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名言錦句#1]自住沒差


這些"疑似"相關從業人員,總是以為每個人都會照著他的邏輯去買賣房子...不然就是看空..
不然對別人提出的問題總是生氣大聲嚷嚷...不然就是幫人帶帽子...
M25大大,我沒有說您是"疑似"相關從業人員喔!!
kanting wrote:
我說年收入,沒說分紅,90%其它行業早就沒紅也沒的分,連殿就好,2個人2年買35坪新竹才4百多萬,ok吧.
太幸福....(恕刪)


很抱歉,您剛好舉到一個我很熟的例子。
先說明,難道年收入全部都可以存下來買房子?可以不吃不喝還不用繳稅?
以聯電來說,一個資深工程師(7職等)一年薪水(算5.5萬~6萬)+分紅(近年約20~30萬)絕對不超過120萬,夫妻倆人就算一年250萬好了。
生活費要多少?稅要繳多少?保險費多少?這些扣一扣一年絕對存不到200萬。
買4百多萬房子!不夠可以請您幫忙出嗎
這句成語原來的意思應該是

"自己住沒差房價高或低,反正你買了又不會賣"

所以你沒賣都沒差

但萬一賣了就會有差喔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能買便宜的話,當然不要買貴囉!
幹嘛跟錢過意不去呢?
我也不認為「自住沒差」...
個人覺得,那些都是自我安慰的話...
自住沒差 <--- 應該指的是... 買了,生活也沒啥問題... 家庭也很和樂.... 自己住當然沒有差!!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自住沒差
1.以投資的角度來看
大家都知道要買低賣高, "自住沒差"卻是反其道而行.
就算按"假設"未來房價長線一定漲, 保證不會賠錢, 但是你的漲幅就是比人家差....
錢放銀行差個0.5%都斤斤計較了, 何況是投資幾百幾千萬的房子.
現實面來看, 如果價差個200萬, 50歲時人家想著怎麼提早退休, 你可能要想著怎麼多做個幾年....
話說大家3年都能"存"到200萬 !? 我一個月賺4萬多都存不到...

2.不從投資角度看
自己房子有歸屬感, 租的沒有歸屬感?
或許是吧!
不過在大家都知道房價要跌的時候, 忍耐一下,
晚點買屋換來幾百萬, 我相信也不算虧. 畢竟錢難賺.
如果多看多比較, 半年後一年後讓你找到喜歡的房子
而且價錢比房市高檔時還省個200萬,
你覺得值得嗎? 相信大家都有答案了...

個人認為房價高檔不必"自住沒差", 倒是可以多看屋多比較
看到喜歡的出個"合理"價
半年一年後買屋成家, 還省了200萬, 多好~~~
30kperm2 wrote:
很抱歉,您剛好舉到一...(恕刪)


我的天,我說年收入夫妻兩人兩年總合與台北做比較是幸福的, 這是一個比較.

這和你說的 "生活費要多少?稅要繳多少?保險費多少?",沒關係吧.

他們全花光買不起和我也沒關係.


這麼高的年收入買500萬元的房子,台北人只能稱羨吧.買屋太容易了吧.


hidra wrote:
自住沒差
還省了200萬, 多好~~~...(恕刪)


你省200萬 代表有人多賠或少賺200萬
所以要大力喊自住沒差
200 萬真的很多耶.... 大家用算的不就可以了解...

一個人存 2 萬 , 兩個人夫妻存 4 萬 ...

200萬 / 4 萬 = 50 個月 / 12 個月 ==> 要存 4 年 2 個月...

So. 有差有差....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andy2000a wrote:
我"也"有不同的想法

因為A比B多享受了三年的新房子 , 但是因為房價買在高檔 ,
老婆開始和他大吵 , 當初一堆人勸你別早買 後來不聽大家話 多花幾百萬買在高檔
現在回娘家或碰到朋友都被人笑 "冤大頭" ,
最後搞得和老婆分居 工作更是一踏糊塗

回過頭來看B吧! B為了尋找心目中的好房子 , 花了快兩年的時間 , 和家人一起假日出去旅遊 順便看看房屋
最後買到好的房屋 又便宜 , 省下幾百萬 剛好當小孩教育經費 , 全家都歡喜 ..最重要的是 沒當冤大頭

人生有很多的面向 買房子的賺或賠 只是其中的一環而已 ,

上面是假設 , 下面說的是 真實故事

我朋友 房屋買在上次 高檔 房貸是 6~7% ..後來 利率下降 2% 左右後 , 我們剛好買房屋
使用最低利率 , 結果他發生大家繳得都比他少
要轉貸 還得違約 , 銀行又不太願意
更遭 前幾年買的房屋 因房地產下滑 剛好跌下來
這是真實故事 . 但是 說真的 他們當初買房屋前 跟本不知道 未來會漲或跌 , 雖然都是自住
但是 聽得出來 他心中很嘔 , "如果" 晚幾年買 該多好

如果有人繳過 高利率房貸就知道


有不同想法 這正常不過 不用在那邊延伸同樣的劇本 沒什麼意義的~

只能說買房子整天考慮那些 用幾趴 差幾百萬 晚幾年買 .... 那還不如不要買房子 心還清一點

不買房子 自然沒什麼嘔或不嘔的問題 更不用整天按著計算機 從天亮按到天黑也於事無補

買了 就別再想上面那些數字 想那些數字 是投資客要做的功課 不是我們這些想買來自住的人的 好嗎?

除非你的朋友當時買了超過自己能力範圍的房子 那另當別論

最後 高利率房貸? 那是多久前的事了? 現在還有這種東東嗎?
EOS 40D + 17-55 F2.8 IS USM + TOKINA 12-24 F4 DX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