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我舊家的都更經驗分享與請教

個人覺得釘子戶之成因固然頗多,大致上離不開一個"貪"字 ,但以我住的已經約40年的公寓,同一樓梯近
3,4年來已有3戶整修+裝潢,大約都花200萬左右,如果沒讓他們住到夠本,可能也不容易談,也許建商要談的時候
又有兩戶剛完成裝修,如何彌補損失,可能也有得談,除了面積以外,有些人可能也care座向之類的,另外我覺得政府應該要求建商至少要蓋出耐震達5級(比方)以上,而不是只專注在幾坪換幾坪的議題.
基本上要自住的話,我是不會計較太多的.就跟行情價吧
其他生活費也確實正常就可以了
改善環境就已經不錯了
唯都更完後是不是真的想要的?
我繼承一間,等了好幾年等完蓋好後,天花板太低,還多一間很尷尬的房間
就趕快賣掉了,好險還賣得掉.
現在還剩一間公寓.
以前也有建商來談,結果都沒人理
看我搬出來才再想
也有人搬入裝潢,我看真的短時間沒辦法都更了吧
人還是要早點想早點規劃比較好
建商說會用SC結構蓋12層樓,一層8戶,每戶坪數37~38坪
benjikao wrote:
原PO的條件應該說是...(恕刪)

請教大大

搬遷補助
是看建商嗎?
聽說有些沒有

所以您是室內坪數換大樓的室內
相同坪數…
那這樣不錯
去年底才開始談,不急還很久

基本上使用分區就是住三不會有啥問題

因為在巷子裡面

雖然四層樓公寓改建大概能分回原坪數大小跟一個車位就差不多了

不過我還是希望自己也要能夠去了解建商一共會蓋多少面積出來

以及分回原地主多少面積


至於租屋補貼的部分,我建議妳們可以要求再多一點點

因為現在一層兩萬的台北市公寓租金還真不好找了

至少搬出去自己不用貼錢
那間公寓現在租人,我們以前在那附近還有買另一間電梯華廈,所以租金補貼能多拿當然是好,但就順其自然了
b10057056 wrote:
建商說會用SC結構蓋12...(恕刪)


樓主的案子是在事業計畫及權利變換計畫階段了嗎?
還是只在事業概要階段?
如果是事業概要階段~那變數還很多,談的內容都只是大概而已~

很多問題都還可以趁還沒送計畫書和審查及開公聽會時和建商問清楚,說明白!
光之後分回價值的找補部分的計算方式,
還有地主是否可以用優惠價購買多出的部分,
或是想都更後直接賣給建商的價格,建商的回收價是多少,
交屋時,要繳多少稅,哪些稅是地主需要負擔的,
交屋時開發票的"營業稅"是由何者負擔的,
以上這些都要在簽合建契約前先弄清楚喔!
還有房子用的衛浴設置,安全裝備,公共設施,在事業概要初期都可以談,可以改~
不要等審核過,簽約過,再來提出意見,
那時要改,要加要減都來不及了喔~
小央仔 wrote:
樓主的案子是在事業計畫及權利變換計畫階段了嗎?
還是只在事業概要階段?
如果是事業概要階段~那變數還很多,談的內容都只是大概而已~


樓主說去年底,也就是大概開始談半年左右而已

應該還只限於聊聊諮詢階段

建商也還在看看這樣的條件有多少人有興趣

有談成的可能才可能在往下走
是我 我會覺很棒
如擬聽到非台北區得條件


你就會覺你那很OK
把握時間能弄就弄
b10057056 wrote:
以租金補貼能多拿當然是好,但就順其自然了

不需要租金補貼不要拿,租金補貼是用你的土地持分去換的。跟建商講不要租金補貼,讓他重算換到的坪數。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