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4大商圈人潮蒸發 東區&西門「倒店潮」慘爆!業者:比SARS嚴重 受疫情衝擊,台北市各大商圈人潮不再,鏡週刊走訪以國際觀光客為主的商圈進行調查,包括西門、東區、士林夜市在內的3大熱門商圈,在觀光客歸零、本土消費急遽消退下,已爆發嚴重倒店潮,不但待租店面數量大增,不少店家也設下停損點,若夏天疫情還無法控制,恐怕只能苦撐到6月,屆時將會爆發第二波倒店潮。上週平日午後,記者走出北市西門捷運站6號出口,站在漢中、峨嵋街口的圓環向外看去,路上僅剩小貓兩三隻,放眼遙望,街道空曠冷清。「以前是人擠到完全看不出去,有時甚至連地面都看不到。」西門商圈發展促進會理事長劉家鑫嘆了口氣搖頭說。疫情爆發前一年同月人潮熱絡的景象和現在形成強烈對比。 西門商圈 國際客全蒸發受疫情衝擊,備受國際觀光客喜好的台北市西門商圈首當其衝,過往西門商圈每天有近10萬來客數,其中九成是國際觀光客,如今每天只剩些許本地人行走其間,很多店面拉下鐵門、貼上招租的海報。 阿宗麵線 沒人免排看著曾經人群摩肩接踵、而今落寞平靜的街道,也是當地店家的劉家鑫很感慨,「西門町到底有多慘,你看圓環旁邊的幸福堂、阿宗麵線最清楚了,以前這2處的排隊人潮多到連行人都很難通過,甚至有人檢舉要警察來開單,現在都不用排,隨時點、馬上拿。」過往排隊人龍擠到路上的西門町知名店家「阿宗麵線」,如今盛況不再,連店員都閒到無所適從。 從圓環沿著漢中街往北走,來到此次疫情重災區的武昌街,短短100公尺內閒置店面竟有10間之多,在地40年的服飾店老闆娘曹小姐指著其中2間說:「這是西門町最近流行的空店面,原本是Kipling和格子趣,這個月才退租。前面賣碗盤的特賣會,也是上個月店家收攤後進來的。偷偷跟你講,過2天來看會更可怕,因為還有幾家連在一起的,都只做到今天。」「你要不要買衣服,我賣得很便宜喔!」本刊問起受影響程度,曹小姐像是逮到機會,用略略沙啞的嗓音先拉起了生意,「拜託,現在完全沒人好不好,超誇張的,營業額掉了9成,我在這裡40年,以前SARS也沒這麼嚴重。你看這附近的餅店,哪家不是買一送一,大家都怕賣不掉。不騙你,接下來會更可怕。」 六點過後 宛如死城向前走約50公尺,「夜上海」服飾店的老闆娘張玲華站在門口,一旁放了一塊寫著「共體時艱,大家加油」的小黑板,讓這條街看起來更加淒涼,「以前有觀光客的時候,一天營業額大概2萬元,現在最慘一天只有700元,還連一個外國人都看不到。西門町以前真的很熱鬧,怎會一下子變成死城,下午時分只看到1、2個人經過,傍晚6點後連一個客人也沒有。」「現在開店都在虧錢,只能拿老本來墊,一些過年前進的貨,最近也要付款,我真的快喘不過氣、快倒了,現在只是硬撐。我猜很多人都一樣,不會只有我而已。」為了生存,張玲華也試著在網路直播銷售,但效果不彰,「以前生意好的時候,不會想去經營網路這塊,這次被疫情逼急了,才開始學直播。不過,什麼都不太懂,也不可能砸錢去試,所以沒什麼成效,就只是多賣個幾百元吧。」西門商圈倒店潮目前集中在武昌街,靠近中華路鴨肉扁、康定路豪華戲院兩端,還未擴散到漢中街、峨嵋街口周遭的精華地段,「西門町精華地段的店家不敢隨便收店,怕等疫情一過,租不到店面就回不來,所以大家都在咬牙苦撐。」劉家鑫對本刊分析。在政府強力宣導下,國人減少出門避免群聚,也衝擊商圈生意。 東區商圈 翻身計遭截殺然而,疫情掀起的商圈倒店潮,並非獨襲西門。本刊委請「屋比房屋比價平台」對北市西門、士林夜市、東區、永康等四大商圈進行調查,發現自1月疫情爆發後,西門、東區、士林夜市待租店數的水龍頭彷彿被人打開,呈現逐月增加,與去年12月相比,如今待租增幅全衝上20%左右;如果跟去年同期相比,最熱門的西門待租店數更大增39%,先前就已受到陸客減少影響的士林夜市、東區也分別增加28%與27%。東區商家流失狀況好不容易止血,無奈今年碰上肺炎疫情,讓一度復甦的商圈再次躺平。圖為敦化南路一段190巷。 同在捷運板南線上,與西門站相隔6站的東區商圈沒落多時,去年在北市府「忠孝東區振興計畫」帶動下,短短半年內就吸引86家新店進駐;眼看翻身有望,沒想到卻碰上疫情,讓好不容易止跌的店面空置率再度攀升。 