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過房子終究是老了,所以問鄰居是否有建商來談都更,是有但可能鄰居們意願不高下,最後就沒了! 但鄰居們想都更,去年剛好新北市有舉辦都市更新推動師召募,所以就去報名並在年初取得證書,現在已經著手自己聯合其它兩棟公寓進行輔導,待核準後,我們要成立更新會自主更新! 不需要等建商,自行籌組更新,政府都有配套推動師可幫忙,而這些推動師都是義務免費的! 如果您在新北市,小弟也可以幫忙您們做初評!
lsr1017 wrote:
我原來是住下新莊華廈...(恕刪)
內行的喔! 大多數人看不動產還停在一坪價格多少錢, 確搞不清楚價值在哪裡. 基本上新建案價格溢出價值太多, 就是買來隨屋齡跌的, 畢竟住的很爽這件事就是一種消費行為. 20多年的中古大樓基本上是最爛的物件, 容積管制之前, 蓋好蓋滿, 土地持份偏低, 這種地上物隨時間貶值後, 土地太少, 除非地段好到不行(捷運出口附近, 熱門商圈附近), 否則到了50年就真廢墟了.
40年的老公寓, 地上物價值等於拆除費, 價格是負的, 常看到物件的土地價值已經高於物件成交價了. 土地不會貶值, 或者說相較貨幣註定年年貶值, 限量供應的土地會一值相對升值(土地增值的速度一定大於利息, 所以基本上貸越多賺越多). 當然老公寓變廢墟的機率也不小, 但變廢墟前後都更成功的機率會一直上升, 像Isr1017這種自己串連鄰居推都更, 少掉建商賺一手, 街訪信任度更大, 成功機率高. 當然過程之中, 一定會比較辛苦, 畢竟老公寓都更成新屋, 溢價差就是投資獲利.
想投資就是買老公寓, 風險有, 如果有錢買個20戶(分散), 是絕佳的獲利(100%)跟避遺產稅工具(對, 有部分可能會套到往生還在...). 買一戶, 想增值, 自己努力促成都更吧
回樓主, 至於想住的爽就是買新成屋, 20年沒煩惱, 而隨屋齡跌價跟租屋的價差, 就是住的開心的價差. 補充一點, 新成屋中屬於土地的價值部分也是只會一直漲, 我指的跌是建物的價值還有當前溢價屬於夢的部分(有一個美麗家), 所以這兩部份漲跌的價格也會對消, 但就目前市場來看, 土地炒不起來, 只剩每年通膨固定的微漲幅, 前幾年的價格損耗會比較重一點.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