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老公寓不都更該何去何從

我們老家有建商來談都更,因為有幾戶說自己是地王要分多,再加上買房的有限,在去年就解除都更案了,未來等地震震垮再改建了!
現在有危老

可以的話趕快辦一辦吧

阿公鐵蛋 wrote:
今天在路上看到看板

賣國館公寓,也就是國父紀念館附近的公寓

強調,低公設

說真的

現在大樓都強調有豪華大廳,

要那個幹麻,浪費錢。



突然想到

台北市忠孝東路上的正義國宅

記得郝龍斌時代通過都更


我不是住戶不知道

那裡急需都更嗎?

<台北土豆
30~50年的老公...
北市住久了就會發現...

30多年的房子不算老,40多年還好,50多年的房子不奇怪!

60多年屋齡的話,你也不在乎了,不是等談都更,就是準備申請古蹟。


Yilanke wrote:
...(恕刪)


謝謝打氣
我原來是住下新莊華廈電梯(約20年),後來因為大女兒抽中公幼,而換屋上新莊38年老公寓,買賣價格差30萬,但空間大一倍,再加頂樓空間和專屬停車位可利用,所以大大提升生活品質,雖然公寓較無管理,但自己比較雞婆,所以偶爾都會打掃樓梯間!所以整體來看就只差沒有電梯和代收掛號而已!


不過房子終究是老了,所以問鄰居是否有建商來談都更,是有但可能鄰居們意願不高下,最後就沒了! 但鄰居們想都更,去年剛好新北市有舉辦都市更新推動師召募,所以就去報名並在年初取得證書,現在已經著手自己聯合其它兩棟公寓進行輔導,待核準後,我們要成立更新會自主更新! 不需要等建商,自行籌組更新,政府都有配套推動師可幫忙,而這些推動師都是義務免費的! 如果您在新北市,小弟也可以幫忙您們做初評!
lsr1017 wrote:
我原來是住下新莊華廈...(恕刪)


內行的喔! 大多數人看不動產還停在一坪價格多少錢, 確搞不清楚價值在哪裡. 基本上新建案價格溢出價值太多, 就是買來隨屋齡跌的, 畢竟住的很爽這件事就是一種消費行為. 20多年的中古大樓基本上是最爛的物件, 容積管制之前, 蓋好蓋滿, 土地持份偏低, 這種地上物隨時間貶值後, 土地太少, 除非地段好到不行(捷運出口附近, 熱門商圈附近), 否則到了50年就真廢墟了.

40年的老公寓, 地上物價值等於拆除費, 價格是負的, 常看到物件的土地價值已經高於物件成交價了. 土地不會貶值, 或者說相較貨幣註定年年貶值, 限量供應的土地會一值相對升值(土地增值的速度一定大於利息, 所以基本上貸越多賺越多). 當然老公寓變廢墟的機率也不小, 但變廢墟前後都更成功的機率會一直上升, 像Isr1017這種自己串連鄰居推都更, 少掉建商賺一手, 街訪信任度更大, 成功機率高. 當然過程之中, 一定會比較辛苦, 畢竟老公寓都更成新屋, 溢價差就是投資獲利.

想投資就是買老公寓, 風險有, 如果有錢買個20戶(分散), 是絕佳的獲利(100%)跟避遺產稅工具(對, 有部分可能會套到往生還在...). 買一戶, 想增值, 自己努力促成都更吧

回樓主, 至於想住的爽就是買新成屋, 20年沒煩惱, 而隨屋齡跌價跟租屋的價差, 就是住的開心的價差. 補充一點, 新成屋中屬於土地的價值部分也是只會一直漲, 我指的跌是建物的價值還有當前溢價屬於夢的部分(有一個美麗家), 所以這兩部份漲跌的價格也會對消, 但就目前市場來看, 土地炒不起來, 只剩每年通膨固定的微漲幅, 前幾年的價格損耗會比較重一點.
沒有建商住戶自己都更或是改建的話,

如何辦理土建融呢?

是否要住戶自己互為保人?

lsr1017 wrote:
我原來是住下新莊華廈電梯(約20年),後來因為大女兒抽中公幼,而換屋上新莊38年老公寓,買賣價格差30萬,但空間大一倍,再加頂樓空間和專屬停車位可利用,所以大大提升生活品質,雖然公寓較無管理,但自己比較雞婆,所以偶爾都會打掃樓梯間!所以整體來看就只差沒有電梯和代收掛號而已!


我,大外行一個,完完全全不懂,所以問一個很外行的問題。
請勿見怪。

如果以您的房子來說,
我可以拿房子+頂樓空間+停車位,和建商一坪換一坪嗎?

有個親戚,一直很想都更,
他的情況和你的很像,

住4樓,頂樓加蓋,
假設30坪,加蓋30坪,
可以拿60坪去換嗎?

還有...公設會吃掉多少?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