半百退租 店家瀕危「疫情發生後,東區已有44家店退租,所有店家都跟我說只願意撐到6月,如果到時疫情還沒趨緩,這個里(光武里)最少會有30家業者收掉,這些都是有明確表態的,其他還有多少人會撤不知。而且這數字只是一個里,如果放大到整個東區,根本無法想像。」東區商圈發展協會理事長韓修和語出驚人地說。本刊實地走訪發現,位於統領百貨後方不少店家雖開門營業,門口卻已掛起紅底黑字的招租廣告。疫情爆發後,台北市商圈人潮不再,已傳出一波倒店潮。 位於敦化南路一段巷內的韓國精品服飾店,門口就貼著大大的「租」字,女店員無奈地表示,最近一個月每天開門都在燒錢,實在撐不下去才決定關店,「房東雖降租金,但有時一連4、5天沒客人,業績常常掛蛋,根本不夠付房租。」「其實,這裡的服飾店都一樣虧錢,我還聽說後面幾條巷子有不少人都快收了。」穿越敦化南路,另一頭巷子的一家女裝服飾店狀況也慘,被問起房東是否有降租,老闆娘摸了摸身旁的愛犬,苦笑對我們說:「房東住在美國紐約,我跟他承租了20幾年,本來也想跟他談能不能降房租,沒想到他先訴苦,說家裡有人確診,感覺他比我更慘,就不好意思開口了。」東區災情慘重,大安區光武里里長韓修和透露,當地店家只願撐到6月。 士林夜市 小吃攤空盪盪以觀光客為主的士林夜市也好不到哪裡,4、5年前華燈初上的士林夜市每晚都人滿為患,如今卻相當慘澹,「像大南路廟口附近,平均都有60多攤傳統小吃聚集,狀況好的時候,想正常走路都很困難,可是現在連晚上用餐尖峰時間,摩托車都可以直接騎過去。」士林夜市商圈聯合會理事長蘇文山形容。政府限制外國人入境,桃園機場接機大廳已是一片冷清。 連鎖名店 相繼關了走進士林陽明戲院旁的安平街小巷裡,店家十之八九都拉下鐵門,就連50年老店辛發亭雪花冰也大門深鎖,對面服飾店店員說:「從2月開始,這裡就幾乎沒什麼人來,很多店家不是退租就是歇業了,就連辛發亭也因人潮變少,公休時間變得不一定,究竟什麼時候會開,也沒人知道。」走進文林路,來到士林加油站一帶,只見幾棟並排而立的透天店面,不約而同掛上招租布條,有的甚至高達2、3層樓高,更顯淒涼。沿路再行,零星的空蕩店面錯落兩旁,與尚且苦撐經營的店家形成對比,「疫情爆發前,士林商圈的空店面約為80間,現在至少有上百間,像文林路上的康是美、劍潭捷運站旁的布列德麵包店,和承德路上的麥當勞,最近都關了。」蘇文山搖著頭說。 全面降租 一至三成一位在士林夜市入口處擺服飾攤的老闆向本刊表示,自己的極限是苦撐到6月,若情況沒有好轉,就會果斷出場,「大家都說只要天氣一熱,病毒存活時間會變短,端午節(6月25日)是一個節氣,照道理講,疫情應該要控制下來才是,否則麻煩就大了。我們每個月還有租金要繳,不可能一直虧錢,無限制地租下去。」「其實,士林夜市的房東已全面降租1到3成,因為房東都知道現在士林夜市沒什麼人。更重要的是,一旦房客退租了,要找到下一個租客恐怕要花很長時間,那倒不如大家共體時艱,一起把疫情撐過去再說。」蘇文山補充。士林飛來發按摩店一個客人也沒有,店長直呼市況「恐怖」。 永康商圈 靠在地客撐場三大商圈的生意如失速列車般下滑,相對來說,靠在地人潮支撐的永康商圈影響不大,4月的待租店數38間,比去年同期的66間還少,屋比趨勢研究中心總監陳傑鳴分析,主要是近年東區、師大商圈先後爆發倒店潮,不少商家遷移到永康商圈所致。永康商圈協會理事長李慶隆直言,永康街兩旁的店面隨時都有人在排隊等著進場,因此極少出現空置狀況,「像前面原本是千翔肉乾,他們一說不做,馬上就有人補上,現在郭元益已經在裝潢,隔幾天就要開幕了。目前只有一家鰻魚飯業者退租的店是空的,其他空店面要去巷子裡找。」永康街的芒果冰店過去一位難求,如今只剩小貓兩三隻。 「疫情還是有影響啦,有些店家會暫停營業,像大來小館在永康商圈有3家店,現在是金華店休息,永康、麗水店繼續營業,另外像思慕昔芒果冰,也是麗水店先暫停營業,永康店繼續開,省一點人事成本。」他說。
不景氣就是不景氣, 無薪假超過一萬四千人, 光是寶成就3000人, 這只是個開始, 後面還有一堆未爆彈, 樓主只是點出今年和過去每年徵人時機和應徵資歷的差異, 明顯景氣和工作都受到影響, 事實就是這樣, 投資客和套套急著護航也沒用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