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價的問題~也就 08年起 全台井噴兩三倍 最嚴重吧~雖然N年前也有無殼蝸牛活動~現在回頭看 那群人還真草莓呢 其實前執政黨卸任前的一連串作為 加上一般人都消火惹~井噴的趨勢已經緩下來了現在就看新政府的政策下 要持平幾年 還是下跌到什麼年代 還是 要再井噴多少囉 話說~這年頭 都更/重劃/造橋/鋪路/蓋蚊子館 都是炒地皮 土地悲歌 鬱悶 建設到位的蛋黃區房價高~ 卻又抱怨 政府開發蛋殼區/雞屎區...土地標售 賣便宜了就是圖利財團~ 用稅金蓋的 社會住宅最正義
Shawn732 wrote:在大陸人沒去AU跟NZ...(恕刪) 以前聽說50萬紐幣就能買AKL北部的house,我今年年初去看已經到了80萬,才三個月現在已經去到100-110萬。不懂本地人拿人均稅前4K的工資如何來買房,估計恨死大陸炒房團了。
其實臺灣還是有傳統觀念,有錢就買房,這不管在那都一樣,另一個可能會投資黃金,因為老一輩投資股票和其他投資賺錢比例很少,反倒是買房還比較高,導致教導下一輩就是投資房市比較安全臺灣更奇怪是一個地方蓋豪宅,結果旁邊土地就漲價,是因為有錢人當鄰居就品質比較好嗎?炒房德國是有在處罰,但是德國擁有房的比例很少,大多租房,而且承租房屋法律規定完善,所以買房也不見的划算,法律可能會比較偏租房著,這跟臺灣有錢就開始買房其實不太一樣,不知道要怎麼引進話說從銀行角度,買房也比較穩,其他投資常常賠錢,打房主要影響最大還是銀行,可能還有保險,再來是投機客
窮人家 有選擇買的地方 通勤時間變長而已 三芝200萬的房子那麼多 何必擠在市中心呢? 騎車大約15分就到紅樹林 半小時內就可以進入台北市。我養不起雙北蛋黃蛋白區的房價。但找個自己養的起的房價區 真的不難 只是你願不願意而已。別讓難以負擔的房價 壓垮了自己的生活品質。
不婚族 真的比較快買房嗎?假設一個房價350萬 要自備100萬 設一人月薪28k一個人獨自打拼房租6000/月(含水電瓦斯網路第四台管理費)油錢2000/月(上班總是要有交通工具吧)三餐6000/月(一天200而已 不多吧)每個月可存14k100萬的頭款要5.9年二個人共同打拼房租6500/月(因兩人住多算500開支)油錢4000/月(2人分)三餐12000/月(2人分)每個月可存33.5k100萬頭款只要2.4年但因為未婚(民法規定婚前的財產 可以不用認列夫妻共同財產)所以同居(花費到底是由誰支出買房(要買誰的名字都有很大的爭議所以勸有共同目標且早已互相認定的不婚族 早點結一結 為自己的未來作打算吧!至少結了婚之後所購入的財產 都視為婚後財產 若不幸真的離婚的話 至少可以請求平分的ps:公證花不了什麼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