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這個"因素,會不會使中南部房價反轉呢?

fools wrote:
20年前股票分紅,收入應該比現在高, 但是都是股票形態, 人數也比較少, 現在就業人數比較多,都是現金發放,可能因為跑出很可怕的購買力。
現在收入沒以前高,為何房地產還是那樣高? 我因為換工作四處跑, 去新竹都覺得有很大的變化,尤其是竹北和新竹市的精華區,除了沒捷運弱了點(我是覺得輕軌就好了,城市並不大,沒意義), 城市改變了,自然不可能維持以前的房價, 只是目前奔7 劍指8字頭的房價合理與否, 反正無法判斷,超過能力範圍也完全買不起, 更無需求。 個人能力有限, 自知無預判行情的能力, 就乖乖的當吃瓜群眾,默默觀察誰是專家, 誰則是”磚家”。

是否反轉?


其實...我主題是"中南部",新竹是在北部
(畢竟我和某些過了泰山收費站就是南部的認知太不一樣)
中南部這波很多人說是補漲
但漲幅其實也是太誇張了~漲的理由都推給台積電/半導體業擴廠
我有家人在建築相關產業,有做南部案子...那種漲法就像金融海嘯後的雙北,短短2年翻一倍
但真正理由大家心知肚明~就是QE~就是印鈔~就是錢變得太好借了...導致投機炒作
現在資金環境已明顯要開始緊縮...不會有影響才有鬼

然後中科範圍其實很大的,后里也是中科,彰化二林也是,延伸到雲林虎尾也算
我工作常常會南北跑,上面這些地方房價也都翻漲不少...但這些是根本不缺地的地方
房價被炒高後,長期看決定房價能否有支撐性的主要因素是就業和區域人口密度
竹科已發展了40年,人口密度自然不低
基本上台中以北人口密度或需還能支撐相對高的房價
台中以南就很難講的
區域人口密度,北部大部分地區仍>>中南部,
這些統計資料都很好取的,未來幾年仍難改變
maxkingella wrote:
其實...我主題是"中南部",新竹是在北部
(畢竟我和某些過了泰山收費站就是南部的認知太不一樣)
中南部這波很多人說是補漲
但漲幅其實也是太誇張了~漲的理由都推給台積電/半導體業擴廠
我有家人在建築相關產業,有做南部案子...那種漲法就像金融海嘯後的雙北,短短2年翻一倍
但真正理由大家心知肚明~就是QE~就是印鈔~就是錢變得太好借了...導致投機炒作
現在資金環境已明顯要開始緊縮...不會有影響才有鬼

然後中科範圍其實很大的,后里也是中科,彰化二林也是,延伸到雲林虎尾也算
我工作常常會南北跑,上面這些地方房價也都翻漲不少...但這些是根本不缺地的地方
房價被炒高後,長期看決定房價能否有支撐性的主要因素是就業和區域人口密度
竹科已發展了40年,人口密度自然不低
基本上台中以北人口密度或需還能支撐相對高的房價
台中以南就很難講的
區域人口密度,北部大部分地區仍>>中南部,
這些統計資料都很好取的,未來幾年仍難改變


其實景氣本來就會高高低低的循環

畢竟上一次的最高點是1990年前後..

旦很快的就失落了20年..到2010後才又開始了這次的漲勢

景氣過了..該降時自然就會降的

問題是降了之後

那些買不起房的人是從此就買的起房了呢??

還是會變的更慘..慘到連吃飽飯都出問題了呢?
maxkingella wrote:
其實...我主題是"中南部",新竹是在北部
(畢竟我和某些過了泰山收費站就是南部的認知太不一樣)

