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最近適合買房嗎?

過年前買房的已經鬱卒看XX
現在買房半年後也只能含笑看青天
小弟23歲買了新成屋,頭期款丟不多,不過我也心一狠直接買了3房加車位,我看房看了1年,也是有緣分也買了第一次看到的房子,看第二次就買了
我覺得買房要看是什麼心態,價格合理你能負擔得起,還有地段都是關鍵,也還好我買的時候價位沒有很高,算是撿到,多看就會有經驗,就會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樣的房子,希望能幫助到你
自己買的第一間房,看了三天,賺了一成房價(房市低點)
第二間房,看了兩年,目前自住,房價目前漲了二成(房市高點)
第三間房,看了半年,賺了四成房價(房市相對高點)
剛買了第四間房,看了一天(房市高點)

總結 我自己覺得,買房如果是自住,可以針對你喜歡的生活圈,尋找適合你的房子。
以我自己為例,自住首重
1.生活品質:大樓住戶素質很重要,畢竟鄰居如果是吸毒或八大,你的生活應該也不會多安靜。一層三戶以內,不買全棟小坪數的大樓。只買臨12-16米內的非主要幹道大樓,粉塵噪音都會少點,上下班也比較不會塞車。
2.便利性:我買自住房的必要條件之一,是100公尺內要有統一超商。
3.大樓建築品質:蓋得不好,房子折舊很快,未來的維護成本也高。口碑不好也會影響房價。

以下是再結合投資置產的角度
4.近明星學區:真的很多家長喜歡買,接送小孩也方便。我以前就幻想,過個馬路就能上學,現在只能把這個夢想交給小孩完成。
5.公園:以前都想說買個樓下公園的房子,可以常下去走走,過著健康的生活,但實際上還是想窩在沙發上。
6.捷運:認真說捷運真的滿抗跌增值的,雖然貴一點,但價值還是會隨時間增長。

建議樓主可以把自己對於房子的條件,列舉出來,先劃出一個生活圈的範圍,再針對自己的條件去尋找,新成屋中古屋都要看,房價的部分,可以參考實價登錄。
小汪喵 wrote:
目前自有300家裡可...(恕刪)


頭期是自籌+家裏 ,那算很充裕了...
建議樓主多看,喜歡就下手了
我等了10年越看越高而已
自住主要考量
自己未來30年是否能穩定付房貸
然後一個月能支出多少在房貸

加油
nck816 wrote:
會說比照SARS 然後房價大跌的

我真的笑了 時空背景完全不同...(恕刪)


我看到也笑了,SARS跟肺炎根本不同等級
歐洲行空業裁了九成
比照2001的911等級

加上景氣好了11年,原本5-6年一次
景氣差約6-12個月
現在至少要加倍12-24個月
嚴重可能比照1929的經濟大蕭條
景氣差了36個月

另外病毒會停留
香港同棟大樓會中,日本同一個座位會中
台灣一堆買淘寶貨的沒事
既然會拋售就是表示撐不住,會有一次就會有第二次,股市崩,房市崩,沒錢負債就跳樓大拍賣,就那麼簡單,由不得你
navapro wrote:
要靠武漢肺炎等低價的...(恕刪)
噓,平行時空
Huang7536 wrote:
直接告訴你,在等三年...(恕刪)
房價繼續堆疊,撐不住,就會崩癱。
帳面上美化有個闢用?
就算你號稱自己房價每坪單價多貴,也要有買得起的消費者才行。
你自以為聰明,低買高賣,難道別人都是傻瓜?大家一起哄抬房價的結果,就是一起崩跌。
你賣了房,也買不起其他物件,錢都被政客、巨富商賈、地主、建商賺走了,官商勾結,換一個名字繼續吸血。
我們窮困大眾還在互相廝殺,不覺得奇怪嗎?


以台北市為例,你以前每坪50萬入手,以每坪65萬賣出,沾沾自喜,自以為賺到,你拿到錢以後,發現別的物件開價80萬,而且還比你原先擁有的物件還爛。這些帳面上的金錢遊戲你要繼續玩是你的自由,但不要再戕害年輕人了。
最近首波會修正的房市應該會是蛋黃區老房子和投客多的重劃區,再來是高總價的豪宅和生活機能尚可的蛋白區。至於你看的地區因為大部分都是在地和自住為主,所以價格修正有限。(總價低修正相對小)

我會建議認真看,趁現在房東和房客雙方期待比較接近的時候,找一間自己喜歡的,在能力可及的範圍內購入⋯

不用對於崩盤有太多的期待,要崩也不會先到樹林區⋯不過這陣子賣方心態會比較悲觀,好好談有機會找到好貨⋯
有房子的人不願意承認房價下跌,你買一台車也不想要三五年後跌倒剩下廢鐵價。

如果沒有很迫切住的需求就慢慢看,用力出,遇到剛好缺錢的就會丟了。

版上大大說的沒錯,不管老闆或是勞工甚至投資客都一樣,這次肺炎一定先丟股票再來變現有價值的資產,雖然最後才放房子。但是沒有很著急慢慢等 用力砍

仲介、屋主、代銷、建商永遠都會跟你說 房價只會越來越高 現在不買等何時

反正出到滿意你再來買,現在不會是地點,房子繳不出貸款到法院執行大約6個月

肺炎開始影響市場跟股市也是最近的事情而已 再等看看 反正一年內房價跌多少不知道 漲? 別想了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