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牽涉到長照議題要討論的面向很廣所謂的「失去自主行動能力」指的是坐輪椅嗎?半癱?全癱?半癱的可以透過復康巴士協助接送就醫不成問題長照住宅會是趨勢沒有錯但在地老化才是長照2.0的核心價值很好玩嗎? wrote:那是不得不的作法,老人還有自主形動能力時還能這樣舟車勞頓,要是之後失去自主行動能力後呢?
無論人口老化或少子化,人口集中在市區,是必然的。市區房價有支撐力,也是合理的。問題在於支撐力有多少。只靠老人,就想撐起房市?甚至再漲?少子化後,老人靠誰照顧?行動自如的老人還能住家裡。(房市靠你們撐)行動不便的老人請外勞。(悲慘的一群,不易撐房價)兒子會在家嗎?不!因媳婦不跟公婆住!請過外勞看護就知道,若病患沒有「靠山」,外勞也隨便顧。父母要嘛搬去跟兒女住,要嘛住養老院。考量兒女上班、養老院、外勞的照顧環境與大家的生活品質,最後結果就是送養老院。老屋變成兒子的財產。賣掉?租人?認為老人都會住自宅?養老院越開越多間,而且客滿,必有其原因。
房價要有交易才有意義。市區房價不跌,老人買不起,也只能被迫住在靠近市區的外圍,直到市區房價跌到一定的程度,才會有更多老人搬進去。此外也要看養老政策。如果政府規劃養老區在空地較多的市區外圍,反而是養老區周邊的房價有撐囉。
這種本來就是必然的~~~~市區貴住不起->往郊區買->郊區房屋需求量增漲價->市區需求量降低開始降價->人又往市區買->郊區大跌->市區又漲永遠都是這樣循環~~~市區有的撐沒錯,而問題是能撐多高??撐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