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寬限期,似乎是好事,從去年到今年的幾手信用調節措施,以及實價2.0都是很有用的手段,不知道為什麼這時才推出,明年底的縣市長又太遠,民粹的記憶又沒那麼久。再炒房不知是會興邦還是失去政權? 畢竟自有率在85%那待著,空屋率也創新低。危機入市的勇者能屠惡龍,還是最後一隻老鼠,"一年內見分曉"。在房市這麼熱的時候,看到某些標的成交價格下調,算是可高興的一件事,去年底到今年七月前的盲目,看可不可告一段落,就如同股市,拐彎向上可以高興的續持,拐彎向下也很好,買點近了。持有超過十戶以上的人變少了,利害的人風險意識都很高。槓桿開很高的人不少,現金600萬出去,貸3間共3000萬的人,寬限期內,本來每個月只要3萬5左右的利息,一點都沒壓力,3年內一點問題都沒有,但是現在不同了,現在要14萬5的現金流,要年收200萬的工程師才玩的起。延長寬限期,30年貸1000萬,寬限期5年,剩下的25年要還1000萬,本來一個月還一萬的,寬限後一個月要還4萬,連續25年。如我之前發文說的,真的要跌時,政府也擋不住,零利率銀行都還是要倒,不過這還是很久以後的事,等灰犀牛撞了中央山脈才有可能。
,90年代,東京房價暴漲,1個日本可以買下4個美國,但最後泡沫吹破,經濟調整30年,當年台灣跟著日本奔馳,國揚股價炒到215元、長億235元、寶祥650元。然而,房地產泡沫快吹破前夕,一定會出現股價崩跌,負債膨脹,最終房地產泡沫危機炸遍全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