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斷點下去 wrote:
老人家很會玩文字遊戲啊
世界銀行提出發達國家正常的房價收入比一般在1.8~5.5之間,而發展中國家合理的房價收入比則在3~6之間,比值越大,說明居民家庭對住房的支付能力越低。
年輕人只是要個合理而已
政府本來就有 控制壟斷的出現、維護市場的穩定和機會公平等功能
老人家想貪婪的收割年輕人而已 別說一堆屁話
買房自住無關漲跌 這還是你們這群老人說出來的
年輕人喊兩句 老人家自住的話漲跌跟你有啥關係
用文字帶風向 貶低年輕人
貪婪 炒作就炒作
直接講年輕人就是該被收割 我還佩服你
當台灣有近一半的年輕人買的起房
而不到一半的年輕人買不起房時
這個房價是合理還不合理??
當愈來愈多人只考慮什麼捷運.生活.享樂.便利...
而不考慮自身能力時...
這房價又是合理還不合理??
現實點來看啦...
收入不到3萬的年輕人很多...
收入超過10萬的年輕人也不少
旦當收入3萬的人確想過著和收入10萬的人相同的生活..
享受著一樣的美食..享樂..物慾....
自以為這就代表了他們也有能力讓自己過上好日子
結果..畫虎不成反類犬
苟延殘喘的生活在這社會
事後回過頭來抱怨這社會欠他們太多
這又合理嗎??
有空在那幹天幹地幹命運幹社會
不如把時間拿來賺錢或提升自己吧
眼高手低的問題不解決
我也好奇這些嘴中永遠幹幹幹幹的
那一天才能改變自己看清現實
有捨有得
在有限的能力下
想得到某些東西
人要學習捨去部份的東西
而大多買房的人捨去的
不是休息時間(都在工作)
就是享樂生活(還房貸了)
如果一味的什麼都想抓住又沒辦法認清現實
那.......幫不了你................
heliun wrote:
便宜的房子不是沒有,
但離工作地點太遠,
在工時又長的狀況下,
誰受得了。
單趟超過1小時的通勤時間,就太長了。
在我父母輩
每天工作時間沒人低過12小時的
最少我長輩看的到的...幾乎都是這情況
那個時代背景下
錢遠比什麼過勞死來的重要
所以大家都拼命的工作賺錢
我剛出社會時..有段時間也是早上7點出門,.,晚上10點11點才回家
現實是什麼..因為我缺錢...
所以..上班尿尿..下班睡覺...誰有那生命出去玩...有休息都在睡覺
旦時空轉換之下
工作超過8小時就是老闆黑心
加班超過幾小時就是勞工過勞死
連小朋友上課時間都有人抗議太早會影響小朋友睡眠時間
到底是真的社會變殘酷了
還是現代人變的嬌貴了
錢多事少離家近、睡覺睡到自然醒、位高權重責任輕;
老闆說話不用聽、五年就領退休金、領錢領到手抽筋;
旅遊出國休假勤、股票分紅拼命領、出差作事別人請;
金融風暴不擔心、月月出國去散心、雙B跑車任我行;
金卡銀卡刷不停、吃喝玩樂錢照領、全家出遊有獎金;
回來聊天談事情、經理來了不用停、只說謝謝你關心;
下班走人你最行、上班在家吃點心、遲到說是出外勤;
說了只有鬼相信、哪有這等好事情、原來作夢還沒醒;
醒來只有酒一瓶、藉酒澆愁撫心情、沒有付出沒報應!
"行"的公義,買不起進口車可以買國產車,買不起國產車可以買機車,買不起國產車又看不上機車,並不是要求政府打壓車價,而是推動公共運輸建設實現"行"的公義
"住"的公義,買不起蛋黃區可以買蛋白區,買不起新屋可以買中古屋,買不起蛋白區中古屋可以租房,什麼都買不起又不想租房,並不是要求政府打房,而是廣建社會住宅
要抗議房價飆漲是必須的 但更應該抗議政府為什麼不蓋更多地點好價格便宜附高級裝潢家電的社會住宅
大學指考已經算是"相對"公義的,指考沒把握好,可以重考,可以轉學考,可以在職進修
若35歲有40%以上的人有買房,更該做的是想辦法變成那40%的人,沒能成功可以40歲擠進50%內,或在下修50歲擠進60%內。
但人生不是一定要有學歷才能出頭,也不是一定要買房才叫成功,只要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並規劃好努力去實現。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