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每年自動增加9萬間以上的房子!

住的附近10km範圍內。光已開工/完工/準備開工就有好幾百間。如果再加上公寓就會有近千的新屋。在這人口只有約11萬。房子一直蓋。開價越來越恐怖。在這鄉下地方買的起和會買的都買了。剩下的是要賣給誰?之前老婆還會擔心。現在根本房子都懶的看。等著崩盤。因為價格漲到隨便都要上千萬。就算繳30年都繳不起。除非銀行和建商又搞低自備款。房貸40~50年的。不然一般人根本買不起。真好奇房子是蓋給誰住的?有錢的傻子還有那麼多嗎?
小班123 wrote:



這裡很奇怪, ...(恕刪)

以通膨的速度來看,二十年後一億不會是天文數字。
Jeff 8888 wrote:
住的附近10km範圍...(恕刪)

11萬人口的鄉親算不少了,一定有商機才能維持11萬人每天的生活開銷。就看建商的眼光與運氣,了不起倒閉再重來,房地產界倒了再爬起來的蠻多的。記得以前有一家叫家美建設的,上波景氣下滑後不見了,現在的吉美不是生意興隆以蓋豪宅著名。
南部甚至說各地鄉下是比較危險的
北部反而是價格下修就有人接手,根本不用擔心

所以未來這些地方的空屋率會愈來愈高
哀~~~我之前也是這樣想
想當初覺得今年房價應該會跌

結果看新莊的房子看了老半天
大概降價幅度有100萬就很了不起了
我是魯蛇買不起新莊副都心 ...

都是看迴龍之後的了
建商蓋房子錢都是土建融來的,最後倒楣是銀行。

joncehome1@gmail.com wrote:
台灣準備迎接史上最大的戰後退休潮
以及史上最大的人口斷崖
政府財政負擔會加速上升
印鈔加稅勢在必行
慢慢來
我等著看好戲
(看看土耳其里拉、委內瑞拉玻利瓦爾,誰敢保證新台幣不會出事)


不懂裝懂真的很可憐

土耳其都是外債

委內瑞拉是吃飽沒事幹 硬要實行共產制度 不尊重市場機制 政府強行干涉市場商品價格 企業生產商品沒利潤乾脆工廠收掉不做了
導致於生活用品跟食物都要靠進口
以前油價高 外銷石油賺外匯, 再進口民生日用品也還可以
後來油價不好 都是負支出 只能到處借錢
現在已經借到沒錢借了
還拿油田去抵押借款也沒用 產不出來 工人都沒薪水要如何幫你產油

台灣跟日本差不多 政府負債高 但是都是內債
這是假窮

當然啦
像你們等著看好戲的窮人
反正一無所有 經濟的好與壞跟你們沒相關

bike speed wrote:
無房的年輕人等繼承是理智的
現在手頭有錢就多拿出來吃吃喝喝玩樂促進消費。
但繼承房的地點價值很重要,在二線城市邊緣或是偏鄉
可能繳完稅金後沒有得到什麼利潤,就是有個 殼 可以住
在市中心待久了,相信我:差的地點你絕對不會想住。
相對的這類邊陲地區的繼承房變多了,很有可能多殺多打壞行情的賣價會出現。
很簡單,不是自己錢買的東西自然不會珍惜。
如果爸媽留的是台北蛋黃區房子給你繼承,那就真心羨慕你。
要等一線城市或是蛋黃區要發生這類現象?慢慢等吧....



房子會老
繼承的老房要等都更很難
去看看台北市區 大安路信義路 捷運站出口那棟閒置舊大樓 這種黃金地段都無法都更
整天等爸爸媽媽死掉有房子住好嗎?
繼承的房子也許已經50-60年了 還可以住幾年?

joncehome1@gmail.com wrote:
誰跟你說通膨房價就會漲的
在房子之外的消費增加
只會擠壓到住的支出
假設3萬的收入
1萬5生活開銷1萬5房貸或房租
通膨後生活開銷變成2萬房租房貸還能維持在1萬5?
當然你可以縮衣節食減少消費
然後經濟再次走入惡性循環
拉高薪資是唯一解決之道


講得很好啊
拉高薪資
所以自己要努力工作賺錢啊

不要薪水低怪政府
娶不到老婆也要怪政府

年輕一代一堆跟媽寶一樣

aderek wrote:
https://www.moi.gov.tw/files/site_stuff/321/1/month/month.html
近幾年死亡人數約在17萬,今年應該會破18萬了!
以前的人買房較容易!退休福利也比較好!


以前買房容易?
我現在看上期要中大樂透也很容易啊 頭獎號碼我都知道了
我們小時候爸爸媽媽貸款買房 還繳過10幾趴的房貸
10幾趴的房貸你繳得起嗎?

以前退休福利好?
你哪隻眼睛看到了?
以前人短命當然早退休
現在人長命當然晚退休
很難懂嗎?
以前經濟好 軍公教沒人要當
現在經濟差 大家搶著當軍公教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