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 驚! ] 2017房價鬆動2018將「邪惡大跌」

不懂為什麼一定要買房 ,若頭期款省下來不管是轉投資 ,子女教育金費 、全家旅遊費 、或身邊救命錢 不是都能過的更開心嗎 ?另外貸款2500只能住爛房子 ,租金25000卻能住到很不錯的房子,雖說買了未來小孩有保障,問題是這筆錢你拿著投資未來也能給小孩,還能讓小孩過更開心的生活,買房養老保值的看法未來還能適用嗎

etjan64 wrote:
這說法完全不成立!...(恕刪)


這個邏輯沒有問題啊,房價下跌,大房小房的價差變小。我是在房價上漲時小換大,雖然小房有小賺,但大房坪數大,總價漲更多,負擔還是會變更大。
所以房市多頭時宜大換小,或是由市中搬到郊區,把房價上漲的利先鎖定。房市空頭時宜小換大,不過前提當然是要有能力。

小摩星 wrote:
是在緩跌沒說錯阿每...(恕刪)

緩跌應該是沒有問題,過度炒作的地區跌幅會比較高,但跌到一折就不太可能了,別忘了要蓋房子還是有成本的
除了台北市有資格跌到一折外,沒有其他地區有能力跌到一折吧?一坪2萬?
有錢人的豪宅
和一般人的房地產是不一樣的市場喔
是這位嗎


teddy12121212 wrote:
胡立陽是誰 ? 可以...(恕刪)


聖字當頭 wrote:
不懂為什麼一定要買房...(恕刪)

買房如果買在不對的時間點,買了也沒什麼好處、只是增添自己麻煩,如果沒有買房需求,那房價漲跌就不是你關心的事情,因為你有錢也不會買。假設你有一筆閒置資金,四百萬好了,不想給別人知道跟你借錢還是合夥投資騙光光,不知道要藏哪裡,也不想給老婆、和老婆吵架,請問您要怎麼處理?做生意、買外幣、基金、黃金、保險、股票還是一間房子?我現在會選購屋置產。因為其他前面的選項不會強迫你儲蓄,房子要繳貸款,買了會強迫你儲蓄第一桶金。保險買了都是浪費錢,幾十年後理賠可能全被通膨吃掉。買房的好處是你(妳)擁有戶籍、小孩學區和當地的社會福利資源,也完成了輕移民動作,自己當戶長,小孩出生了里長會來找你送福袋,要是漲了還可以賣掉賺第一桶金,錢比較不會被騙走,就這樣。不然我真的建議你買40張鴻海,每年領配股配息就好了,真的完全不需要買房,相信我。

funnyface.tw wrote:
這個邏輯沒有問題啊...(恕刪)


除非有積極佈局房地產的人,或是家裡人口眾多不夠住(少子化 加三代同堂少)

所以這例子也不多,個人少聽到真的房市大波動時 有人小換大 或大換小

光搬家就夠折騰了...

前面有人給過建議了,房市波動,想信大多數人冷眼旁觀的多

能投資的商品太多了,不是非房產不可,那真的是給閒錢不少的人玩的。


而且房市多頭要大換小 或是搬到郊區 就怕轉空時要再小換大

腳麻了來不及跑,要花更多錢換回來...太累了,靠雙手 或是投資本業,

扎扎實實的賺吧。我看過得多房產朋友,都是本業撈到好幾桶金才大膽佈局房產的。


每個人都告訴你要如何佈局,或是大膽買房

那你自己的看法是什麼?十年後,你的本業該如何更精進?賺更多的錢?

那時你還會拘泥在一間房上,或是玩什麼小換大的遊戲嗎?




etjan64 wrote:
除非有積極佈局房地...(恕刪)

小換大當然不是遊戲,而是需求,如果有這個需求又剛好在房市下修的情況,就是一個時機。
大部份人冷眼旁觀不是沒需求就是沒有能力,我的這個邏輯是給有需求且有能力者的參考。
房子本來就不應該是投資商品,波動本應來自供給需求間的平衡過程。

funnyface.tw wrote:
小換大當然不是遊戲...(恕刪)

實際上,
我身邊一些同事朋友是想等房價跌再以小換大啊,
只是若房價不跌,有些也不一定要換,
對買房自住者而言,只要會算術有基本邏輯能力應該都會這麼做的.
其實這邏輯很難嗎?就跟一堆人騙自己買貴自住也沒差?

我的意思是:等房市轉空頭跌價的時候,想要小換大,無縫接軌,這是順利的情況。

問題你的小舊屋要賣了,才有現金換大屋吧?不但要貼一筆錢,還要承受房市空頭的損失

還不包括裝潢,稅金 林林總總的花費

以及對方買家的大力砍價,空頭市場換屋,哪裏有優勢呢?

到最後讓你順利換屋的關鍵,一定是取決於當下你口袋有多深好嗎?

這版被房仲搞臭幾年下來,大家也被洗腦太久了。

當然也祝大家能理想價格換到好屋啦!但是什麼是理想價格?

想信不是你我說了算,市場有人成交,那就是行情價。

放給它爛,讓房仲著急,套套跳樓,就會有合理價,急不得。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