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給想買房但又猶豫不決買房的人一個建議

一個大規模的社會問題,往往是許多人的小貪念匯聚而成。不是只把大戶,建商,貪官揪出來就夠了。買房之後希望它漲價很難說您有錯,但這樣的小心願絕對是與現時房地產飆漲有關的。
我也有房子,但我支持打房,我認為政府不應花費任何資源去保障不勞而獲的利益,因為我也有孩子,我不希望他將來與我一樣,為了有個住所要犧牲麼大。
我的感覺是,臺灣人的錢都卡在這些鋼筋水泥裡了。如果你不是從事房地產相關行業,你應該更要想想,高房價造成的消費排擠,對你從事的產業是不是有不好的影響呢?不只是錢沒法流通,甚至社會的氣氛變成房地產是致富最佳管道,難道臺灣人只剩這一點才能嗎?既得利益者的省思,才是社會前進的動能,當然有本事靠房屋買賣賺錢是聰明的,但我只看到一群聰明人,組成了一個白癡的社會,永遠是左腳絆倒右腳,走不出惡性循環的迴圈。
你的心願沒有對錯,但每個人都可以決定自己要成為問題的一部份,或是解答的一部份。不用問別人"我這樣錯了嗎?" 可以一起思考,你心中的理想世界,與自己的行為之間有什麼關聯。
zaitkirk86 wrote:
2014年要結束了空...(恕刪)

yeahaja wrote:
我是覺得一碗魯肉飯都...(恕刪)


重點是~~~最近已經跌了,只是還跌不夠多,因為泡沫吹太大,打房在大力一點就對了~~~
都這個時間點了還有人看多

真了不起
這是一場投資客、建商以及房仲兼投資的在跟一般大眾在纏鬥的戲碼!
看誰能堅持到最後!
房地產市場已經轉趨為買方市場,既然時間已經站在買屋者這邊,
一般大眾自住客又何必急於一時,在購買房屋前最好多評估,現
在入場是否就等於替這些炒房客解套!

zaitkirk86 wrote:
2014年要結束了空...(恕刪)


自住但希望能漲?是心理安慰嗎?希望別人買得比你高?來證明自己的明智?

比較好笑的是,現在連投資客都不買房了,一個家庭可配得三四間空屋,這樣

還有買不到的房子嗎?等待是值得的,等待讓蛋白的預算買蛋黃區,豈不更美.
sigh

zaitkirk86 wrote:


買得起就買吧!

買不起就租吧!!

就這樣~又不是白米飯,不吃會死.....

房子不是必需品......

開版大只是說出自己的想法
沒想到卻被一些人酸成這樣
買房子也是緣份
人也不能沒房子,除非老了之後保證有人願意租你
現在買房可以議價更大,價錢可等等看,只能說緣份
單單這兩個月,我的數百萬美金帳戶就賺了超過5%,
投資房地產?腦袋壞去了

Yungfufu wrote:
一個大規模的社會問題...(恕刪)



不能同意你更多了。

我們把太多的資源用鋼筋水泥給埋葬掉。
是甚麼樣的社會讓年輕人要用20年甚至更多的生命才能擁有安家的房子?
一個世代30年,要用幾乎整個世代的青春投注在房地產上?

我有一間自住的房子,貸款已付清。
我寧願現在的房價和我當初買的一樣。
讓這個世代的人們,只需要付出3~5年的勞力即可安家。

房子是拿來安家樂居的,不是投資工具!

台灣人什麼時候才會醒?
Yungfufu wrote:
一個大規模的社會問題...(恕刪)

非常有見地,台灣的停滯
不是積極的想把餅做大
而是房地產的多頭讓社會充滿著不事生產
老是想著財富重分配的投機者,
而房地產市場的買賣情形
大多是這樣的類型,
以台北來說平均房價早已超過
大多數受薪階級可以負擔的範圍
不如就是愈住愈小,降低每人居住面積
而我們卻沒有住者有其屋的住房政策
如國民住宅,政府組屋,保障房等等


現在台灣房地產的氛圍讓我想到
不是一個可長可久的住宅政策
比較像 末日收割,剪羊毛,
養豬的目的(先養肥再來宰),
股市術語養套殺等等
而看不到長期穩健且健康的社會發展
何必跟著社會較真做長期的投資
我們在做決策的時候通常面對穩定的環境
比較傾向由短期規劃延伸到長期規劃
當面對風險性市場或不確定性愈高的環境
為了避免沉默成本,通常傾向短期的規劃
有需求的時候,以理性決策當然就是短期對應

以現在台灣社會和房市的現狀來說
以上述推演通常是以租賃替代購買
尤其是住房租金反應實質薪資(購買力)
這十多年來實在漲幅不高
來規避這些 少子化,利率,大量新增開工戶數
房屋自有率過高,交易量持續量縮
等等變數的風險
沒有量的價格,歷史經驗告訴我們
通常都是打腫臉充的胖子,
是經不起市場的風險試煉的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