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管理,會不會漏水,有沒有欠管理費。另外頂樓基地台越多越好,在不動產說明書裡面,基地台是嫌惡設施,但其實正下方電磁波最弱,大樓還能收租金,又可以跟房仲屋主說基地台這麼多OOXX的,我投資的房子不用繳管理費每個月再分錢。
etjan64 wrote:新成屋高公設 有管委會 (也是高管理費撐出來的).....而且戶數越少越好,免得到時候要協調事情,遇到一堆鳥人。 可是戶數跟管理費是有相關的戶數少管理費不可能會低社區大樓沒管理整個放到爛掉是大家都不想見到的我社區是2百多戶大社區但建商分隔成好幾棟一層3~4戶而已我覺得這樣就很ok了
這個問題離開台北市後,會更明確。很多人提出地點為王,這個原則大致上適合台北縣市,但到中南部時,就需要商榷。以台南說,很多蛋黃區,釋出的30年舊大樓,舊已經出現不等的價差,同樣東區,大樓管理反而更凸顯抗跌價值,很多同一條東區馬路,300公尺內的不同大樓,在相近的坪數、年齡、車位等條件下,就有價格上的差別了,因此即使蛋黃區管理不善的舊大樓可能只會價格越來越低,只是這個程度相對於蛋白區更緩慢,但也是有蛋白管理好的大樓超過蛋黃管理不善的大樓。很多人提到921之後房屋,921在1999年,實際上關鍵法令是在2003年,因此只有20年的大樓嚴格上才是依照921更新後的法規。20年蛋黃區中古大樓中品質好的其實市場上都是相對稀少的案件,價格甚至可以和蛋黃邊緣的新大樓相比。但再過20年價格我認為還是要看大樓個案,不是每棟大樓管理品質能一直維持。多看個10棟,就會發現問題。真正好的通常是戶數不超過100戶的中小型大樓社區,超大型的非常容易出現太多破口,導致整體品質下降。屋齡三十年的舊大樓建議買嗎?看縣市、看大樓個案,不能一概而論。除了雙北,其他縣市可能都會面臨精華區位移,20年前的精華區不代表20年後依舊繁華。蛋黃蛋白只是投資客與開發商的行銷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