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m3000 wrote:有啊,影響可大了.....(恕刪) 不賣掉自住房 就是紙上富貴 打嘴泡用而已所以最佳狀是要有兩戶以上。這樣上升行情時賣掉一戶 才能賺到過程的價差吧!只是要買兩戶。好像也不簡單。
VWCCM wrote: 2000萬而已嗎? 你對中南部的房價...(恕刪) 我在台南,這裏2000萬很好退休了,您應該是對中南部消費不熟吧,問問你身邊的人看看吧我認識一些島內移民的,有個一千萬就來了,日子過的清閑,生活步調也慢,你有空就來南部呆個一星期就知道答案了對了,我在台南有2間房,貸款上個月全數清償了,現在也開始想著提前退休的問題了,無債一身輕,哈
我也早就想去了,我62年次再過9年我就可以在公司(我們公司約有6000~6500員工)退休了,說真的台北太累太急了,生活太苦了,我現在就是撐到領退休金,其他功名利祿隨他去,雖然在公司已是主管職了,但現在看穿人生遊戲一場以不求上進鼓勵自己,管他什麼長都不重要了,不要讓自己太累迷失在都市叢林身體健康才是真的,等待退休的一日結算我的年資,我就可以到台中或台南去住或是回嘉義自己蓋一間與家人快樂的慢活,有空出國玩玩,屆時靠著台北市房子到時是要租人或賣出(房子在蛋黃信義區),應該可以讓我過很好的後半生了。
一直有個問題想不通?!假如貸款七成買了一間房自住例如1000萬的房子貸款700萬然後看到周遭房價一直上漲了兩成也就是當初買的房子漲到1200萬心裡頭很開心想說這下賺翻了可是真的賺得到嗎?假設真的順利1200萬脫手~看起來好像賺了200萬!可是要再買下其他物件!售價也都漲了兩成~繳完房貸剩下的500萬不是只是剛好再付頭期款嗎?剩下的還是得再向銀行貸款再揹房貸20年那麼房價一直漲對自住客到底有獲利嗎?如果沒有~那麼自住客看到房價上漲到底在開心什麼?還是根本是我的想法錯誤!還請各位前輩賜教~謝謝-------------雖然我不是前輩,但分享一下我的看法(也許樓上已經有人提了)賣房子賺差價無疑是殺雞取卵,非長久之計(賣了不還得再買回來,說不定買不回來)。剛開始買賣房產賺價差是錢不夠多,透過槓桿跟高週轉率來累積資金。但長期是沒有效率的(買賣的交易成本、新標的取得、成本的變動)。投資股票低買高賣都不一定比長期持有來得賺了,更別提房地產了。那要怎麼做才不會只是紙上富貴呢? 抵押貸款!!!把手上的房地產抵押給銀行借出現金,如此不用賣房子就可以把錢借出來,同時又能保有房子未來增值的機會。範例:台北市房子15年來從800萬漲到2000萬,漲了1200沒賣錢拿不出來。沒關係,抵押給銀行借出800萬,年利率2.5%,寬限期xx年<--寬限期因人而異,愈長愈好 20年就OK了。如此不用賣房就能拿到資金再持續投資。這招最會用的就是頂新集團了,買入資產-->抵押貸款-->再買入資產-->再抵押貸款-->.....將槓桿(借錢買資產)和週轉率(用資產抵押的錢再投入新的資產)用到極致了但上面這種做法的風險就是銀行雨天收傘,所以寬限期非常重要(至少要10年比較保險)不然傘一收,頂新就開始賣資產了(雖然已經大賺幾十倍了...)所以重點在 「槓桿」、「週轉率」、「報酬率」、「時間」。讓時間發揮力量,如此才能複利滾存。若只著重報酬率(買賣價差)那麼複利效果就不見了投資公式 F=P*(1+r)^n 利用「槓桿」把P變大、「週轉率及時間」就是n、r則是「價差」。裡面r是我們無法控制的 只有P及n操之在己。另外週轉率並不是要一直買一直賣,而是資產貸款再投入新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