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關一航or二航 理由都跟你說清楚了, 請別再用自己淺薄的知識假裝要"討論"
15號已批示, 16號開始執行生效. 連新聞都早於你PO文時間 為什麼不網路爬文 就來假裝要討論而嘴砲?
數據會說話 用影響班次最少的方案, 我也不知道一周上百航班要怎麼用兩架777 或 一架A380來營運
桃機有專業人士評估+決策 需要你來假討論真嘴砲? 上周就提五大方案 就有關閉一航的方案了, 等到決策都出來 都執行了, 你才來假討論真嘴砲?
桃機上周向交通部提出五大方案,交通部長林佳龍昨已批准,選擇縮減第一及第二航廈共20個登機門因應。
桃機提出的五個方案分別是關閉一航,預計一周影響250班次(以4月第一周額度去算);關閉二航,預計一周影響400班次,關閉北側則預計一周影響400班次;關閉南側的話,預計一周影響270班次;最後一個方案則是關閉兩側登機口,一周影響240班次,是其中影響幅度最小。
根據桃機所提報告內容指出,基於營運維護及空側運用等方向評估,建議採取方案五,關閉一航A1到A5、B1到B5,同時關閉第二航廈C1到C6及D1到D10,共20個登機門(桃機共有38個登機門)。一旦限縮服務範圍,可節省機場維護費用、擴大執行維護保養檢修,免稅店也能集中經營。
據了解,林佳龍昨已批示如桃機公司所擬,依方案五處理。縮減部分登機門,除減輕營運壓力,也期能強化防疫效能。
對此,桃機總經理林祥生說,機場是實際場面管理者,底下有很多單位,包含民間企業,經過整體考慮,做出專業比較後,分析各分案利弊,提出後讓林佳龍來做綜合判斷。
林祥生也說,隨著疫情持續,國人逐漸減少搭飛機,但疫情期間不會讓機場空轉,2月14日開始就進行一系列整修,迄今已做了兩個多月。
交通部常務次長祁文中說,有請桃機評估,要考慮的面相滿多的,會把該做的、能做的趕快去做,當然也要考慮在疫情緩解的時候可以立即正常營業。
桃機內部人士說,直接關閉一航或是二航都是有討論過的,不過一航以華航航班為主,二航則是長榮、昇恆昌、新東南等,關任何一個都會有影響,且桃機有向蔡英文總統承諾過不會影響員工生計,所以最後關閉航廈一事不了了之。
內部人士說,曾有人主張關閉二航,因為可以趁機做整修,不過要長榮移動到第一航廈實在很麻煩,裡面也有許多航空公司辦公室,航班成長又快,茲事體大,加上也不能保證關了就可以把二航的問題全部用好,疫情又不知道何時結束,最後決定傾向影響最小的第五方案。
只是個過程 wrote:
公家機關人員沒什麼問題,
私人企業店家的員工, 看是否可到其他店支援.
一座航廈空轉, 成本全民吸收, 倒不如做更有效的規劃.
學學他國做法, 沒什麼不好, 政府今天開始也關了20個登機門, 關整座航廈政府也在考慮中.
飛機不飛, 航空公司賠錢, 那也是沒辦法的事, 疫情造成的.
原來五個方案 一定要照你講的那項執行?
可以, 等你當上交通部長or桃機董事長 再說
桃機一直有在賺錢 就算短期虧錢也沒有 也不會跟政府拿紓困金,
私人企業 人家雇主發得起薪水, 要不要調去別家店 也不是由你決策
什麼都要泛政治化 全民買單? 桃機一直有在賺錢 繳稅
哪來的全民買單, 等他開口跟政府要紓困金 你再來嘴"全民買單"
整修跑道 整修航廈 一直是該做, 正在做的. 不會因為疫情提前工程就增加成本
到底在胡說八道什麼"航廈空轉, 成本全民吸收"
還有, 這算什麼 "房地產資訊"?
桃機 航廈什麼時候從國家土地 國家資源, 變成私人房地產了?
已回報
只是個過程 wrote:
是應該關啊.
新加坡都果斷要關一個航廈18個月了.
人家的航運樞紐地位高於台灣啊, 這不能否認.
桃機航廈關一座, 對付現在的運能, 餘裕還剩不少.
看來新聞稿都沒看
華航大部分航班在一航, 連辦公室也在一航
全部都移到二航 辦公室夠用? 成本你出?
桃機其實一航二航 是相連的 你不知道嗎? 管制區內就可以走過去 登機門根本互通
桃機兩個航廈 管制區內營運其實是一起的 跟樟宜比?
全部移到二航只是好管理而已, 桃機成本根本不會變少.
桃機人事成本根本也不會 不能縮減. 你縮減是要叫公務員回家吃自己?
一航公務員 安排到二航 薪水還是領一樣
私人企業盈虧 也不關國營機場的事.
關一航 照樣要開燈 照樣要硬體運轉 照樣要硬體維持, 不可能就變成廢棄放給他爛
救急不救窮, 但長遠的解法還是將民間的機場工作人員移轉到市區或其他公司.
至於航空公司, .....就盈虧自負吧. 負債3000億, 該放假就放假, 該裁就裁.
考量機場工作人員生計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