度電多少錢?其實這我是百般不願意,就如J大所言,關於稅務補貼的問題,這就是一個全民買單的稅務補貼!-----我可不可以拒繳?)

但是,我在日本,看到的訊息是,若照這樣的跌價趨勢,今年底太陽能將有可能和日本市電電價相同,日本的電價二十幾塊日幣,裝設太陽能,不用賣給政府都可划算了!若是這樣的數據換算起來,日本電價將近台幣九元,去年底太陽能裝設成本在日本接近每度電十一元台幣,今年打個八折或七折!快接近了!

目前看來,日本可以裝設,歐洲也很多國家可以裝設!但精打細算的人,台灣看來還不行!裝了賺不到多少電費,又要共同負擔台電虧損!還是讓一些傻子來裝就好了!

風力是我很喜歡的能源,去年我家也裝設了一個小小的300W風機,(因為我家風場小,試裝看看,結果,半夜咻咻的叫!隔壁抗議了三次,趕快拆卸下來!)每支一兩億的我又裝不起,(也沒有風場)。所以,太陽能不吵人,還好!

最近買了台電動摩托車,充滿可跑45公里,充電一度多!(在台灣奇蹟式的約三元)!用的是自己的太陽能發電!雖然是家裡面的長輩當買菜車,不過,他也有成就感!----希望不要很快故障!

今天來到日本很具規模的鋰電池廠洽談來年的訂單,剛好看到他們研發給中型太陽能充電電池(約可存40-70度電),壽命約十年,明年還有壽命12~15年的樣品!害我心頭很癢,也一直要跟他定一套!哈!不賣!(原來有些技術是與別人合作開發的!)
不過,看來這是好消息!

人類加油!

popon11 wrote:
這是個好問題,這兩天...(恕刪)


太陽能電池能夠儲存能量達40~70度滿猛的但是如果 體積 與重量都有相當得困難吧?!

目前鋰鐵電池雖然在低電流下可回充2000次 但蓄電能力尚嫌不足

電力系統得交通工具 想完全取代石油只有以下兩件事都發生

一 原油超過200美元 (原油太貴沒有CP值)

二 蓄電能力現階段電池的6倍以上 同體積重量下

(性能夠強 電能轉動能90%起跳 1秒時速破百公里 且續航力夠, 汽油車將會無法競爭 , F1賽車會改成電能車競賽可能性大增)

目前18650電池 國際大廠有做到3100mA

如果成長到18000mA且回充超過2000次且耐高溫到150度
就非常實用!
  • 7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