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個過程 wrote:盧小組.....你不會台語 ?? 知道啊 ! 姓盧,名字有 "小" 字,所以外號 "廬小小" ,懂啊。我們同事有名叫 "莊孝X" 的,外號就叫 "莊孝維",大哥懂吧 ?跟大哥聊真愉快,完全不用腦子就行。
sunyearhuang wrote:即使僥幸登錄上去,除非那地區都沒有其它房屋記錄,不然一看就知是異常交易。對市價均數(行情)影響也不大。(沒有審察制度,很多人這樣亂搞,均數就會明顯上揚,就會影響行情,但事實不是這樣)所以這假交易價格,我認為就只是詐貸手法不是炒作手法。...(恕刪) 好厲害,這樣都不會影響交易價格?實價登入價差太多,民眾都很厲害都不會信銀行的人比較不聰明?一般人不就看能跟銀行貸多少?才能決定那房子的價值?這不是炒房什麼是炒房?1250變1900萬,銀行都信了?一般人不會信?不會影響行情?
a28956215 wrote:好厲害,這樣都不會影響交易價格?實價登入價差太多,民眾都很厲害都不會信銀行的人比較不聰明?一般人不就看能跟銀行貸多少?才能決定那房子的價值?這不是炒房什麼是炒房?1250變1900萬,銀行都信了?一般人不會信?不會影響行情? 他就一直發文硬掰啊.
只是個過程 wrote:好厲害,這樣都不會影響交易價格? 你說的對!確實影響了價格,導致行情下滑,22房被套,還不出利息只是個過程 wrote:實價登入價差太多,民眾都很厲害都不會信銀行的人比較不聰明? 以銀行市價查訪的流程,不會信!所以要勾結行員才能成。新聞內容有,要我畫出來嗎?只是個過程 wrote:一般人不就看能跟銀行貸多少?才能決定那房子的價值? 請問您買過房嗎?房子還未交易前怎知能貸幾成?要交易後,再經銀行市價訪查決定要貨交易價的幾成。若你說的是,賣方出示其詐貨資料給買方以取信房價,前面說過,那是詐欺不是炒房。罪重多了!想一想,用假資料貸款,稱之為詐貸(不是超貸),何以同樣的假資料騙買方,怎麼不是詐騙(而只是炒房而己)?另外,本案爆發後,為何沒有受騙人跳出來求償?應該沒人受騙吧!一是沒用假資料騙,二是沒人相信假資料。只能說,現在資訊透明,買房人生大事,有誰不會仔細查核市價?只是個過程 wrote:這不是炒房什麼是炒房? 再說一次,我沒說他沒炒房,我只是看不到手法。詐貸絕不是炒房手法,實登不實或許是,但政府也設了關卡防止。從實登炒房也沒那麼容易,因為筆數很多,要真正影響到實登均數那要異常筆數很多才行。就像炒股,或許有些人常掛嘴邊,只進股市的就稱他炒股,這太恭維了。要炒股那那麼容易,那一定是集團式,有計劃有時間,有炒的題材,有適當的目標(股本,交易量小)。炒房更需時間、資金、計劃和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