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50年年買北市大安區漲30倍,但30年前買台積電卻是200倍以上

maxkingella wrote:

6.房價平均(北市):404%(25->101萬)


所以你不就打臉樓主標題了?

只是個過程 wrote:
maxkingella wrote:
6.房價平均(北市):404%(25->101萬)
所以你不就打臉樓主標題了?


我列的是:
maxkingella wrote:
過去30年各主要資產和物價漲幅(1993~2023):

他的標題是:50年
做這些比較,只能列舉有長期歷史紀錄的:平均值
房價看內政部紀錄,股價看大盤,這樣比較才有基準和意義
我只是要提醒他:如果要舉極端值,股票和房地產都有,
股票如TSLA,2019~22年從12漲到400,3年漲33倍
如林口農地2000漲到50萬,也沒幾年漲了250倍
ruruing168 wrote:
20年前1500萬新北?
那是100坪的房屋喔

我應該寫得很清楚吧:
maxkingella 2024-03-12 10:34 41樓
他住新北市
20年前1500台北縣年代可以買2~3間


ruruing168 wrote:
我十年前用二萬元買一幅畫
如今已經價值100萬元

我十年前用三千元買一個茶碗
如今已經價值50萬元

除非自住,否則不要買房,比買房更好的投資比比皆是。


古董藝術品需要專業知識和機運
一般人根本是很難投資的
再者...正常人股票房地產都會買
成本夠低就會賺錢,何必畫地自限?
只是個過程 wrote:
所以你不就打臉樓主標...(恕刪)

並沒有。只能忽悠某些欠缺理性科學的烏合之眾。

2023年台北市平均房價58.9萬台幣。
台灣統計局資料。
你錯了

30年前買台積電你怎知道會不會很快就變成一堆廢紙?

千金難買早知道

不打仗的房地產算是最穩當的

有錢買在市中心肯定是會爆增值的

買周邊地區的那就要多評估


再說了

你當了三十年包租公能收多少你算過沒?
ruruing168 wrote:
2023年台北市平均房價58.9萬台幣。
台灣統計局資料。

同比的是預售屋,已有彙整資訊
預售屋市場-台北市

然後別人的觀點,不要只會斷章取義:
50樓 maxkingella wrote:
結論:
1.打贏通膨超級簡單,幾乎買任何資產都行
2.薪資打的贏通膨,但打不贏房價
3.股票打的贏房價,但這不計入槓桿與租金(大盤也沒還原權值)
最後...吃麥當勞別忘了買它的股票,保證可以抗通膨。

pc8801 wrote:
30年前買台積電你怎知道會不會很快就變成一堆廢紙?

千金難買早知道


這就是我上面講的,只舉極端值...如果...早知道...
早知道我2010年就壓身家狂買tesla,到2022年高點賣掉整整漲了400倍...根本不必等到30年。

房地產買在好的地點長期增值不必靠這種事後諸葛,
股票市場長期也只有大盤不用靠事後諸葛,其他都是如果~早知道~
股房都是資產,兩者都必須擁有
我從沒聽過哪個買很多股票致富的億萬富翁,是沒房的。
maxkingella wrote:
早知道我2010年就壓身家狂買tesla,到2022年高點賣掉整整漲了400倍...根本不必等到30年。
.
.
.
股房都是資產,兩者都必須擁有我從沒聽過哪個買很多股票致富的億萬富翁,是沒房的。


???

就你提到的tesla老闆 -- 馬桑,

他很多股票,但沒房啊。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68634/musk-doesnt-own-a-home
只是個過程 wrote:
???

就你提到的tesla老闆 -- 馬桑,

他很多股票,但沒房啊。



好吧..這我服了
他的鉅額財富來自創業,不是投資
不動產之於他如玩具,玩膩了就賣
一般人類學不來
maxkingella wrote:
好吧..這我服了他的...(恕刪)


我知道你在強調買房的重要.

我也告訴大家, 房子要買, 但不要被炒作的時候買.

事實上漲不上去的地方很多, 台北市, 竹北市, 北屯, 台南, .....一堆投客想脫手, 想拉高卻賣不掉.

急嗎? 多數房套是急的. 槓桿開太高, 要繳工程款就緊了, 萬一交屋後都賣不掉, 那鐵掛的.


我個人的房子都自住, 幾年後退休, 要嘛竹北兩間房輪流住, 要嘛到南部的透天住.

我太太倒是跟我說, 她想冬天南部住半年, 夏天花蓮住半年.

她在花蓮美崙有一間透天可以住, 目前空著.

地段很好, 走路可到翰品, 全聯, 花中, 門諾, ........

你花蓮人, 你知道的.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