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下去中國上海出差兩周看到的狀況。百貨商城電器店,店員比顧客多。商城裡的飲料小店,都是依些外送小哥在排隊。有人氣的地方,只有火鍋 單點類的餐廳。跟中國同事聊,他說衣服電器上網買便宜很多。而且外面空氣糟,也不想出門。難怪那些大潤發,家樂福要退出中國。
PPJIA wrote:food panda...(恕刪) 慢慢的台灣會向大陸的外送市場一樣,因為店租高,所以乾脆在自家小廚房或租個便宜的地方煮東西不對外營業,只接外送單,這樣才能省下房租、人事費來貼補外送平台抽取的高額抽成費,也才賺得到錢。
cman4434 wrote:蝦皮不少是買空賣空的作法, 我都直接上淘寶!! 你太小看蝦皮了, 蝦皮現在大約有4-6成的中國賣家, 所以並沒有買空賣空而且運費還只要負擔超商取貨的 30-60元運費, 有活動時免運比起淘寶要集運或直運運費不一定比較差我不知道蝦皮怎麼支撐跨國運費的, 好像是有自己的集運公司
蝦皮火紅之前我也都是在店家買,蝦皮火紅之後都改P購Y購買了。蝦皮之前:大型電商的價格比原價屋貴多了。蝦皮之後:大型電商的價格跟原價屋差不多。而且蝦皮造成網購競爭激烈,信用卡優惠越來越敢給,P購的儲值金和Y購的3%,不都是那時間才推出的嗎。以前有嗎…對不對。P購先買儲值金再消費很容易10%的折扣以上。Y購筆筆3%購物金,再加上信用卡優惠,10%以上也很容易。東森....... 掛了,我不知它現在有何競爭力。
mussod(Gary) wrote:的確會有改變!!! ...(恕刪) 這種沒店面拉外來客固定客的獲利也有限光是被抽成就抽的不少了對於實體的餐廳來說這外送的只能算"多賺"一些原本就不屬於他們的客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