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房市慘跌區現身:第一名北市南港

小弟是認為,等北市平均房價剩下一坪25萬左右

再來說慘跌吧!!!

roward wrote:
網路尋開心的確沒辦法...(恕刪)


對不起, 是我先發言太衝! 我的錯

light0123 wrote:
今天你買的物件, 難道明天不會因為家裡有變故而需要貸款或是脫手? 那時候值多少? 你會不會在意?
今天你買的物件, 因為小孩長大需要大一點的房子, 換成現金的多寡會影響你下一間房子的大小, 你會不會在意?
今天你買的物件, 因為工作因素必須要換到另一個縣市, 賣的時候發現虧了三百萬, 白做了三年, 你會不會在意?

上面的三個簡單問題麻煩解套一下...


1.需要貸款或脫手.... 除非你是投資客,不然在貸款時都有規畫過還款能力,除非你搞高槓桿或用寬限期...
2.換大房子,原來房子賣的錢變少了,但要買的房子價錢 (每坪單價) 也下來了,要付的差額變更少了,當然好~
3.要換工作,賣房子較預期價格少三百,但換過去要買的房子可能便宜更多(賺到好幾年的薪水),當然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跌個10%不叫慘跌
這只是緩跌~
別誤導大家~



長期下來, 台灣的房價如果沒有重大政策的改變,
例如開放陸資或是其他資金來炒作, 以我讀過的書籍和文章,
房價勢必是下跌的, 原因只有一個很簡單的指標: 少子化

因為70年代是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 那時候生育率相當高,
然後統計上, 35-40歲是一生中最高消費的年紀, 因為屆時買車買房的年紀, 也就是前五年,
所以建商就會趁這波購屋潮來搭大家買房的順風車, 不趁這時候賺, 暫待何時...

只是馬宗痛在異次元時空說台灣房屋自有率是85%, 這真的是有夠不負責任的計算方式...

想擁房或是賺多一點錢, 勢必要參與投資及多看, 才能對投資標的有敏銳度,
等到下手時也比較不會吃虧

light0123 wrote:
今天你買的物件, 難道明天不會因為家裡有變故而需要貸款或是脫手? 那時候值多少? 你會不會在意?
今天你買的物件, 因為小孩長大需要大一點的房子, 換成現金的多寡會影響你下一間房子的大小, 你會不會在意?
今天你買的物件, 因為工作因素必須要換到另一個縣市, 賣的時候發現虧了三百萬, 白做了三年, 你會不會在意?


嗯,跟上面兩位大大說的一樣....
除了第一點有變故需要脫手時,才會是賠錢的!
只有一間房,就算再怎麼漲...大多數還是不會賣
看的到漲幅,卻享受不到!
第二點跟第三點,只要是往上漲...
那麼換大房只會付出更多金額!!
很簡單的道理,你怎還能拿來問人懂不懂?

總而言之....房價上漲只會對多屋族跟投資客有利!
對一般只擁有一戶的人是"完全沒益處"

light0123 wrote:
說實在的, 我一輩子都會比大部分酸民有錢, 你酸我, 我只會在旁邊笑, 因為畢竟我不是投資客, 我只是收租,
但是當你們感覺我們有房子的都是冤大頭時, 那你繼續等吧...
以為房市崩落時, 台灣經濟會多好嗎?

大大在購入目前的不動產時是約幾年前?
如果是在很久之前,那你無法體會目前的情況..
我就是你舉例裡面想換房的人
但我完全感受不到房市上漲對我有何好處?
比起兩三年前,我現在換房要多付7位數的價差!

如果房市井噴是帶動所有產業一起往上,那會很好!
但現實中有嗎?
反而卻是連累其他產業,因為房貸變多了
其餘可供開支的金額被壓縮了!
台北市民背貸款要用60%以上薪水支付,
大大你覺得這樣是健康的?
那當初何必發消費券呢?
不就是希望國民能多多消費?

房市是經濟的火車頭?
請問...這台快速列車帶領台灣衝到哪去了?

E.TTsai wrote:
大大在購入目前的不動...(恕刪)


十年前分別開始購入...

我剛才口氣很重也很爛的講出那些話, 非常慚愧!
其實是想表示: 自住客對於房價的改變也是影響甚大, 我相信自住者都是非第一時間想要賺錢,
想法反而跟您是類似的... 而且身旁有朋友也正suffer您這種情況,
原本只想自住, 結果換房付出代價更大, 看的到吃不到...

他同樣要賣房, 建商手上還有一堆新房偷偷拚價, 散戶根本只有挨打的份

唉! 別說了, 我們政府只知道惡鬥, 誰上任誰掌握權力就先分配利益再說...
土地標售 脫標率跌破5成
中時電子報作者: 呂素麗╱高雄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5年6月18日 上午5:50
中國時報【呂素麗╱高雄報導】
房地合一通過即將實施,威力立即顯現,高市地政局17日辦理今年第2季開發區土地標售,結果12標13筆土地,只賣出5筆,小面積且地點佳土地較受青睞,脫標率首度跌破5成,只有約42%;專家分析,房地合一後,觀望氣氛濃厚,建商不輕易出手。
地政局表示,這是102年來脫標率最差1次;局長黃進雄說,會朝小面積、價格適當及區位因素,順應市場需求推出標售地,希望順利脫標,增加市庫收入。
地政局這次推出12標13筆土地,標出5標5筆土地,以小面積低總價土地買氣最佳,其中位於左營區至真路1筆50坪土地,因近漢神巨蛋,生活機能優,最為搶手,有14人搶標,最後以每坪70萬元,總價3500萬元售出。
昨天標售出面積最大位於中都重劃區遼寧三街與中華二路口附近的1筆377坪土地,因近中華二路,出入方便,且附近兩公園已開闢完成,區位條件佳,以每坪約65萬9000餘元脫標。
第33期重劃區1筆面對土庫公園土地,每坪脫標價約19萬3仟餘元;另高坪特定區第2期區段徵收區1筆土地,也以每坪約8萬9仟餘元順利脫標。
不過,多筆地點佳大面積土地反而乏人問津,如三民區中都重劃區、十全三路與德旺街交叉處一筆三角窗264坪土地,臨兒童遊戲場,地點好,原本看好,市府訂定底價每坪80萬元卻乏人競標,地政局人員頗感意外。

E.TTsai wrote:
總而言之....房價上漲只會對多屋族跟投資客有利!
對一般只擁有一戶的人是"完全沒益處"...(恕刪)


+1
只要還要再買, 價格低就吃香
除非當投資商品買賣, 才是價高有利

但有一個例外, 要拿唯一一戶的房子去貸款時, 價高才能借更多
南港有四字頭的房價?
我家旁邊的四季紅、NY21、正隆晶鑽四字頭買的到嗎?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