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力麻糬 wrote:
又一個拿少子化說嘴。...(恕刪)
我是認為少子化對蛋黃區無影響的,畢竟蛋黃區是稀有財。
最近有些節目在講,央行路線之爭,想改掉14A路線,讓匯率和利率自由飛一下,避免破壞台美關係,如果是真,那”數字上”房價走勢還真不好說,不過回到限量供應,無論如何,還是看資產的PR值人群在買,只是資產可能有些上下沖洗而已,房地產還是在那兒。紫禁城還是在那兒,皇帝換家做而已。
年輕人戰出來 wrote:
悲哀的是在炒房的投機仔,
對社會毫無貢獻,
滿嘴胡說八道, 噱年輕人還叫它們要乖,
好意思?
你有當過炒房的投機仔嗎?不然你怎知道炒房投機仔,如何炒房?對社會沒有貢獻?

炒房根本就什麼事都不用做,只要區域房價有創新高的成交價,自己持有的房產也會跟著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事實上炒房是在貫徹國父的理念,把【地盡其利】發揮到最大
的效益,因為炒房可以左手換右手,再從右手換左手,每交易一次就要繳稅給地方政府,
交易越多就繳越多稅,看看台北市的稅收就知道了,房地產的比例佔了總稅收80%以上,
越炒房的城市稅收就越多,有更多稅收才能建設進步的現代化城市,偏鄉就是沒有炒房,
才會百業蕭條人口外移,最後的下場就是廢校廢村廢光光。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