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chenr wrote:
買越大坪數公設花越多錢,也是某種程度的刧富濟貧吧?
買大坪數的只住了3個人,買小坪數的卻住了7個人,每個人從自家門走到大樓門口,會踩到的面積沒差多少,計算每戶所踩踏總面積後,好個劫富濟貧?還是我們應該考慮使用者付費?
shadowjon wrote:
從這一整樓討論串就看出來,一大堆鍵盤買樓手
大概這輩子連買屋合約都沒看過,才會說出實坪虛坪blablabla...
shadowjon wrote:
shadowjon wrote:
權狀坪數:28.38坪
主建物:17.15坪
陽台:2.39坪
雨遮:0.92坪
小公:3.97坪
大公:3.95坪
總價:1000萬
Clalala wrote:
這個問題大家遲早都會碰到
你們仔細想想
原本公設比從25%變成現在33%為常態
依照你們姑息的心態
似乎就算10年後50%也可以接受
趕快正視這個問題吧!
你們現在的房子總有一天會變成又老又爛的房子
到時候買新房子公設比50%你們吞嗎?
跟你們說
公設建築成本是算的出來的
維護成本比起你們室內裝潢成本更透明
車位可以分開算
公設實行上難度也不高
1.從法源下手制定公設比上限
2.公設價格透明穩定化
3.大家賭爛的建商到底公設噱你多少也一清二楚
這樣可以避免以後大家買到高公設卻看不出來的爛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