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cer wrote:
通膨是暫時的央行不輕(恕刪)
央行不輕易@@*々。&$,因為
房貸是你在food
高房價風險也是你在承擔
少子化也是你家的少子化
幻想未來3種情境
要馬通膨,利息變高,負債只要吃的下就沒事,現在先限制你不要欠太多,避免之後吃不下(但我覺得有點晚了,大家已經欠太多了)
要馬通縮,相信現在的通膨只是暫時的,負債者的負債會被放大,買方相信未來的房子只會更便宜而不買房
要馬通膨不升息,犧牲存款者的錢,存款者的錢會越存越少但這樣子存款就會跑到國外去,最後還是得升,除非國外都也跟著不升(至於要不要放房地產..很難說要看哪個貶的比較快,也要考慮流通性維護成本的問題,地震或海水上升可能立刻歸零)
至於國外會不會跟著升,我們無法決定
好像以上三種情境都不太妙,現在只能力求自保不管是哪一種情境都要能安然度過(只是若周遭的人都陣亡可能也會被波及到)
pengkuofeng wrote:
本文的重點不是市場馬(恕刪)
pengkuofeng wrote:
目前所有負債所創造出來的資產增值是沒有基礎的
這句話是完全不懂近代商業行為,留在遠古時代的思維。
用商業會計來說,企業會有資產負債表,資產,負債與股東權益平衡。企業用投入的現金,借款,發債券來投資與經營企業,會登載資產(流動與固定)資產,與流動負債,長期負責。
企業以營利為目地,用負債的方式取得能營利的資產,之後就會取的更多收益(資產增)去打消負債。最終就是股東權益增。
當然要取得能營利的資產,若資產營利能力不足的,企業會因各項費用導致虧損。
企業如此算,個人也可以如此算。非為自住,會投資房地產的人,心中都有一本帳本,看不懂的人,當然不懂資產,負債,與損益如轉換。
教科書的話,我寫那麼多幹嘛呢,對牛彈琴。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