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設的存在就是讓建商給可以上下其手的機會美河市 被日勝生賣了1320坪的公共車道公設, 這樣就海削6.6億, 公共車道還是要給一班民衆, 商場使用的全部實坪計算, 單價才能與國際接軌, 跟汽油價格一樣國人, 才知道自己是豬八戒, 被貴了很久, 建商也少了詐騙的空間
giobling wrote:所以..........(恕刪) 不是市場決定,而是掌權者故意讓資訊不對等。所以你喜歡哪一種?立法規定實坪制,根本不需花多少成本,只有立法院的立委要等賄賂的時間成本,以及處理它們本身建案價格而已,完全不影響一般民眾。
Jojoba323 wrote:認同,所以就採用實...(恕刪) 你是不是沒看過房子現在是甚麼制度的轉換期你知不知道同一個地區已經開始有(計雨遮/不計雨遮)的兩種制度並存的情況一間35坪,1800萬,單價51.4萬,公設比34%另一間37坪,1800萬,單價48.6萬,公設比32.2%假設兩間的成交折數相同你會怎麼選大部分搞不清楚狀況的購屋者都以為買37坪的是撿到寶同樣條件下,如果沒有法規的限制大部分建商不會笨到把自己的房子搞成35坪的那種何必讓自己的東西變難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