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自身例子(可能不適用其他城市)
2006年小弟一退伍就離開宜蘭老家來到桃園工作
白手起家一開始當然是租房住,從沒想過要買房也覺得買房離我還很遠
住了2、3年,房東居然要開始漲房租(也不想想我都有按時繳房租,也幫他們把房子顧得很好,我自認為算好咖了)
說是漲房租但也漲不多也不至於增加很大負擔,但就是個FU的問題……
所以小弟開始起了買房的念頭
我只能說小弟運氣好,2009年初多虧金融風暴讓房價降到了低點
桃園市新三房加車位不到500,建商為了促銷,很多打著低自備款…所以買房和買車好像一樣容易入手,只是看後續要繳多久罷了!!
就這樣小弟還沒30歲就買房了
老實說,這個標題一出來就覺得完全會有兩種不同的言論
你若問我房地產是不是真的飆升,是的…我覺得飆的很誇張,這10年真的漲得很誇張
而且不只房價,連雞排、便當、手搖飲料我都覺得漲很多
但是不是買房的都是投資客或有錢人?當然不是
我個人認為我不厲害也不努力也不會理財更不會投資只是運氣好
但我周遭的人有厲害的,有努力的,有會理財會投資的……
當我抱怨小吃變貴時,他們只會回我:那是你不夠會賺…

我不覺得他們是既得利益者,反而我覺得自己真的要改進……
可能也有很努力但還沒達到目標的人
我只能很官腔的說,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不管是錢還是態度)
09年金融風暴來時,大家都知道是低點超低點…
跟我一起去看房的同事很多,但入手的幾乎沒有
其實不是缺錢(廢話,有些都可以免自備款入住了)
這些人現在看到這種房價不抱怨嗎?當然要抱怨,但也只能發發勞騷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