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經驗是在同價格市郊的透天,20年透天漲幅大概只有百分之10,而市區的大樓可以漲到一倍。還有共用壁的透天不要以為不會遇到爛鄰居....也不要以為可以隨便亂吵亂叫的...想太多了如果想要透天的空間又要機能好就直接買市區的透天吧。買到市郊就不要去想什麼漲價跟機能了
<< 透天VS大樓 >>過去台灣人口高速成長。把透天鏟平,改建大樓。是不得已的趨勢,建商也能創造更多利潤。為了人口能往都市集中,"大家改住大樓"是一個果,不是一個因。如果不是人口的自然形成,直接在偏遠地區蓋個大樓呢?譬如在汐止瑞士山莊裡蓋個大樓。旁邊透天的或許還有人喜歡願意花錢整修。可是大樓屋況不好的就沒人要,再20年後整棟幾乎都會擺爛。現在有人喜歡大樓,有人喜歡透天,各取所需。可是就這兩年內台灣人口即將衰退。大家都說,會增值的是土地,不是房屋。所以評估未來,是否要由土地去考量?16樓大樓,大家持分就是1/16。大樓公設高,柱子又粗。其實損失的不只是33%的公設。現在的中古大樓,僅有很少數超過40年。問題根本還沒浮現,大家看到的都只是眼前。我高雄車站前面3年前賣了一間超過40年的大樓。跟我30年前買的時候幾乎是同價。整棟大樓已經開始出問題。結構方面、水電方面、衛浴排放方面,加上大樓管理已經落入少數人把持,胡作非為。連出租都只能吸引學生或特殊行業,正常上班族還不願意入住,何況自己住。所以,如果把眼光往未來40年看。大樓好還是透天好,還需要爭辯嗎?
基本上除北部之外 能選透天都是住透天看經濟能力 誰也不願意住公寓大樓住公寓大樓好處是打掃方便空間就這些但管理費未來是被綁在未知數目前去看管理費用都是依照建商規定 有得八十塊 明明戶數這麼多有得六十塊不買超過十五樓原因 台灣屬於地震帶頻繁地區也很難搞懂 明知道地震頻繁 為何法規可以蓋超過十五樓 還是RC結構這法規根本沒規定 RC結構可以蓋到幾樓以北部有良心建商來說 能夠用SRC 真是很厚道!應該這樣說如果我是官 我鐵定廢除RC結構 一律都用SRC但是如果遇到911事件這就很難說了
沒有名字沒有名字 wrote:您可能誤會了,我沒...(恕刪) 我想大家都看懂樓主的意思了,我也覺得大樓cp值超低但是透天cp值也不高同樣預算還不如去國外買個別墅來住,反正都要犧牲生活便利了其實我懂樓主不愛透天,但比較要用相同標準,請勿雙標,這樣讓人看了不像客觀討論,只是在引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