過了泰山收費站就是南部,是根據教育部的認證,不是你我說了算。

根據教育部的定義,台北市以外就是偏鄉,而偏鄉就是平常講的南部

因此泰山收費站是國道一號往南第一站,所以過了泰山收費站就到達林口,

林口又被歸類為偏鄉,因此偏鄉 = 南部 = 過了泰山收費站



登卡普 wrote:
過了泰山收費站就是南部,是根據教育部的認證,不是你我說了算。

根據教育部的定義,台北市以外就是偏鄉,而偏鄉就是平常講的【南部】。

因此泰山收費站是國道一號往南第一站,所以過了泰山收費站就到達林口,

林口又被定義為偏鄉,因此偏鄉 = 南部 = 過了泰山收費站。


呃...你又拿那個網站亂扯
講的好像台北市都完全沒有鄉下一樣
陽明山上的湖山國小週邊都是原始叢林
偏鄉程度絕對不會輸給林口市中心的小學
我住板橋,上週去我老奶奶家吃飯
她住天母山邊後面還可以養雞,對我來說那裏就是鄉下
一樣官方資料,人家定義可和你不一樣
國發會北部定義:包括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新竹市、桃園市、新竹縣及宜蘭縣。
maxkingella wrote:
呃...你又拿那個網站亂扯
講的好像台北市都完全沒有鄉下一樣
陽明山上的湖山國小週邊都是原始叢林
偏鄉程度絕對不會輸給林口市中心的小學
我住板橋,上週去我老奶奶家吃飯
她住天母山邊後面還可以養雞,對我來說那裏就是鄉下
一樣官方資料,人家定義可和你不一樣
國發會北部定義:包括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新竹市、桃園市、新竹縣及宜蘭縣。

國發會定義的是地理位置,跟教育部定義的偏鄉又不衝突。

教育部又沒認定湖山國小位在偏鄉,你舉例這麼多假北部沒無意義。

因為這些只是偏北的南部!看清楚是 → 偏鄉、偏鄉、偏鄉,很重要說三遍。

PS:搞清楚偏鄉等於南部,所以南部就是偏鄉,跟地理位置的北邊沒關係。



黑羽斷翼 wrote:
景氣過了..該降時自然就會降的

問題是降了之後

那些買不起房的人是從此就買的起房了呢??

還是會變的更慘..慘到連吃飽飯都出問題了呢?


買得起的,任何時間都買得起
買不起的,任何時間都買不起
這說法其實我是不全然認同的

房子買錯時間地點,是有機會經歷價格接近腰斬的...這個我父執輩有經歷過
這個就是當年景氣大好時,豬都以為他是小飛俠,導致雞屎區用蛋黃價買
結果當然就是景氣低迷時,價格不好看

但即使價格腰斬,有需求要買房的,自備款也要存夠吧
再怎麼便宜的房子,現金至少都要準備個2~500萬,
如果連200都拿不出來的,這種的確就是連生活都有問題的,不予討論

所以明明有能力但一間房都沒有的,大概分3種:
1.沒準備的:只會抱怨房價高,然後什麼都不做,也不積極存錢的
2.有準備但追不上的:存了頭期款卻遇到如這幾年QE,導致存到的錢完全追不上投機炒作房價的
3.有準備買得起想但等低點的:同上,但買得起卻覺得房價遲早要跌

對第一種人,簡單說就是...對不起~你買不起活該租一輩子房
對第三種人,其實也是自作自受...因為租金也是支出~不是嗎?

但我相信以台灣人的特質,應該有很高比例,會是第二種居多
如果房價下跌或幾年內不漲了,至少會讓一些有需求也有準備的年輕新婚家庭,有機會可以追上房價擁有房子。
登卡普 wrote:
PS:搞清楚偏鄉等於南部,所以南部就是偏鄉,跟地理位置的北邊沒關係

好啦~隨便你
你去找個基隆人戰誰比較靠北邊好了
maxkingella wrote:
好啦~隨便你
你去找個基隆人戰誰比較靠北邊好了

基隆一樣是偏北的南部呀!是要戰什麼?!

已經講得很清楚,偏鄉就是南部,跟地理位置靠北邊沒關係

簡單講:偏鄉的定義就是沒有捷運,然後火車還在地面上跑。
maxkingella wrote:
但我相信以台灣人的特質,應該有很高比例,會是第二種居多
如果房價下跌或幾年內不漲了,至少會讓一些有需求也有準備的年輕新婚家庭,有機會可以追上房價擁有房子。(恕刪)


不可能追的上的!
走路的怎麼追的上騎車的!
人兩腳、錢四腳!
我奶奶50年前就跟我講這個道理,你現在還不懂這個道理。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存什麼東西都追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
因為房子就是最抗通膨的產品,其他資產的效果都遜於房地產。
財富、家庭、健康,目標120歲!
登卡普 wrote:
基隆一樣是偏北的南部呀!是要戰什麼?!

簡單講:偏鄉的定義就是沒有捷運,然後火車還在地上跑。



你快寫信給IGU(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Union)
說他們都搞錯了北極的定義,請他們立即修正:
應該以仁愛圓環為中心,向外輻射10km的範圍內
此外都稱之南部及南極
這樣好不好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