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

房市投資 vs 股市投資 (虛擬長紀錄)

tany3472 wrote:
買股票、買房都講究基本面,
開發金有什麼基本面可言?


長期持有的股票, 才需要基本面.

股票有話題, 有夢想, 才會大漲.
tany3472 wrote:
買股票、買房都講究基本面,
開發金有什麼基本面可言?

沒有基本面絕對不會漲停。
要說比價效應,我是不認同。
新光,台新,彰銀,可沒什麼漲。
開發金都快超越台新了。
基本面在那邊,只是你沒看到而已。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沒有基本面絕對不會漲停。
要說比價效應,我是不認同。
新光,台新,彰銀,可沒什麼漲。
開發金都快超越台新了。
基本面在那邊,只是你沒看到而已。


如果你要這樣說,
110/02/01
買進開發金8.9元,今天漲停13.5元
漲幅51.6%

110/02/01
買進日月光92.5元,今日118元
漲幅27.5%

照你的說法,凡事比幅度,
開發金比日月光好?
還是開發金的基本面比日月光好?
你怎麼不賣日月光買開發金?


漲個幾天的垃圾,你自己都不認同,
叫別人捨棄房產去買開發金,
你怎麼不賣日月光去買開發金?
tany3472 wrote:
還是開發金的基本面比日月光好?
你怎麼不賣日月光買開發金?

漲個幾天的垃圾,你自己都不認同,
叫別人捨棄房產去買開發金,
你怎麼不賣日月光去買開發金?

你問的非常奇怪,題材爆發時間不同,日月光去年就開始漲了,漲了近一倍,開發金比較晚漲,漲的時間比較集中,每檔股票的爆點不同,這樣比很奇怪,一個是半導體,一個是投資銀行,本益比,市場評值也不同,根本沒什麼好比的。
其次,你怎麼知道我沒有買開發金呢?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你問的非常奇怪,題材爆發時間不同,日月光去年就開始漲了,漲了近一倍,開發金比較晚漲,漲的時間比較集中,每檔股票的爆點不同,這樣比很奇怪,一個是半導體,一個是投資銀行,本益比,市場評值也不同,根本沒什麼好比的。
其次,你怎麼知道我沒有買開發金呢?


對啦!
日月光的上漲段跟開發金不同,
跟台灣50也不同,是吧?

那開發金跟房地產的上漲段又要怎麼比?
比這個有意義嗎?

開發金2個月漲50%就要來比房地產好?怎麼不去比日月光才27%?那日月光是垃圾嗎?還是比台積電2個月2%,所以台積電是垃圾?

當然,我不會這樣比,因為開發金跟日月光比,根本就是垃圾,怎能因為短期的漲幅而抹煞了基本面好的日月光?

是嗎?
你是要說開發金是垃圾?
還是要說日月光是垃圾?
還是要說房地產是垃圾?

沒有意義的議題,為何要辯呢?
tany3472 wrote:
是嗎?
你是要說開發金是垃圾?
還是要說日月光是垃圾?
還是要說房地產是垃圾?

沒有意義的議題,為何要辯呢?

沒有人說以上哪一項資產是垃圾吧?
一樣做生意,一樣操作股票,有人升天,有人入地。要主要看做的人的手段。
今天這個大樓,驗證的也是樓主個人的眼光和想法而已。如果我要做實驗,我當然不會選一樣的標的。
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沒有人說以上哪一項資(恕刪)


你沒有看完整樓嗎?

樓主有偏頗立場的,
樓主一直要用股票比房地產好賺,
來做為內文引導大家判斷。


我在許多樓都不斷提到,
任何的投資都是有意義的,
無論股票、外匯、房地產、債券、藝術品、原物料、貴金屬.........

若要比漲幅?
沒意義,因為每個標的的風險係數都不同,每個標的的上漲週期也不同,為何硬要比呢?

我的投資原則就是
1.分散投資。
2.不斷加碼賺錢的投資,越賺錢的越要加碼,虧錢的要砍掉。
3.長期持有不斷買入、不賣出。
tany3472 wrote:
你沒有看完整樓嗎?

樓主有偏頗立場的,
樓主一直要用股票比房地產好賺,
來做為內文引導大家判斷。

真的要說,我也認為股票比房地產好。
畢竟歷史資料就在那裡,長期的報酬率一直是股票略勝一籌。
但是當然那也只是理論值,任何人在這兩個資產上的操作成果,
必然不可能完全和理論值相符。
股市現在有大盤指數基金,房市卻從來沒有一個能直接投資一個大範圍的工具。
有的話,也是透過房地產公司的股票組合形成的基金。


tany3472 wrote:
若要比漲幅?
沒意義,因為每個標的的風險係數都不同,每個標的的上漲週期也不同,為何硬要比呢?

實驗才剛開始,以這兩個標的物來看,都不是很特殊的資產,
我想長期的結果,對於一般市井小民,還是有點參考的價值。
只是現在才沒幾年,靜靜看下去就可以,不用太早下論斷。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真的要說,我也認為股票比房地產好。
畢竟歷史資料就在那裡,長期的報酬率一直是股票略勝一籌。
但是當然那也只是理論值,任何人在這兩個資產上的操作成果,
必然不可能完全和理論值相符。
股市現在有大盤指數基金,房市卻從來沒有一個能直接投資一個大範圍的工具。
有的話,也是透過房地產公司的股票組合形成的基金。


我不算不同意您的說法,畢竟我個人也是涉獵股市較多,個股,ETF,期權,我都有操作,所以大比例槓桿跟無槓桿也都會有操作。就直覺來說,我也認為股市好賺一點(或許是因為我較熟悉它),但我覺得房地產有它的市場特性,基本上我就尊重;就好像古董與藝術品市場,這是一個很特殊的市場,我更是不懂,就只得更尊重。

坦白說,房市熟手認為房市好賺,我想很專精股市的人聽了多少都刺耳,特別是覺得他們的算法很奇怪(反正習慣了就好)。

就像您提到,股市有客觀的指數,有明確的公式,也有分割到很細的交易單位,以及很大量的籌碼,而且有多樣化的商品形式與組合(一籃子),在複製成功投資這件事來說,不算太難。

對我來說,房市若要比喻成股市,我會說它的上市檔數遠比股市多,每一戶房屋都是一檔股票,而且發行量就是只有一股,且原則上不可分割(至少在房地產市場上,極少有人一開始就採取合購共有的形式),所以這個市場要弄個 ETF 基本上不太可能...... 就好比有人買走一股台積「房」,那對不起,就不會再有第二個人會買到台積「房」,因為只有一股。好吧,也許我們放寬一點看,同建案同棟的上下幾層樓可以當成同一檔股票,那發行量就等於有個幾股了,但相較整個市場規模來說,流通量/流動性仍是顯然不足,那就更難說能複製成功。
dancingra wrote:
他們的算法很奇怪(反正習慣了就好)。

的確,那個算法很多經不起檢驗。
房地產投資真的比較適合算數比較隨便的人。
光存到頭期款的那幾年, 都沒在算投報率,就有不少誤區了。

槓桿率是房地產對比股票最大的優勢,但其實卻也存在很大的誤區。
除了那些不怕死的,一般人槓桿率都是隨著年年還款而逐年下降的。
我算過,其實整個貸款期中,只有1.3倍而已,沒有什麼5倍這種東西。
過了貸款期,整個投報率就只比通膨好一點而已。

為什麼一個普通人,很難靠著呆呆的存錢,貸款,還錢,達到三宅一生?
就是因為實際槓桿後的報酬率,長期是下降的。
  • 6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