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renzt1982 wrote:
http://www...(恕刪)
我建議你們下次貼圖表的時候,記得要看懂內文在說什麼。
不要貼個表就開始high起來了。
"Yet in some cities, such as San Francisco, affordability looks stretched when compared against income—prices in the City by the Bay are 40% above their long-run average when compared to income. Theory suggests that they should eventually fall back down to earth."
Lorenzt1982 wrote:
你看到文字更高潮.......
不過我只相信數據
相信記者寫的文字 哈 我只信數據跟我的解讀
看人家的數據要連人家的內文也一起看吧。
怎麼人家原作的解讀你不看,你只相信自己腦補的解讀?
我是不知道經濟學人的記者是不是抄數據自己解讀,
我猜要質疑文字的可信度還是要花時間驗證的。
很多人在搶郊區建案的紅單。
台灣小又是個淺碟市場,任何一點國際因素台灣就很容易影響,台灣房市也只有
台灣的資金,只要一部分投資客退縮交易量就會明顯減少,交易量一減少自住客
就感覺不對就不敢進場了,但即便如此交易量這麼少台灣房價有跌很多嗎,答案
是沒有,為什麼呢因為市場資金還是很多。
然而歐美呢,歐洲好像還在持續量化寬鬆中目前好像是負利率。
美國已經停止量化寬鬆正準備升息,但美國有世界各國的資金在美國,縱有一方
資金退縮也影響不大,要壤美國房市有比較明顯下跌需升息幾次後市場資金減少
建商貸款成本增加才會有比較明顯反映。
這裡推薦一部電影給大家,電影名字叫"大賣空",電影講述2008金融風暴發生的
原因,想了解的人可以去看看。
aa901 wrote:
大家再回頭來看看當初美國為什麼QE+低利率,答案是08年因次級房貸引發金
融風暴,QE+低利率是讓市場復甦了,但是美國卻為什麼2014停了QE,2016要
升息,不怕景氣因而又壞回去嗎?答案是市場(房市、股市、炒作商品)太熱,
政府要的是企業投資設廠、請員工、給員工加薪的正經濟,不要投機市場的負
經濟,這樣變成了什麼結果呢?答案是產生了泡沫,所以為了不讓市場持續熱下去
因此必須停了QE,為了讓目前已經吹起的泡沫消風就只能用升息讓市場的錢回到
銀行。
恩 寫得相當的好 充分解釋了為什麼美國會實行QE
跟為何準備退場 使用升息 來準備讓房市降溫的策略何在
如果利率升到近4% 那房價的表現就會接著大受衝擊
不過真的高端的投資 早就大賺一筆退場了
現在只有貪心到極點 才會在房市反轉下修的這麼明顯時 還不肯放手
若真的等到升息過高(翻到4%) 例如1000萬的房子 從月繳5萬變成10萬
一旦付不起 應該很快就崩盤進法拍了 銀行可不是吃素的呀
新板特區5字頭、中正藝文特區2字頭 淪「豪」慘兄弟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